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季節性的民俗體育 第二節 放風箏

在中國許多地區,尤其是在北方,春天的空中總是飄蕩著五彩繽紛的風箏。這些風箏設計精巧,千姿百態,在無邊無際的藍天上得意春風,盡情地飛舞盤旋,使剛從冬眠中蘇醒過來的世界充滿了盎然生機。人人見了人人愛的風箏,在中國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

風箏又叫紙鳶〔yuan冤,老鷹〕,但是,最早的風箏可不是像現在這樣在用細竹紮好的骨架上糊上紙製成的,而是只用木頭和竹子做的。在春秋戰國時期,歷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公輸子曾經用竹木為材料做了一隻木喜鵲,據說可以連續飛行三日(《墨子·魯問》),這可能就是最早的風箏了。用竹木做一種會飛的鳥很不容易,據說墨子用了三年的時間才製成一個木鳶,但是只能在空中飛一天(《韓非子·外儲說》)。在造紙術發明以前,做風箏又貴,又不容易,因此在漢代以前,這種木鳶不可能普及。到了東晉(公元317—420年),風箏開始流行起來。在封建社會鼎盛時期的唐代,放風箏的風氣才大大盛行起來,風箏的製作技術也達到很高的程度。唐代詩人在一首詩文里描寫到,一隻鳥形的風箏在高空翩翩然飛來飛去,看上去就像一隻真的鴻雁,甚至野雁也上當受騙,飛來給這隻風箏作伴(唐采《紙鳶賦》)。唐代還出現了帶有燈光和發出哨聲的形形色色的風箏,在夜空中如繁星點點,皓月當空。風吹入高空中風箏的竹管,發出陣陣悅耳的響聲,遠遠傳來好像有人撥動古箏的琴弦,因此,紙鳶又被人們叫做風箏。

自唐代以後,風箏更加流行,成為家家戶戶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活動。宋代的城市中出現了出售風箏謀生的小商小販。風箏有多種類型,金末石抹世勣〔ji績〕的詩中就有「鴟鳶鵰鶚」等各種飛禽。清代的《紅樓夢》中又進一步提到了蝴蝶、美人、軟翅子大鳳凰、大魚、大螃蟹、大紅蝙蝠、大雁。其中大雁風箏還是一連七個的一串,還有「門扇大的玲瓏喜字帶響鞭,在半天如鐘鳴一般」(《紅樓夢》第七十回)。民間有不少放風箏的高手,一些小青年熱衷於一種互相爭鬥式的風箏比賽,就是想方設法用自己的風箏將對手的風箏線絞斷。這種鬥風箏的場面十分熱鬧(《武林舊事》)。宋代的皇帝徽宗就很喜歡放風箏,他在禁城中放的風箏有時會落到城外平民百姓家(王明清《揮麈錄》)。歷代的文人墨客寫下了無數詠哦風箏的詩歌,如宋代名相寇準就有「碧落秋方靜,騰空力尚微。清風如可托,終共白雲飛」(《紙鳶》)。清朝後期的大文學家曹雪芹也是一個製作風箏的行家,他的好朋友敦敏在自己家裡陳列著曹雪芹扎制的各種各色風箏,「羅列一室,四隅皆滿,致無隙地,五光十色,蔚然大觀」(《瓶湖懋齋記盛》)。不僅如此,曹雪芹還對風箏扎、糊、繪製造工藝和放飛技術進行了認真的研究,撰寫了專論風箏製作技術的著作——《南鷂北鳶考工志》。一個博古通今的天才文學家,能對士大夫們鄙視為雕蟲小技的風箏進行這樣認真的研究,在當時實在是不容易的。更為可貴的是,曹雪芹作此書並不是為了自我消遣,而是「將以為今之有廢疾而無告者,謀其有以自養之道也」。也就是說讓那些身有病疾而求助無路的殘疾人,可以靠制風箏為業生活下去。

風箏對人的健康很有益處,因為放風箏必然要選擇空曠的地方,空氣清新;另外,放風箏需要有一定的身體活動,腿要走,手要拉,頭要仰,臂要揮,全神貫注。古人已知道小孩在放風箏時,仰著頭,張著口,可散發內熱,去病除災(《續博物志》)。就是大人在放風箏時,也會在心境上返老還童,「忘情憂樂,不復知老之將至矣。」

古代民間還有一种放斷線風箏的習俗。就是等風箏升入高空後,剪斷放飛線,讓高空的氣流攜帶著風箏,越飛越遠,最後消失在碧空中。這樣做的意思是讓病痛、災禍和種種不幸都隨著斷線的風箏一去不返。《紅樓夢》中多病的小姐林黛玉就希望用風箏來「放放晦氣」,周圍的人也勸她多放些,「把你這病根兒都帶了去就好了」(《紅樓夢》第七十回)。我國東北朝鮮族地區也有類似的習俗,稱為「放厄鳶」。那裡的兒童們每年年初就開始放風箏了,到十四或十五日,在風箏上寫上種種不吉的話,塗抹上虎、獅、鬼等猙獰可怖的圖像,在風箏的一角寫上自己的名字。天黑之後,將風箏高高放起,然後用火燒斷箏線,於是種種惡運也就隨風消逝了。

小小的風箏在古代中國有時還派上了大用場。傳說漢高祖劉邦手下的大將韓信在謀反時,準備掘地道,從地下進攻未央宮,曾以放風箏測量未央宮的距離(宋人高承《事物紀原》)。南北朝時梁武帝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侯景謀反,將台城團團圍住,無人可出。城裡的蕭綱(即後來的梁簡文帝)就把書信拴在紙鳶上放出,求救兵(唐李冗《獨異志》)。唐德宗時,節度使田悅等叛亂,臨洺守將張伾〔pi 批〕被圍,沒有辦法只好「以紙為風鳶,高百餘丈」,將告急書信送到援軍中從而解圍(《新唐書·田悅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