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第二節 疆域何所指

本書所說的疆域,基本上就等於現代的領土。但由於歷史條件不同,它具體的含義也不完全相同。所謂疆域,就是一個國家或政治實體的境界所達到的範圍,而領土則是指在一國主權之下的區域,包括一國的陸地、河流、湖泊、內海、領海以及它們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領空)。

兩者的主要差別在於:

領土是以明確的主權為根據的,但疆域所指的境界就不一定有非常完全的主權歸屬。例如歷史上的中原王朝除了擁有主權很明確的正式行政區以外,往往還有不少屬國、藩國、羈縻〔ji mi機迷〕單位等各種附屬的、接受監護的或自治的區域。王朝在這些區域之間的地位和作用千差萬別,有的能擁有完全的主權,與正式政區相同;有的只能部分控制,或者不能穩定地控制;還有的只是名義上的歸屬,與外國並無二致;要根據完全的主權標準來確定疆域的範圍就很不容易。

疆域一般只指表層的陸地和水面,不像領土這樣延伸到它們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這是由於在科學技術和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這樣的延伸還缺乏實際意義,所以人們不可能對這些延伸部分產生主權意識。例如在沒有任何飛行器的條件下,就既不可能進入別國的領空,也不必擔心本國的領空受到別國的侵犯。在地下礦藏還沒有充分利用、開採技術相當落後的條件下,也不會存在本國的底土受到別國算計的可能性,當然就沒有明確底土歸屬的必要。

領土一般有明確的界線,即使是一些未定的和有爭議的地區,爭議雙方總有各自的界線。而疆域的界線卻往往很不明確,即使當時也是如此。由於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生產手段落後,或者處於游牧、遷徙狀態等原因,一個政權往往並不清楚自己的境界究竟在哪裡,相鄰的政權之間也沒有意識到有劃分界線的必要。還有些政權的邊境是高山、叢林、荒漠、凍土等無人區,與其他政權完全隔絕,這些邊境的界線在哪裡就很難判斷。

領土的擁有者一般都有明確的領土意識,疆域的擁有者卻未必有這樣一種主權意識,而往往根據各自的標準來決定哪裡屬於自己的疆域。在相當長的年代裡,中原王朝的統治者和信奉儒家學說的學者都認為:中國是天下之中、文明的中心,中國的皇帝就是君臨天下、擁有一切的最高主宰;「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詩經·小雅·北山》)因此王朝的疆域範圍不在於實際上應該到哪裡,而是皇帝接受到哪裡,或者是哪裡的人有資格作皇帝的臣民。被稱為「夷」、「狄」、「戎」、「蠻」的人是所謂「天子不臣」的對象,是沒有資格作皇帝臣民的,所以不能算「中國人」,他們居住的地方也就不能算「中國」的疆域,只能是「化外」。常常有這樣的情況:明明當時的朝廷已經控制了這些政權,或者管轄了這些地區,統治者卻偏要說它們「不通中國」、「非我朝所有」,在列舉自己疆域範圍時不把它們算在內。

還有的人用文化標準來判斷疆域的範圍,認為只有接受了漢族文化或儒家文化的地區才能算是中原王朝的疆域,否則就不能算。這就完全混淆了概念。歷史上的朝鮮、越南由於長期受到中國文化的熏陶,與漢文化區有很多相似之處,而西藏卻由於本地民族一直聚居,外來文化不易傳入,與漢文化區差異很大。因此在封建時代,的確有一些人念念不忘朝鮮、越南曾經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的歷史,卻把西藏當作外國。但事實是,朝鮮、越南早已成為獨立國家,而西藏從13世紀以來,始終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對當時人的言論也要作具體分析,不能簡單照搬,更不能認為連當時人們都不承認的地方就肯定不是這個政權的疆域。

領土或國土是對國家而言的,它的前提是國家的存在,在還沒有國家存在的時間和地區自然也就不存在領土或國土。疆域則並不一定指一個國家,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的一些地區性的、民族性的政權實體,甚至一些部落或部落集團,它們實際佔有的、控制的地域範圍都可以稱為疆域。

正因為有這些區別,我們在本書還是沿用了傳統的名詞「疆域」,而不是用今天通行的「領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