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原始舞蹈尋蹤

中國最早的舞蹈是什麼?這個問題一言難盡。

1973年秋天,在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的一座墓葬里,出土了一件有舞蹈紋飾的彩陶盆。陶盆內壁的上部,畫著三組結隊跳舞的人物,每組五人。畫面生動地描繪了在清粼粼的水邊,一群青年男女手拉著手唱歌跳舞。他們的頭上都有小辮子似的裝飾,腰下似乎拖著一條尾巴樣的東西。他們的腳步律動整齊,看來這是一種人人會跳的習俗性舞蹈。等量人數的編組,同樣的舞蹈動作,體現出一種統一的格式,表現著同一的精神,表明舞蹈已相當成熟。

據考古學家鑒定,這個彩陶盆屬於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類型,距今約5000—5800年。這是迄今為止出土文物中可以確定時代的最古老的一件原始舞蹈圖。其實,中國舞蹈的產生,比這個陶盆的時代還要早得多。

舞蹈是人類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它的產生幾乎與人類的形成同步。

舞蹈萌芽於人類幼年時期,是人類最早用以傳情達意的藝術形態之一。它伴隨著人類的成長而成長,經歷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在原始社會中,舞蹈是全氏族或部落的行為,幾乎是每個成員所必備的技能。

距今約1500—1000萬年左右的臘瑪古猿,已能直立行走。它們的前肢已會使用天然的木棒和石塊來獲取食物。由於前肢和後肢的分工,古猿經過漫長時期的勞動鍛煉,到距今約二三百萬年前,演變成能製造工具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人類正式告別了動物界時,就逐漸具備了「手舞足蹈」的基本條件。

大約170萬年前,中國大地上就有了人類的活動。在雲南元謀、陝西藍田、北京周口店等地,都發現了原始人類的遺骸和遺物。中國舞蹈的歷史,也得從那個時代說起。

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不到4000年。在那以前,漫長的原始時代的情況,就只好從神話傳說、考古發掘和至今尚能保留一些原始文化痕迹的民族生活中去考察。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中國的神話傳說,無論是漢族的,還是少數民族的,都常常含有音樂和舞蹈的內容。

盤古是開天闢地的英雄。據說盤古死後,自動化為宇宙。他的呼吸化為風雲,聲音化為雷霆,左眼變成太陽,右眼變成月亮,四肢五體化為「四極五嶽」,血液化為江湖,肌肉變成田土,牙齒、骨頭變成金屬和岩石……

盤古在古書中寫作「槃瓠〔hu互〕」。據考證,「槃瓠」就是葫蘆。中國很多民族都有過崇拜葫蘆的歷史,相信男人和女人是從葫蘆里走出來的。雲南楚雄哀牢山彝族有「送祖靈」的隆重儀式,也就是把「祖靈葫蘆」火化。當葫蘆笙吹起的時候,巫人翩翩起舞。雙手表演采葫蘆,兩腳蹦跳錶演追野獸,撿起木棍表演鋤地,這種舞蹈通宵達旦,表演著一部從狩獵、採集到農耕的歷史。廣西瑤族傳統的《盤古舞》(也稱《盤王舞》)表現先民在盤古的帶領下,攀山越嶺,披荊斬棘,生火取暖,掘土點種等,也是用舞蹈表現的一部原始農業史。

伏羲、女媧傳說是人類始祖。壯族有個傳說是遠古洪水把人間淹沒。伏羲、女媧兄妹事先把雷王贈給他們的一顆牙齒埋在土裡,長出一個大葫蘆。兄妹鑽進葫蘆,幸免於難。洪水退後,伏羲、女媧成了世界上僅存的人種。苗族、瑤族等也有類似的傳說。

伏羲的樂舞叫《扶來》,是歌頌伏羲發明結網漁獵的功績的。

還有一個神話是女媧用泥土捏成人形,創造了人類,並且教男女婚姻,所以人們把她尊稱為「高禖〔mei煤〕」。後世每逢仲春二月,都要祭祀女媧。那時,青年男女們在「禖宮」前聚會,歌舞遊樂。據說,女媧發明了「笙簧」,也就是葫蘆笙。這一樂器在中國西南地區廣為流行,是彝、佤、傣、怒、拉祜、納西、苗、瑤等民族伴舞的絕妙的吹奏樂器。「蘆笙舞」也是中國西南一些民族最喜歡的舞蹈之一。

炎黃子孫的祖先炎帝神農氏發明了農具耒耜,教民農耕。炎帝還教他的臣子創作了一部樂舞叫作《扶犁》。舞蹈時敲著「土鼓」,歌唱豐收之樂。

炎黃子孫的另一位祖先黃帝軒轅氏也有樂舞叫《雲門大卷》,歌頌黃帝創造萬物,團聚萬民的功德。相傳黃帝曾訓練熊、羆〔pi皮〕、貔〔pi皮〕、貅〔xiu休〕、(豸區)〔chu出〕、虎六種猛獸,同炎帝作戰。說的可能是六個以獸為圖騰的氏族,也可能是作戰時使用了巫術——動用了戴著猛獸面具以威嚇敵人的舞蹈隊伍。黃帝創作了舞蹈,而且還制定了樂律,鑄造了編鐘。黃帝和蚩尤氏在涿鹿大戰時,吹角作龍鳴之聲,把蚩尤嚇跑。

