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孔子的思想 第七節 教育思想

孔子不僅是偉大的思想家,而且是偉大的教育家。在他之前,中國只有官府辦學,教授貴族子弟,叫作「學在官府」;從孔子聚徒講學開始,才有私人辦學。他在教育領域的這個創舉,將永遠彪炳史冊。私學既是文化下移的一個結果,反過來它又推動這個下移的進程。孔子從30多歲起開始他的教學生涯,幾乎一生沒有間斷,估計50歲為官之前和68歲返魯之後是他教育事業最興盛的時期。他的學生有的出身貴族,有的出身寒門;多數來自鄒魯,也有從遙遠的秦、楚、吳等國來投師問學的。總之,孔子一生先後傳授的弟子有3000人,其中身通六藝者72人。成果是相當可觀的。

孔子教學當然有謀生的因素,他從每個學生那裡收取少量學費,維持生計 。但是主要的是為社會培養具有禮樂知識技能並且懂得仁禮之道的人才。他常常把自己的得意門生派出去做官,藉以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即可看出他教學的目的。

他認為,他所培養的人才應該是既有知識技能,又有崇高品德的君子。他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質指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文指他在禮儀方面的素養及文化程度,這兩方面任何一面偏勝都不好,要使它們協調發展。《論語·述而》說:「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這四個方面是他教學的內容,其中文、行是指文獻知識和禮樂技能,而忠、信則屬道德修養範疇。「以四教」是培養品學兼優人才的保證。

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衛靈公》),這是仁愛思想在教育方面的具體運用,是他教育思想中備受讚譽的一點。在那個貴賤的等級差別、社會的家族界限還非常嚴格的時代,孔子能不分等級家族,對所有求教者給以教育,這就不僅僅是開明,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重大的改革意義。那些根本沒有資格入官學的平民子弟,在實施「有教無類」原則的孔子這裡受到了教育,大量轉入士的行列。後來開辦私學的人紛紛效法,從而使士階層不斷壯大。

孔子教學經驗豐富,又善於分析、思考,因而提出了一系列教學方法。他主張因材施教,同一個道理,對不同性格的學生闡述的重點和要求是不一樣的,他對子路、冉有講「聞斯行諸」即是好例。他根據學生特長和性格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就是為了因材施教。他善於進行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這是要學生自己思考問題,找出答案,只有當他想了但想不通,要說但說不出的時候,再給以指點,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這樣做的好處是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學生們不僅學到了知識,也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孔子教學的又一特點是理論聯繫實際,他給學生講授六經,同時結合當時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展開討論,學生通過討論對孔子思想領會得更深,孔子也從學生的智慧中受益,實現了教學相長。孔子對於學生不但進行言教,也進行身教,他本身就是儒家倫理的楷模,他有高度的原則性,百折不撓的毅力,豐富的古文獻知識,多種多樣的實用技能,達觀的生活態度,謙虛和善的待人之道等等。他的人格力量對弟子們的影響,遠遠超過言教。子貢說:「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子張》)顏淵說,孔子之道「仰之彌高,鑽之彌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子罕》)弟子們對孔子人格、學問無比崇敬、仰慕,一生追隨孔子並努力實踐他的主張和理想,這都是孔子言教、身教並重的結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