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十三經」總說 第一節 「五經」、「四書」解題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年的文化傳統,保存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這些典籍是先人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五經」和「四書」就是其中最古老的部分。

「五經」指的是《易》、《書》、《詩》、《禮》、《春秋》這五種典籍;「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種著作。這些古籍在我國封建社會中是作為經典來遵奉的,所以都屬於經書之列。

「五經」所包括的典籍在秦朝以前就有,不過開始的時候還不稱「經」。把它們稱為《易經》、《書經》、《詩經》、《禮經》、《春秋經》,是從漢朝開始的。《易經》是一部講卜筮的書。因為是從西周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周易》。《書經》是一部上古史料彙編,又叫《尚書》。「尚」是「上代」的意思。「尚書」就是「上代的文書」,也就是「歷史文獻」的意思。《詩經》是上古的一部詩歌集。因為今本《詩經》是漢朝一位姓毛的學者傳下來的,所以又叫《毛詩》。這位姓毛的學者,一說是由秦入漢的毛亨,一說是漢初的毛萇〔g長〕,至今弄不清楚。《禮經》在漢朝的「五經」里指《儀禮》,主要講士大夫階層的禮儀,所以漢朝叫《士禮》,晉朝始稱《儀禮》。此外還有兩部講「禮」的書:《周禮》和《禮記》。東漢末年,學者鄭玄給這三部禮書作注,合稱「三禮」,都取得「經」的地位。從此《禮經》這一專用名詞就不常見了。唐朝稱「五經」時,《禮》指《禮記》;稱「九經」時,則包括「三禮」。也就是說,唐代以後「三禮」雖然全部正式列入經書,但不稱《禮經》,只說它們的本名,或者合稱「三禮」。這只是個習慣問題,沒有什麼深奧的道理。《春秋經》是魯國的史書,但這個名稱也不常用,而且也很少單行本。大多數情況下,《春秋》總是和它的註解本《左傳》、《公羊傳》、《榖梁傳》分別合編在一起的(只有南宋監本《春秋》單刻)。它們的全稱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和《春秋榖梁傳》,合稱「三傳」。「左(氏)」、「公羊」、「榖梁」是作者的姓氏,都是秦朝以前的人。東漢以後,《左傳》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所以到唐代以後一說《春秋》,通常就同時包括《左傳》,甚至主要指《左傳》。

「四書」中的著作也是先秦就有的,不過那時尚無「四書」之說。其中的《論語》是孔子死後彙編的孔子言行錄。《孟子》是記述戰國時代儒家大師孟軻的政治思想的書。《大學》和《中庸》本來是《禮記》里的兩篇文章,講作學問和修身之道。南宋學者朱熹把它們分別獨立出來加以註解,並且和《論語》、《孟子》合編為一套小叢書,作為學習儒家經典的初級教材,叫做《四書章句集注》,簡稱「四書」,也叫「四子書」。此外還有個別稱,叫「學庸論孟」。

「五經」和「四書」的內容涉及文學、史學、哲學、政治、經濟、教育、倫理、道德、天文、地理、藝術、科技等各個方面,在中國文化的發展進程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研究中國文化史的寶貴資料。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