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廿五、拔大樹

辛亥年的六月間,直隸咨議局三番四次請願,要求速開國會,同時反對奕劻的內閣,認為以皇族擔任內閣總理,不合君主立憲的原則,有失人民願望,措詞激烈而痛切。這些要求,與革命行動是無關的,各省咨議局的活動都是在致力於君主立憲,當時好多省咨議局曾派代表赴江蘇南通,拜訪江蘇咨議局議長張謇,請張赴北京一行,觀察清廷動向,作為各省咨議局今後對國是應采方針的參考。張謇欣然同意,遂偕雷奮和劉厚生同往,路經河南,順道赴彰德訪問在息隱中的袁世凱,交換對於時局的意見。兩人不見面已十餘年,在袁心目中,張謇在南方有廣大的社會力量和經濟力量,過去若干年兩人雖有芥蒂,但在今日變局中,兩人必須合作,張氏在南方有力量可以配合。因此當兩人握別時,袁很誠意地向張表示:「如果朝廷召我出山,我一切當遵從民意而行,換而言之,即當尊重各省咨議局,尤其是季老的意見,希望季老和我合作,並請把我的誠意轉達各省咨議局。」

辛亥革命起義後,革命黨要人,如黃興、宋教仁、陳其美、居正等都聚集上海,他們雖和張謇素昧生平,但因知道張、袁過去一段師友之間的關係,所以對張很拉攏。張這時亦贊成共和,民國成立前後,張的身價極高,隱然成為南北之間的一個重要人物。

袁世凱在這期間,確實花樣百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一方面宣稱自己是贊成君主立憲;一方面卻又和汪精衛密切往還,暗中表示贊成革命。一方面命令馮國璋督兵猛擊武漢的革命軍;一方面又派人至武昌和談。忽進忽退,撲朔迷離,使人無法捉摸。就連他自己的出處,也是欲進欲退,弄得清廷對他也不知該如何應付。

自從武昌起義後,袁世凱的北洋系人都額手稱慶,認為這是袁宮保再起的大好時機,可是這些袁的幹部也對袁的手法莫明其妙,有人認為袁息隱兩年多,一切都有點不對勁。楊度有一天更把外邊這種看法對袁報告,袁聽了仰天大笑,他說:「晳子(楊度的號),你是聰明人,怎不懂我的意圖,你知道拔樹的辦法嗎?專用猛力去拔,是無法把樹根拔出來的,過分去扭,樹子一定會斷折,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左右搖撼不已,才能把樹根的泥土鬆動,不必用大力就可以一拔而起。清朝是棵大樹,還是三百多年的老樹,要想拔這棵又大又老的樹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鬧革命,都是些年輕人,有力氣卻不懂如何拔樹,鬧君主立憲的人懂得拔樹卻沒有力氣,我今天的忽進忽退就是在搖撼大樹,現在泥土已經鬆動了,大樹不久也就會拔出來的。」從這些話中可以看出袁的老奸巨猾。

武昌起義的消息於辛亥年八月廿日下午一時傳到了北京,清廷舉朝頓時駭得手足無措,廿一日有旨派陸軍大臣蔭昌統率近畿陸軍兩鎮南下征討,並令海軍提督薩鎮冰率領海軍即日赴援。

就在這天,袁世凱「奉旨養病」的洹上村,來了一位秘密客人,這個客人是被派南下作戰的馮國璋,他專門趕來向袁請示方策。袁給馮六個字的錦囊妙計,是:「慢慢走,等等看」。袁的這六個字,立即影響了蔭昌率領的北洋陸軍,他們果然以極遲緩的行動準備出發作戰,蔭昌一看苗頭不對,也就留在北京沒有動身。

八月廿三日,清廷起用已罷黜兩年余的袁世凱為湖廣總督。袁世凱的再起是內閣總理大臣奕劻保薦的,攝政王載灃雖然不歡喜老袁,可是要打仗必須倚靠北洋軍,北洋軍則全是袁一手訓練,所以不得不用袁。袁不僅是湖廣總督,同時兼辦剿撫事宜,照這道命令,等於是蔭昌的副手,袁當然很沒趣,於是以「足疾未痊」的理由,推辭了這個湖廣總督的任命。袁本來並沒有足疾,可是當年攝政王載灃放逐他的時候,硬說他有足疾,勒令請假養痾,如今袁正好用足疾來回敬。意思是:「我明明無病,你叫我養病,如今事急來求我,我也只好給你一個因病不能復起的回敬。」

