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古代養生體育 第二節 行氣術的發展

「氣」是我國傳統中醫理論中的一個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人生來俱有的「先天之氣」,即「元氣」,和出生以後,通過飲食呼吸獲得的維持生命活動的「後天之氣」。元氣是人生命的根本,元氣充盈就意味著健康、長壽。但是一個人自脫離了母體後,他與生俱來的元氣就開始了逐漸衰退的自然過程,這就必須用後天之氣來不斷補充。所謂行氣術,就是用後天之氣對元氣進行補充,使之繼續保持充盈狀態的方法,它的核心是將人的身心環境調整到一個最有利於由後天之氣向元氣轉化的狀態,保持後天之氣轉化為元氣通道的暢通,以達到養生的目的。這就是《呂氏春秋·先己》所說的「用其新,棄其陳,腠〔cou湊〕理遂通,精氣日新,邪氣盡去,及其天年。」

儘管行氣養生的術勢五花八門,關鍵點卻只有兩個方面,即意念控制和呼吸運動。由於控制意念有多種方法,呼吸運動也有許多方式,因此功法很多。這些功法一般是用該功法的特點或功種來命名,在史籍中常見的有行氣、引氣、調氣、服氣、食氣、練氣、胎息、靜坐、禪定、坐禪、存想、反觀、內視、守一、六字訣、內丹術等等。用現代氣功的觀點來看,都屬於氣功中的靜功。

行氣養生術十分注重練習時安靜的精神狀態,老子和莊子就是主張「以靜養生」的。老子說過,致力於「虛」要徹底,保持「靜」要專心(《道德經·十六章》);《莊子·在宥》也說一定要清虛安靜,不要勞動肢體,才能長生。

中國古代早期的行氣術是怎樣進行的?還不十分清楚,雖然《莊子·逍遙遊》提及有「不食五穀,吸風飲露」的仙人。司馬遷也說過,老子由於善於修道養壽,活了160多歲,有的甚至說200多歲(《史記·老子列傳》)。孟子也說過「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還提到過「存夜氣」。但是這些人是不是用行氣術來養生的,還缺乏確鑿的根據。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最早的關於行氣術的史料是戰國時期的《行氣玉佩銘》。這篇鐫刻在12面體柱形的玉佩上的銘文,只有短短的45個字,非常簡練地描述了呼吸行氣的具體方法:「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夭。天幾舂〔g充〕在上,地幾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據郭沫若的解釋,意思是說,吸氣深入則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則定而固;然後呼出,像草木之萌芽,往上長,與深入時的徑路相反而退進,退到絕頂。這樣,天機便朝上動,地機便朝下動,順此生之則生,逆此生之則死。這是目前人們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氣功理論的敘述。

生活在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在他的名篇《楚辭·遠遊》中,對當時的氣功有一些描述,使我們了解到當時士人們的確掌握了一些吐納方法。他寫道,我要吸食六氣渴飲清露,含漱朝霞呼吸正陽之氣。保持自己精神清新純凈,精氣入濁氣出吐故納新。屈原也提到了辟穀服食的養生術:我要吸飲飛泉里的泉水,把美玉的花朵作為食糧。我的貌如美玉光彩照人,我的精神純粹開始強壯。

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文物中也有一篇專講氣功的文章,抄寫的時間大約是漢高祖至漢惠帝期間(公元前206—前188年),叫做《卻穀食氣篇》。文中提到了一種不吃糧食,只吃石韋(一味中藥),靠食氣(呼吸鍛煉)進行的行氣術,還對不同年齡的人提出不同的練習次數,並提到了在春夏秋冬四季中適宜練功和不宜練功的氣候條件。這種練功方法在秦漢時期已經有相當的影響,為漢高祖劉邦打天下立下汗馬功勞的張良,在功成名就後就準備跟隨一個名叫赤松子的方士去練這種不吃飯的氣功(《史記·留侯世家》)。可見行氣養生術當時就已經在上層社會中流行開來。

