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十八、唐繼堯待機而動

袁世凱在致力統一中國時,雲南始終是袁系勢力範圍的一個缺口,袁曾用權術和心機徵調雲南都督蔡鍔到北京,他認為蔡有才氣、有膽識,在南方得人心,召蔡入京等於調虎離山。蔡鍔離滇前,袁要蔡推薦雲南都督的繼任人選,為了籠絡蔡,也為了安雲南民心,他接受蔡的推薦,把貴州都督唐繼堯調為雲南都督。

唐繼堯字蓂賡,是雲南昭通縣大,光緒九年(1883年)出生於一個書香家庭,父親是一名舉人,他本人也中過秀才,舊學很有基礎,為人器宇恢弘,倜儻有大志。光緒廿八年(1902年)東渡日本,入士官學校第六期,和趙恆惕、閻錫山等同期。畢業後返國,遍游東北,憑弔日俄戰場,又至北京,在保定觀秋操,宣統元年(1909年)返雲南,在講武堂擔任教官及從事革命活動。

辛亥年(1911年),唐任陸軍第十九鎮卅七協七十四標第一營管帶(就是今天營長地位),當時卅七協協統是蔡鍔,七十四標標統是羅佩金,唐是第一營管帶,劉存厚是第二營管帶,雷飈是第三營管帶。雲南光復後,蔡鍔就任雲南都督,出兵北伐,派雷飈、彭新民護送前雲貴總督李經羲離滇。派謝汝翼、李鴻祥率師出四川,迫四川總督趙爾豐獨立。派羅佩金、庾恩暘率一軍赴滇南。派李根源率一軍赴滇西。這時候貴州也起義,貴州士紳任可澄、劉顯世、戴戡等籲請蔡鍔派唐繼堯率軍援黔。討平黔亂,即被推為貴州都督。民國2年秋,繼蔡鍔出任雲南都督。

唐繼堯就任雲南都督後,得天時、地利、人和之便,即整軍經武,當時國民黨二次革命失敗,各省的國民黨人除了赴國外的,都紛紛入滇,唐繼堯一一予以收容,妥為安置。當時滇省只有兩師陸軍,第一師長李鴻祥,第二師長謝汝翼,因有拒唐回滇的行動,所以唐回滇不久即以汪度接長第一師,顧品珍接長第二師,不久又以張子貞為第一師長,劉祖武為第二師長,加緊訓練,同時暗中擴充軍隊,添編警衛兩團,以唐繼虞、趙世銘分任團長。

有了軍隊,就要補充械彈,唐返滇不久,曾密向德國定購二百餘萬軍械,不幸因歐戰發生,只有一部分啟運來華,又被袁世凱偵知截扣。4年春夏間,袁克定籌辦模範團,唐即以在滇辦模範團為名,向北京參謀次長唐在禮騙取若干械彈。4年9月初以準備秋操為名,派軍需課長繆嘉壽、兵工廠長趙伸赴日本購買軍火,趕速於12月中旬運到雲南。又派呂志伊赴南洋各埠慰問華僑:籌募餉款。袁稱帝密鑼緊鼓,唐繼堯認為必須明了各方真相,乃派劉雲峰等赴浙江;吳擎天等赴兩廣;李植生等赴四川;楊秀靈等赴湖南;李雁賓等回貴州。

9月11日雲南都督唐繼堯在昆明召集了軍界的中堅分子於混成團本部,當時大家都認為袁稱帝陰謀已顯,乃決定三事以應變:(一)積極提倡部下愛國精神;(二)整理武裝作戰;(三)嚴守秘密。10月7日帝制活動愈益見諸行動,19省贊成帝制的偽電陸續到了雲南,唐繼堯再度召集軍界人士會議,當時又擬定了四個原則和步驟:(一)起義討袁的時間最好在中部各省有一省可望響應時;(二)黔、桂、川三省中有一省可望響應時;(三)海外華僑或國民黨接濟餉糈時;(西)如上三項均未實現,則雲南為爭國民人格計,亦願孤注一擲,宣告獨立。

自從雲南有不穩的消息後,袁黨對雲南甚為注意,唐繼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阻力,所以偽裝順從,表示消極;暗中置備餉械,命鄧泰中和楊蓁兩支隊向四川邊境移動。

這時,李烈鈞到了香港,李和蔡鍔、唐繼堯素有往還,唐聽到李已到了香港,乃派其弟唐繼禹到香港款洽;又聞蔡鍔已離天津東渡,乃派鄧泰中到香港迎候。在東京的國民黨人士也派方聲濤到雲南,住在黃毓成家中。孫中山的代表丁懷瑾也潛抵昆明。

在北京,袁的特務機關很注意雲南情況,曾有密電到昆明,敦囑唐繼堯拿辦「黨首」呂志伊、丁懷瑾、李根源等。12月中旬李烈鈞入滇,18日北京袁世凱的統率辦事處有電致唐繼堯,原電云:

「急。滇唐將軍,華密。奉大元帥訓令:據探報,有亂黨要人入滇,煽動情形頗顯等語。唐將軍公忠體國,智勇兼優,必可鎮懾消滅,倘有亂黨赴滇,或猝生擾亂,准唐繼堯以全權便宜處置,無論何人,但有謀亂行為,立置於法,事後報明,無庸先行請示。所有偵剿人員,均准破格請獎,要在保全地方治安,勿使生靈塗炭,予有厚望焉。等語轉達。處。巧。印。」

