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長期的分裂和短期的統一:三國至南北朝 第四節 北方的局部擴展和南方的退縮

公元2世紀後期,由於西北羌人的不斷反抗,漢朝對西北地區的控制越來越弱,不少政區不得不撤銷或者撤到內地。北方的鮮卑逐漸南侵,移居入塞的南匈奴人也在擴大活動的範圍。到了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東漢再也無暇顧及邊疆,朔方、上郡、北地、定襄、雲中、五原六郡完全放棄,上谷、代、雁門、西河、安定等郡也都放棄了一部分,大致退到了今桑乾河、呂梁山、黃河和六盤山一線。這一線以北被稱為「羌胡」所有,實際上是由匈奴、鮮卑、羌等多種民族聚居或雜居,留在那裡的漢人也有一定的數量,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西晉末年。

在整個十六國和北朝期間,儘管北方經常處於戰亂之中,疆域很不穩定,但由於原來居住在邊疆的非漢族先後佔有黃河流域的全部或一部分,它們把中原王朝的疆域和自己的根據地連成一片,有的還并吞了其他北方民族,因此中原政權管轄的範圍比東漢後期、三國和西晉時反而有所擴大。例如前燕并吞了鮮卑的宇文部,北部邊境增加了今老哈河流域,基本恢複了西漢的舊地。在北魏統一了北方以後,到523年六鎮起義以前,它的北界不僅大體與秦漢時相同,陰山一帶還達到了更北,控制了陰山北麓。

東漢後期對西域的控制一度中止,此後西域長史府也時置時廢。但由於中原與西域長期的交往,中原人民在西域的長期經營,西域與中原的聯繫並沒有斷絕。不僅如此,西北的地方政權還第一次在西域設置了正式行政區。327年,張氏前涼設置高昌郡,轄有今新疆吐魯番盆地東部哈拉和卓以東一帶。此後歷經前秦、後涼、西涼,直到439年北涼為北魏所滅。西域的第一個郡建在吐魯番盆地,這絕不是偶然的。這裡是通向西域的孔道,一直是中原王朝經營的要地,西漢以來的戊已校尉都常駐於此,大批漢人遷來開墾,農業已有相當良好的基礎。因而在北涼被滅後,高昌郡地還有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高昌國長期存在,直到640年才滅於唐。

東漢在朝鮮半島上的樂浪郡,到後期只控制了北部,南部的幾個縣已由當地民族佔據。但到建安年間(公元196—219年),地方割據勢力公孫氏政權恢複了對南部的統治,並新設置了一個帶方郡。公孫氏與以後的魏、西晉還基本上控制了今朝鮮北部北大峰山脈以東的地區。

高句麗於209年遷都丸都城(今吉林集安市境內)後,日益強大,逐漸向南擴張,終於在西晉末(公元313年)完全佔領了樂浪郡。差不多與此同時,帶方郡也被南方的馬韓吞併。中原王朝在朝鮮半島設置正式行政機構400多年的歷史就此結束了。高句麗繼續向西侵奪先後屬於前燕、後燕的遼東、玄菟二郡,經過多次爭奪,在404年取得了遼河以東之地。427年,高句麗遷都今朝鮮平壤,這標誌著高句麗已經成為中國之外的獨立國家了。

十六國時期,聚居於湟水流域和黃河上游的吐谷渾興起,向南擴張到今四川松潘縣一帶。以後吐谷渾受挫退出,羌人進入今甘南、川北。到北周時又驅逐了這裡的羌人,設置了宕昌郡。這也是中原政權在當地首次設立正式行政區。

東晉以後,南方先後建立宋、齊、梁、陳四個政權。這些政權的都城都設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市,即原建業,因避晉愍帝諱而改),僅梁元帝時(公元552—555年)有不到三年的時間遷都於江陵。與北方中原政權的局部擴張相反,南方漢族政權的疆域始終是在收縮的。

西南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雖然在漢武帝時已設置郡縣,但中央政權的行政控制往往只限於政區治所周圍和交通線沿線。三國時蜀國的諸葛亮曾大力開發,實際控制區有所擴大,但到西晉時一些政區已經名存實亡。由於東晉和南朝一直忙於防禦北方和對付內部的權力之爭,顧不上西南邊區的經營和開發;加上地方官治理不當,甚至殘酷壓迫當地民族,規模不等的反抗時有發生。不過直到南朝中期為止,設在今雲南和貴州西部的寧州名義上始終存在,並由朝廷派遣官員。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侯景之亂爆發,寧州刺史奉命救援京師,離開治所。當地爨〔竄〕蠻的豪族乘機而起,在550年脫離了梁朝。在寧州爨蠻影響下,周圍的部族紛紛自立,因此在今四川長江和大渡河以南、湖南西部、廣西西部已經不再有南朝的郡縣存在。

漢朝疆域最南端的是日南郡象林縣。在公元192年(一說在公元137年),當地人區逵建立了林邑國,脫離了漢朝,因而漢朝的南疆從北緯13°退到了北緯16°一線。三國時期(公元220—265年),林邑又向北擴張,并吞了西卷縣,推進到北緯17°。大約在南朝後期,林邑又佔了原日南郡剩下的三個縣,南朝疆域的南界退到了北緯18°一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