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代球類活動 第六節 其他球戲

表演者在一個大球上用雙足驅球疾進,並做出翻騰跳躍等各種難度的動作,是今天人們經常見到的一個雜技項目。這項活動,在唐代是集觀賞性和娛樂性於一身的一種球戲,叫作「蹋毬」。唐代《封氏聞見記》記錄到當時的藝人們發明了「蹋毬之戲」,球是木製的,高約一二尺,塗著絢麗的色彩。女藝人站立在球上,「宛轉而行,縈迴來去,無不如意。」唐代詩人王邕對宮女們蹋毬的情景有繪聲繪色的描寫:宮女們立身於滾動的球上,球體似珠,滾動如風雷,人顏似玉,打扮得如同仙女下凡,球不離足,足不離球,揚袂迭足,耍弄金盤,揮劍舞蹈,跳躍,矯捷輕盈,飄然若仙,把上萬名觀眾看得如醉如痴(《內人蹋毬賦》)。這種「蹋毬」運動,後來演化為雜技。

在古希臘荷馬史詩《奧德賽》里,有關於拋球遊戲的描寫。我國唐代也有拋球遊戲,主要為少女們所喜愛。這種遊戲用的是製作得色彩鮮艷,極其精緻的繡球,唐代詩人劉禹錫形容它是「五彩綉團圓」。這種拋接球的遊戲可能有些過於文雅,而逐漸演化為宴飲時的助興娛樂,但對平時缺少運動的婦女,尤其是深宮中的宮女們來說,仍不失為一項鍛煉身體、消煩解愁的活動。唐代詩人李白(公元701-—762年)在他的詩歌中也提到過宮女們玩拋球時跑來跑去,身上的珠珮碰撞有聲的情景:「素女鳴珠珮,天人弄綵毬」(《宮中行樂詞八首》)。拋球也為宋人所欣賞,南宋孝宗就曾在乾道五年十一月,與皇太子在觀看百戲之前,先觀賞了拋球和鞦韆(《乾淳起居注》)。

中國古代也有一種被稱為水球的娛樂活動,不過這種活動與今天水中健兒們在游泳池裡兩隊爭鬥的現代水球運動全然不同,是一種向水面擲氣球,比賽誰擲得遠的一種遊戲。宋徽宗趙佶(公元1101—1125年)有一首詩對宮女們玩這種水球的場景有十分形象的描述,「苑西廊畔碧溝長,修竹森森綠影涼,戲擲水球爭遠近,流星一點耀波光」(《宋詩紀事》卷一)。宮女們在宮廷花園長廊附近的一泓清流旁,向水中擲球為戲,看來與人們在河邊湖畔常用石片打水漂有些相似,不同的是用球代替了石片。

我國台灣高山族流傳著一項獨特的球戲,這項娛樂活動源於一種叫「竹竿祭」的古老的祭祀儀式。器具是實心球和竹竿。球由青藤或棕樹皮將樹葉緊緊地包紮而成。竹竿長達七至八米,一端用刀刮削得十分尖銳,或者裝上鐵刺。遊戲的人數沒有嚴格的規定,一般是十幾個人各持竹竿站成一個圓圈,一個人拿球站在圓圈的中央,高高地將球拋向空中,當球下落時,大家爭先恐後地用手中的竹竿去刺球,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舉行祭典,要持續三天之久,稱為托高會。頭兩天在會場上祭拜竹竿,第三天向空中連續投出10個藤球,其中吉球和凶球各五個,讓每個參加祭禮的人用竹竿刺藤球,刺中吉球,表示著吉星高照,鴻運當頭,大家要以酒慶賀。刺中凶球則須請巫師作法消災。傳說這項活動是為了紀念高山族一個以竹竿與虎搏鬥,最終刺死惡虎的英雄。高山族人十分喜歡這一活動,據清人黃叔璥記錄,竿球在清代已經成為高山族聚眾集會的一項民俗(《番俗六考》)。

我國東北赫哲族民間流行的「叉草球」與竿球有幾分相似,不同的是這是一種兩軍對壘的遊戲。器具是一個用草捆紮而成的球和勞動時用的木杈。遊戲時,兩隊人各持木權相對,列陣而立。雙方輪流向對方上空拋擲草球,比賽用木權叉刺草球的準確性。如果一方用木權準確地叉住草球,不使之落地,就在場地上前進20步,而擲方則相應後退20步。這種攻城掠地,進進退退的遊戲,與現代美式足球的比賽方法有些相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