19日統率辦事處再電唐,原電云:

「……蔡鍔、戴戡偕同亂黨入滇謀亂,應請嚴密查防……」

北京正在密切注意蔡鍔的行蹤時,蔡鍔已經經香港前赴安南,正在往昆明的途中;而李烈鈞和熊克武等則已安抵昆明。蔡鍔循滇越鐵路往昆明行進時,經過阿迷州(即今雲南省蒙自縣),原來滇越鐵路因崇山峻岭,所以夜間不開車,要停車投宿客店,阿迷州的知事張一鯤是袁派在雲南的間諜,他接到袁的密令,想下手暗殺蔡,可是沿鐵路的警察早已奉到唐繼堯的命令保護蔡,所以張對蔡下毒手未果。

蔡鍔12月19日安抵昆明。

雲南的反袁情緒雖然已經像一座即將爆發的火山,可是並不是完全沒有阻力的;唐繼堯雖然是雲南人,可是他在雲南軍界的影響力還是遜蔡鍔一籌,所以當蔡鍔抵達昆明的消息傳出後,使得雲南倒袁的人心更加激昂。

蔡、唐會晤後,唐表示一點顧慮,就是以雲南一隅軍力來抗袁的北洋軍,無異是以卵擊石,所以唐要求蔡分析反袁的整個形勢,因為蔡自北京、天津經日本而來,外間大勢已了如指掌。蔡告訴唐說:老袁這次稱帝,已把北洋軍系的幹部都排斥為局外人,所以表面上袁的稱帝好像是「天與人歸,聲勢浩大」,實際上則是「眾叛親離,瀕臨失敗邊緣」了。蔡的這一分析一點沒有錯,就在他倆密談時,唐的秘書送來了梁啟超的一封密電,這封電報是由南京宣武上將軍馮國璋的軍署拍出來的,是給唐將軍轉給蔡將軍。電報內容是講袁決定派周自齊為赴日贈勛特使,準備以賣國條件交換日本承認帝制(按:後來周赴日被拒),這一通電報恰好證實了蔡對唐提供的情況,即是北洋軍系主要幹部是反袁稱帝的,不然的話,為什麼馮國璋會替梁啟超拍這通電報。

其實這通電報的發出,馮國璋並不知道;原來馮在南京開府後,就很少看公事,帝制運動後,馮更是一切不聞不問,公私函電都交給秘書長鬍嗣瑗處理。胡是貴州人,遜清翰林,反對袁稱帝,而主張清帝復辟,他參加馮的幕府是想利用袁系下面的力量反袁稱帝。梁的電報交給胡,胡就發出,馮根本不知道,可是就因為這一著,使得雲南軍界人心一振,愈發堅定了討袁的信心。

12月21日唐繼堯在他的私邸召集雲南全省軍政重要人士開會,歡迎蔡鍔、李烈鈞等。參加的有:任可澄、羅佩金、張子貞、熊克武、方聲濤、順品珍、黃毓成、劉祖武、殷承獻、戴戡、戢翼翹、但懋辛、丁懷瑾、王伯群等。唐繼堯首先敦請蔡鍔發表演說,蔡起立發表了一篇動人的演說,主張即日興師討袁,維護國體,他說:「我們以一隅抗全局,明知不能取勝,但我們所爭的是四萬萬同胞的人格,我們與其屈膝而生,毋寧斷頭而死!」

唐接著報告袁世凱四面楚歌的處境,並提到梁啟超的電報,認為袁為了稱帝不惜賣國,而今吾人為了救國,非討袁不可。接著李烈鈞等紛紛發言,慷慨激昂。

22日夜10時昆明將軍行署(五華山光復樓)燈火輝煌,唐繼堯召集全省文武歃血為盟,擁護共和,興師起義,誓討國賊,到者為:

蔡鍔、李烈鈞、任可澄、羅佩金、張子貞、黃毓成、顧品珍、殷承獻、戴戡、陳廷策、劉法坤、成桄、孫永安、趙又新、楊傑戢、翼翹、葉成林、歐陽沂、何海清、馬為麟、吳和宣、盛榮超、鄧塤、唐繼虞、李沛、李友勛、徐進、馬驄、秦光弟、李修家、李朝陽、董鶴勛、趙世銘、李琪、胡道文、王伯群、李雁賓、庾恩暘等38人共同宣誓,其誓詞曰:

擁護共和 吾輩之責

興師起義 誓滅國賊

成敗利鈍 與同休戚

萬苦千辛 捨命不渝

凡我同人 堅持定力

有渝此盟神明必殛

誓畢,並各書本名,歃血為盟,三呼萬歲。

同時發出了著名的漾電(12月23日),限袁世凱24小時內答覆,漾電共兩通,一通是由開武將軍督理雲南軍務唐繼堯和雲南巡按使任可澄署名;一通是由蔡鍔和戴戡署名,茲將兩將軍電抄錄如下:

唐、任電云:

「北京大總統鈞鑒:華密。自國體問題發生,群情惶駭,重以列強幹涉,民氣益復騷然,僉謂誰實召戒,致此奇辱,外侮之襲,實責有所歸。乃聞頃猶籌備大典,日不暇給,內拂輿情,外貽口實,禍機所醞,良可寒心。竊維我大總統兩次即位宣誓,皆有恪遵《約法》,擁護共和,皇天后土,實聞斯言。億兆銘心,萬邦傾耳。《記》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