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季節性的民俗體育 第六節 拔河

拔河在中國古代最初被稱為「牽鉤」或「鉤強」,是一種非常吸引人的體育活動。起先,它是作為古代水軍進行舟戰的一種軍事技能出現的。那麼,拔河與舟戰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可以從《墨子·魯問》里找到答案。戰國時,南方大國楚國,境內水網交錯,於是,舟戰就成了一種極其重要的作戰方式,但是,楚國與越國進行水戰時,常遇到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即楚國在上游而越國在下游,這樣楚軍要控制自己戰船的隊形,特別是在遇到不利情況時要後退就很困難,而越軍在不利時,則可以利用水流迅速撤退,因此,楚軍屢戰屢敗。這時,戰國時有名的工程師公輸子(也就是魯班)恰好從魯國南下到了楚國,得知這一情況,就設計了「鉤強」的器具。用這種器具,使敵船在前進時不能貼近自己的船,而在敵船戰敗,想逃脫時,又可以鉤住敵船。這樣兩船就在大江大河上你拉我扯,互相糾纏在一起,將士就可以大顯身手,非得殺出個勝敗來才能罷休。拔河就是從楚軍這種用鉤強對拉的軍事訓練中演變而來,成為元宵節和清明節的節日娛樂活動,用拔河來祈禱豐年。

到了唐代,拔河達到空前未有的規模,參加人數之多,競爭的氣氛之濃烈都是後來各代望塵莫及的。唐朝的進士薛勝有一篇《拔河賦》,繪聲繪色地描寫了在唐玄宗時舉行的一次拔河:這次拔河用的麻繩又粗又長,長達四、五十丈,堆起來像一座小山。在主繩上分出許多條小繩,1000多個虎背熊腰,強悍彪勇的力士出場,每人胸前系一根小繩,標誌旗立在中間。在激烈的比賽中,這些彪形大漢們一個個汗流浹背,面紅耳赤,腳趾陷入泥土裡,好似要把地踏裂,武將聲如虎吼,文官瞪目而視,千人在場上用力,萬人在一旁喝彩,一時間,地動山搖,場面非常壯觀。由於拔河特有的熱烈氣氛,激動人心的宏大場面,使其成為深受各個階層喜愛的一種節日娛樂活動。景龍四年(公元710年),唐中宗異想天開,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達官貴人參加的拔河比賽,他命令宰相、駙馬、將軍、大學士們集聚在梨園球場,分成東、西兩隊比賽,自己則和皇后、公主觀看。在拔河比賽中,人們摔得七仰八翻,年紀大的半天爬不起來,中宗看得哈哈大笑。最後,東邊的這一隊因貴族多獲勝,西隊不服要求重判,沒有獲准(《封氏聞見記》)。唐代還有女子拔河,公元708年2月,唐中宗李顯就曾組織過一次宮女拔河。

可以與唐代這種規模宏大,氣吞山河的拔河賽相比美的大概要算我國東北地區朝鮮族傳統的拔河了,朝鮮族稱這種遊戲為「索戰」。這是一種歡慶豐收的慶典活動,在兩個村莊之間進行。拔河的繩子是用稻草和藤條搓成的,由於參賽人數多至千人,不僅主繩(母繩)要長,而且主繩上還得繫上許多小繩(子繩)。母繩有三、四百米之長,半米左右粗。要做這樣一根巨繩,實在是個不小的工程,由競賽雙方的村民齊心協力,共同搓制而成。子繩較為細小,雙方各自籌備。比賽時一派節日氣象,鑼鼓喧天,器樂齊奏,附近村莊的村民們聚集比賽場地,萬頭攢動,吶喊助威,熱鬧非凡。

由於拔河這種體育形式簡單實用,歡快喜慶,深受中國各族人民的喜愛,不僅成為許多民族傳統的節日娛樂活動流傳至今,而且發展出了多種形式。如柯爾克孜族有名為「郭裡布哈」的傳統拔河,採取一對一的個人對抗形式。將牛毛繩首尾兩端相結,經過兩個背向站立的拔河者的腹下套在各自後頸部。比賽時,拔河者手腳著地,努力背向爬行,拉扯對手。拔河者的手裡還握有山羊角以增加牽拉力量。

與拔河相似的體育活動還有哈尼、拉祜、撒拉和其他許多少數民族流行的拔腰,也是全身力量的較量。比賽時,兩個競爭對手相向而立,彎腰張臂,交叉抱住對方腰部,裁判一聲令下,即各自拚命用力,一面努力使自己立穩腳跟,一面使勁將對方連根拔起。

藏族傳統的「拔棍」或「蹬棍」也是同樣類型的運動,兩人相向對坐在地上,中間放一根木棍,雙方伸出雙臂,手臂交錯,握緊木棍。然後各自將兩腿伸直,腳掌相抵,用力臂拉腳蹬,將對方臀部拉離地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