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季節性的民俗體育 第三節 盪鞦韆

盪鞦韆是一項古老的體育活動。它的起源與人類在早期社會中攀援樹木,採集果實,在樹枝上飄來盪去有直接的關係。根據《古今藝術圖》的記載,古代的鞦韆是從生活在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山戎那裡引進的,山戎族很喜歡盪鞦韆,用鞦韆來培養人的矯健、敏捷等這些特別重要的戰鬥素質。春秋時期齊桓公與山戎人打仗時把這項活動帶到了中原地區。為什麼這項活動的名字叫「鞦韆」?據唐人高無際說,鞦韆就是千秋的意思,漢武帝祈祝自己有千秋之壽,所以漢家的後宮都喜好鞦韆遊戲(《漢武帝後庭鞦韆賦》)。《湘素雜記》也指出,鞦韆是漢武帝後宮中的一種遊戲,本來叫「千秋」,是祝壽之詞,後來誤傳為「鞦韆」。

古人認為鞦韆既可「擺疥」,除掉疾病,還可「釋閨悶」,使深閨中的少女們得到消遣,因此為廣大群眾,特別是婦女和兒童所喜愛。鞦韆從唐代開始就成為一種極為普及的體育遊戲,就像杜甫在一首詩里寫的「萬里鞦韆習俗同」(《清明二首》)。盪鞦韆主要是在春季進行,寒食節、清明節前後尤其是人們盪鞦韆、踢足球的大好時光。唐代詩人王維在一首描寫寒食節景象的詩中就寫到了鞦韆在春天的樹林中上上下下,足球與天上的飛鳥競高低的生動場面,「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里」(《寒食城東即事》)。鞦韆給長年居住在深宮,過著寂寞生活的宮女們也帶去了許多歡樂。一到寒食節,宮女們就急不可待地把鞦韆架豎了起來,穿上艷麗的服裝,盪起鞦韆來。這種忽上忽下,在彩雲端、樹枝頭飄飄蕩蕩的遊戲,使人產生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因此唐玄宗和宮女們又把它稱為「半仙之戲」(《開元天寶遺事·半仙之戲》)。唐代的少女們玩起這種半仙之戲來,很有勇氣,沒有半點兒仕女的脂粉氣,只見她們「身輕裙薄易生力,雙手向空如鳥翼」,一直要把鞦韆盪到與高樹齊平,即使頭上的寶釵墮落也毫不在乎(王建《鞦韆詞》)。有時還乘著月色在夜晚盪鞦韆,「夜半無燈還不寐,鞦韆懸在月明中」。南朝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也寫道,春天裡,在高高的樹上懸掛長長的繩子,身著鮮艷服裝的姑娘坐在上面前後飄蕩。

寒食、清明節前後盪鞦韆在明、清兩代的婦女中仍很流行,甚至在兵荒馬亂的年月,山東農村的婦女們仍然按照習俗,在寒食節盪鞦韆(李開先《觀鞦韆作》)。中國婦女盪鞦韆的習俗一直延續了下來,成為中國古代一項重要的女子體育活動。

除了這種盪鞦韆外,在戰國時又出現了「磨鞦韆」,即在地上立起一根大柱子,柱頂上裝上輪子,從輪上輻射出四根竿子或繩子,做遊戲的人邊跑邊懸垂在竿或繩上,隨著輪子旋轉。

鞦韆也是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十分喜愛的體育娛樂活動,如納西族就有「鞦韆會」的傳統民俗,從正月初一到初四舉行大規模的鞦韆活動,辭舊歲迎新春,就像清人一首詩所描寫的「高懸彩架接雲天,共慶新年勝舊年,姊妹艷裝爭奇麗,情郎拋索送鞦韆。」(《鹽源竹枝詞》)

在不同的民族地區還流行著各種形式的鞦韆遊戲。如雲南阿昌族的「紡車鞦韆」或「風車鞦韆」就屬此類。這種鞦韆像一個巨大的紡車或風車,在輪上固定有四塊木板,遊戲時人坐在板上,大輪轉至地面時,輪番用力蹬地,使鞦韆持續繞著軸轉動,如同風車一樣旋轉不已,越轉越快。傈僳族的姑娘們也很喜歡這種紡車鞦韆。

柯爾克孜族發明的鞦韆也別具一格,他們用支帳篷的木柱搭起的約三米高的支架上垂有六根U形的牛毛繩。中間的兩根比較長。這種鞦韆是雙人合作的遊戲,需要兩人密切配合。盪時,雙方面對面,各自背靠在外側的兩根牛毛繩上,同時向身體側後伸手抓住這兩根繩,腳則交錯蹬在中間兩根長牛毛繩上,就像蹬在鞦韆板上一樣,然後齊心協力地盪起來。這種活動深受柯爾克孜男女青年的喜愛。愛好音樂的柯爾克孜人還有邊打鞦韆,邊唱鞦韆歌的習慣,而且鞦韆歌的名目繁多,形式多樣。既有小夥子們唱的,也有姑娘們唱的,既有白天唱的,也有晚上唱的,還有觀眾們混聲合唱的。

仡佬族在豐收後或春節前後用於喜慶娛樂的「打磨秋」,也頗具特色,這是一種與翹翹板十分相似的鞦韆,既可升可降,又能水平轉動。提起翹翹板,人們自然會聯想到流行於我國東北延邊地區朝鮮族的「跳板」。跳板和鞦韆是朝鮮族婦女最為喜愛的兩項體育娛樂活動,一般在農曆正月十五和端午節時進行。每年此時,朝鮮族的姑娘們就支起了長長的翹翹板,板兩端各站一人,利用各自彈跳落板時的慣量,將對方高高拋向空中,玩這種遊戲既要有膽量,又要有技巧。一些藝高膽大的姑娘們還時不時地在空中表演出一些翻滾動作,還有人邊跳繩邊跳板。跳板還可用作一種集體性的比賽項目,跳得最高的一對獲勝。跳板有一個帶幾分浪漫色彩的來歷,據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年青人吃了冤枉官司坐牢,他的妻子為了能看一看獄中的丈夫,就利用跳板,在跳板上高高彈起時看到了大牆內的丈夫。還有一種說法是被封建禮教束縛在深閨中的少女們寂寞之極,渴望一窺院牆外的大千世界,而發明的。

此外還有彝族的「磨秋」、土家族的「輪子秋」、維吾爾族的「空轉輪」等多種鞦韆形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