從東漢末年到魏晉南北朝是行氣養生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東漢後期,道教開始盛行起來,道教的目的是成仙得道、長生不死。道教主張「肉身成仙」,就是通過修鍊把肉身凡胎的普通人變成長生不老的仙人。導引氣功成為他們修鍊的重要手段和研究對象。許多很有學問的人看破紅塵,皈依了道教,住在遠離塵世的名山深處,一心一意地探索長壽的辦法,出了一大批十分卓越的養生家。所以,儘管道教和其他任何一種宗教一樣,在總體來說是反科學的、迷信的,甚至是荒謬的,但是在養生方面道教確實留下了不少值得今天的人們認真整理、分析的東西。在東漢後期出現的兩部重要道教著作對古代氣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部是託名于吉寫的道教經典《太平經》,另一部是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太平經》中提到了「守一」和「存想」的練功法,就是通過意念固守在體內或體外某一個部位或一個物體上的行氣方法;而《周易參同契》則提出一個以「精、氣、神」三合一行氣的理論,這一理論對後來影響很大的一個氣功流派「內丹術」的產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兩晉南北朝時,前面提到的葛洪在行氣方面也很有貢獻。他特彆強調和提倡「胎息法」,就是在吸進氣後,逐漸延長閉氣的時間來提高呼吸機能和內臟功能水平的一種養生方法。他認為閉氣就是用氣來衝擊,打通體內氣息鬱結不通之處,保持氣的暢通。因此,只要感到略有不適,就應閉氣進行調整。胎息功夫深的人,呼吸似有似無,好像尚未出生的胎兒在母體中不用鼻口呼吸一樣。葛洪還講述了練習這種功法的步驟;並在意念守一方面,介紹了意守丹田的方法。繼葛洪之後出現的養生家陶弘景注意到在行氣術中,吸氣固然重要,吐氣的方式也不可忽視,於是提出了根據不同的病症應當採用的六種相應的吐氣方法,即:吹、呼、唏、呵、噓、呬,這就是後人所說的吐氣六字訣。吹以去熱,呼以去風,唏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咽以解極。「六字訣」與內髒的器官可一一對應,用不同的吐氣方法醫治相應的臟器的病症,即吹腎、呼脾、唏膽、呵心、噓肝、咽肺。

到了唐代,行氣術發展很快,出現了許多流派。孫思邈在他的書中就提到調氣法、內視法、胎息法、六字訣和禪觀法等。其他的行氣法還有咽氣、淘氣、鍊氣、委氣、服氣、引氣等等。唐代的另一位氣功大家司馬承禎還打破傳統,大膽地把佛教的「漸悟」、「禪定」、「止觀」等理論引入行氣術中,系統地解決了練功時入靜的問題,這就是人們說的「引佛入道」。行氣術在唐代的士大夫階層中也十分流行,如文學家柳宗元(公元773—819年)、詩人白居易(公元772—846年)也都是氣功愛好者。柳宗元寫信與朋友討論服氣的方法,認為練氣功不能只照著書本練,練習最好有名師進行指導(《與李睦州論服氣方書》)。白居易晚年常常靜坐,入靜以後,老伴女兒怎麼喊,他都不予理睬,可見練功練得多麼認真(《在家出家》)。

但是,無論是導引還是行氣都需要長年的刻苦練習,正如葛洪說的「非長生難也,聞道難也;非聞道難也,行之難也;非行之難也,終之難也」(《抱朴子·極言》)。意思是說,長生本身並不難,難就難在掌握正確的方法,並依法進行修鍊,特別是堅持到底,不半途而廢。三國時對養生很有研究的名士嵇〔ji基〕康(公元224—263年)也說過,養生之術有五難,即名利、喜怒、聲色、滋味、神慮(《嵇中散集·答難養生論》)。顯然,養生術對於習慣於養尊處優的帝王將相、達官貴人來說實在是難以實行的苦事,如果能有什麼靈丹妙藥一吃下去,便可以長生不老,成仙得道,該有多好。於是從秦始皇派徐福帶領500童男童女飄洋過海去求仙藥開始,幾乎歷代都有不少帝王做長生不老夢。後來,看到仙藥實在是難找,就想法冶煉吃了可以肉身成仙的金丹,這就是煉丹術,也叫外丹術。從漢代開始,煉丹術越來越興旺,許多帝王和貴族都召集神仙家方士煉丹,如漢武帝就找來不少神仙家方士,雖然被一騙再騙,卻執迷不悟,十分相信當時有名的方士李少君所謂的用丹砂煉成的仙藥作為食品可以延年益壽、長生不死的謊言。那些所謂的「仙丹」往往是人體不能消化的金屬或礦物質,如:黃金、白銀、玉石、雲母、石英等。有的乾脆就是致人於死命的毒藥,如道士們吹得神乎其神的一種「仙丹」就是用硫磺和水銀煉成的硫化汞,吃了後引起水銀中毒,輕則致殘,重則一命嗚呼。這種靠吃金丹長壽的養生雖然鬧哄了好長時間,特別是在南北朝和隋唐興盛到了極點,不少人為此著書立說,講得天花亂墜,但反科學的東西終究是行不通的,其結果是一個個執迷不悟,服食金丹的人死於非命。中國歷史上傑出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唐代的其他幾個皇帝如憲宗、穆宗、武宗,以及著名的文人元稹等都因服食金丹而身亡。血的事實使人們逐漸明白,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煉出的仙丹,雖然一粒粒金光燦燦,十分好看,吞下肚去卻不是好玩的,於是外丹術漸漸地冷落了下來。

在外丹術衰落下去的同時,一個借用煉製外丹的理論和術語的氣功修鍊方法——內丹術,卻生氣勃勃地從唐代後期發展起來。內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