第二章 力學 第四節 重心與平衡

要使物體平穩地置於桌面上,就要考慮它的重心與平衡的問題。從物理學觀點看,通過該物體的重心與桌面垂直的線(或面)要維持在該物體的支持面內,否則,該物體就很容易倒下。在日常生活中涉及重心與平衡的例子隨手可拾。商代的酒器斝〔jia甲〕有三足,其重心總是落在三足點形成的等邊三角形內。西漢中山靖王的朱雀銅燈,體現了工匠關於重心的巧妙構思。東漢銅奔馬,三足騰空、一足落地。(圖2-8)因其重心剛好落在一支撐足上,即使支撐面很小,表面看來容易傾倒,事實上仍是穩定平衡的。在雜技表演中,走繩者總是手握長杠或手持雨傘;單臂撐者,其兩腿總要彎過自己的頭頂。這些道具或造型,不僅在於美與險的結合,使人驚心動魄,更重要的是表演者必須採取的安全措施:保持自己的重心與平衡。

大概在西周時期,聰明的工匠製造了一件「欹〔qi其〕器」。「欹」即傾斜。它可以隨盛水的多少而發生傾斜變化。不裝水時,它成傾斜狀態;裝上一半水時,就中正直立;裝滿水時,它就自動翻倒,將其所盛水倒出。《荀子·宥坐》將它描寫為「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由於欹器的重心隨盛水的多少而發生變化的緣故。有一天,孔子在魯廟中見到這種欹器,立即讓其弟子們作注水實驗。然後,他諄諄告誡弟子:要謙虛,切戒自滿。漢代以後,不斷地有人製造各種欹器,充分體現中國人已熟練掌握了重心與平衡原理。

隋唐時期,或許由於飲酒之風盛行,人們製作了一種勸人喝酒的玩具、經匠心雕刻的木頭人,稱為「酒鬍子」(圖2-9)。將它置於瓷盤中,「臲卼〔niewu聶誤〕不定」、「俯仰旋轉」、「緩急由人」。(《唐摭言·海敘不遇》)也有用紙製作的,「糊紙作醉漢狀,虛其中而實其底,雖按捺而旋轉不倒也。」(《陔〔gai該〕余叢考》卷三三)現在稱這些玩具為不倒翁。另一種勸酒器,雖稱不倒翁,但轉動搖擺後最終還會倒下。宋代張邦基說:「木刻為人,而銳其下,置之盤中,左右欹側,僛僛〔qi欺〕然如舞之狀,久之,力盡乃倒。」(《墨庄漫錄》卷八)這種玩具指向某人或倒向某人,某人當飲酒。

從這些歷史文獻記載中可以看出,不倒翁之一的重心略高於木頭人下半圓的中心,或略低於下半圓的中心。由於它們重心位置不同,造成它們左右搖擺後的不同後果。而古代人將它們製成半圓形下身,並在其內「虛其中而實其底」,正說明他們有意識地利用重心位置與平衡的關係。

公元前2世紀成書的《淮南子·說山訓》曾就本末倒置而造成不平衡的現象總結說:「下輕上重,其覆必易。」東漢王充在《論衡·狀留篇》中對平衡問題作了極好的論述:

圓物投之於地,東西南北無之不可,策杖叩動,才微輒停。方物集地,一投而止,及其移徒,需人動舉。

「策杖」是趕馬用的木棍。圓球投落地面,東西南北隨遇滾動,只有用棍子制止它,它才會靜止一會兒。方形物體,投落地面,立即就靜止在那兒。如果要它移動,就需要施加外力,即「需人動舉」。這些現象正是力學中隨遇平衡和穩定平衡的典型例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