至於蚩尤也很了不起,他是九黎的首領。有弟兄72人,一個個銅頭鐵額,人身牛蹄,四目六手,須如劍戟,頭上生角。與軒轅氏作戰時,蚩尤以角抵人。後來冀州地方就有了一種樂舞叫《蚩尤戲》。表演時人們三三兩兩,頭戴牛角相抵。蚩尤戲的舞蹈圖符是

中國人的先民很早就和牛發生了關係。傳說遠古時有「葛天氏」之樂,是表現農業生活的。表演時三個人手裡都耍著牛尾巴,頓足踏地,邊舞邊唱,歌詞分八段。

中國原始社會的後期,歷史上稱作新石器時代,也就是傳說中堯、舜、禹的時代。那時,人們發明了制陶,能製造精緻的石器,其中包括可以敲出樂音的石磬等樂器。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先民的舞蹈藝術更加輝煌。

堯的樂舞叫《大章》。它的作者是堯的臣子質。傳說質模仿山林溪谷的聲音作了曲子,用陶鼓、石磬等為舞蹈伴奏。當時還有一個盲人把五弦瑟改製成十五弦瑟。樂聲一起,「百獸」都跳起舞來。

舜的樂舞是《大韶》,也稱《九韶》、《簫韶》,或簡稱《韶》。其內容是歌頌堯的功德。演出的時候,「擊石拊石,百獸率舞」。也就是說敲打著石頭製造的樂器,披著各種各樣獸皮的舞蹈者一齊跳舞。既然叫「簫韶」,樂隊里可能還有吹管樂器簫的。

禹是治水的英雄。他曾命令皋陶創作了樂舞《夏龠〔yue月〕》。跳舞的時候,人們手裡要拿著龠這種樂器。後來周朝人表演《夏龠》時,舞蹈者頭上戴著皮帽子,光著上身,下身穿著白裙子。

和禹同時,還有防風氏樂舞。防風氏在塗山被禹殺掉,後代為紀念他而傳下一個風俗,每當祭奠他的時候,要吹起三尺長的竹筒,發出狼嗥似的聲音。同時,三個披散著頭髮的人合樂起舞。

神話傳說畢竟是神話傳說。考古學上的發現為我們探索原始舞蹈的蹤跡,提供了更加具體可靠的形象資料。

除了上述青海大通彩陶盆上的舞蹈圖,在中國的北方和南方還有不少岩畫,描繪著從遠古到戰國時代的舞蹈形象。

在內蒙古陰山山脈發現過多處岩畫,那些鑿刻在岩石上的圖像,展現了原始先民舞蹈的情景。陰山山脈橫亘內蒙古中南部,東西綿延千里。中國古代的民族如北狄、匈奴、鮮卑、突厥、回紇、党項、蒙古等,都先後在這裡活動過。陰山岩畫是這些民族在荒野中留下的歷史印跡。據考古學家研究鑒定,陰山岩畫早期始於一萬年前,末期止於明清。在岩石上鑿畫的人,除了原始的初民,也有後來諸多北方游牧民族。他們或者是獵民,或者是牧民,還有巫師和喇嘛。陰山岩畫中舞蹈場面隨處可見,有單人舞、雙人舞、四人舞,更多的是群體舞蹈。

陰山岩畫引起了文化史家莫大的興趣。一些舞蹈史家將陰山岩畫作了歸類,指出有狩獵舞、祭祀舞、戰爭舞、娛樂舞等。

有些岩畫刻畫得很生動。如鑿在磴口縣西北托林溝北山岩畫上的這幅群舞圖,被認為是集體表演的狩獵舞場面。左邊兩個獵人,一人雙手叉腰、系尾飾,一人好像裝成某種鳥形,正翩翩起舞。中間四個人勾肩搭臂,連成半圓形,裸體,系著長長的尾飾(有的還有頭飾),好像手牽著長尾起舞。動作整齊,富於韻律感。四個舞者的上方有一舞者拉弓成滿月形,動作極誇張。右上方還有一些系尾飾的人物,張臂曲腿作舞蹈狀。其中一人雙臂上舉成環形,另一人雙臂提起,腿成弓步。右邊一人正揚臂起舞。整幅畫面充滿濃厚的生活情趣。有的論者認為是獵人借用舞蹈形式進行狩獵演習。

在內蒙古陰山山脈之北的烏蘭察布草原上,考古學家發現了另一處可與陰山岩畫媲美的岩畫中心。在已發現的一萬多幅岩畫中,也有不少帶尾飾的屈臂曲腿的舞蹈者的形象。烏蘭察布岩畫反映的多是畜牧生活。

除了在內蒙古發現岩畫外,在中國西南、西北等地,也發現過岩畫。岩畫中同樣也有舞蹈場面。

在雲南滄源佤族自治縣的深山密林中,陸續發現岩畫11處。畫面赭紅色,考古學家認為那是用赤鐵礦末摻動物血繪製的。畫面上有狩獵、戰爭等場面,也有舞蹈場面。有些頭戴羽飾或身披羽飾的人形,曲腿展臂很富於舞蹈感。還有五人舉臂圍著圓圈作舞的圖像。有的學者認為滄源岩畫是新石器時代的作品,距今已有5000年以上的歷史。有的學者認為滄源岩畫中一些戴羽飾而模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