奕劻見到袁的來電,乃派內閣協理大臣徐世昌於八月廿九日微服前往河南彰德洹上村訪袁,這兩個老狐狸如此這般一番,徐就折返北京,裝出一副又喪氣又生氣的樣子對奕劻和滿朝親貴說:「真是不知好歹,他竟提出條件,他說:要我干未嘗不可,可是必需得聽我意見。我看還是叫蔭督帥快赴前線去吧,沒有袁世凱不見得就不能打仗。」奕劻問徐是些什麼條件,徐支支吾吾說出了袁的六個條件:

(一)明年召開國會;(二)組織責任內閣;(三)開放黨禁;(四)寬容革命黨;(五)授以指揮前方軍事的全權;(六)保證糧糈的充分供給。

袁世凱和徐世昌串演的一幕雙簧,袁的條件是真的,徐的氣憤是假的,袁的用意是利用革命黨對付清朝,再留著清朝對付革命黨,自己有北洋軍為本錢,坐收漁人之利。袁的條件等於把清朝的軍事和政治大權都拿過來,在清朝政府不答應以前,他落得於「在黃鶴樓上看翻船」。

袁敢這樣「作狀」,自然是有恃而無恐,因為清廷在這時候,是非倚賴北洋軍不可了。

清廷自武昌起義後,已經完全明了局勢的嚴重,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只好用軟功來緩和革命力量的膨脹,不敢用高壓的流血手段來鎮壓。因此八月廿九日下了一道上諭給各省督撫轉諭軍民:「從亂者不咎既往,倘搜獲名冊,亦當立予銷毀。」清廷的懷柔,比起袁世凱的六個條件當然差得多,袁的條件從徐世昌口中宣布後,清廷要員都不贊成,照袁的條件,不但奕劻的內閣總理大臣做不成,就連攝政王也干不下去。

袁世凱算定了清政府不會一口氣接受了他所提出條件,於是他便暗中命令北洋軍將領按兵不動,不聽蔭昌的指揮。

蔭昌南下後,北洋軍全部停留在信陽和孝感之間,兵車阻塞不通。自八月下旬到九月初,蔭昌的號令完全不行,只落得在孝感滿頭大汗,跳著腳罵人。而一省一省的獨立,就像傳染病蔓延得那麼可怕,革命的聲勢一天大過一天,北方各省也醞釀著要學習南方諸省。

辛亥年九月初四日,革命軍在漢口發動攻勢,進展到三道橋,驚慌失措的清廷,不得不向袁更讓一大步,九月六日解除了蔭昌的督帥職務,派袁世凱為欽差大臣,節制馮國璋的第一軍和段祺瑞的第二軍(這時第二軍分布在武勝關一帶,為後援部隊),以及水陸各軍。

袁世凱再起了,就在他的新命發表的這一天,北洋各軍奉到袁的秘密指示,要拿點顏色給革命軍看看,於是漢口的革命軍便受到前所未有的猛烈的進攻。革命軍前敵總指揮張景良通敵。張原任清軍第廿九標標統,武昌起義後被推為都督府臨時參謀長,但他對革命事業沒有信心,曾勸黎元洪棄職潛逃,被革命軍發覺本應處以死刑。因蔡濟民等是張的舊部,極力為之開脫,並推薦他為前敵總指揮,叫他戴罪立功。他懷恨在心,九月六日北洋軍發動攻勢時,張竟派人放火焚燒彈藥輜重庫,軍心因而大亂,北洋軍乘勢佔領了漢口的大智門。

袁這時還在彰德的洹上村,他露了一手,一方面給清朝嘗一點甜頭,一方面給革命軍看一點顏色。欽差大臣和前方軍事的指揮大權,對袁來說還不過癮,他要在這鷸蚌相爭的局面中得漁翁之利。因此他仍然在洹上村的養壽堂抱著他的「病腳」,欽酒賦詩,一付閒情逸緻的姿態。對清廷來說,這真是急驚風遇著了慢郎中。

袁當然懂得如何養敵以自重,他要利用革命軍來威脅清廷,又要暫時保全清廷對付革命軍。

辛亥年九月廿一日,有兩個秘密人物由漢口過江到了武昌,要求面見黎大都督。這兩個人乃是袁世凱所派的蔣廷乾和劉承恩,他們攜帶了一封英國駐漢口領事的介紹信,過江來洽談和,好像三國時曹操派蔣干過江一樣,可惜黎元洪不像周瑜,但也唱了一段群英會。因為黎在接見這二個「和平使者」時,很費一番考慮,黎很想知道袁的和平條件是些什麼?可是又怕身邊的革命志士罵他對革命事業沒有信心,而在他左右的革命黨人,對這個問題也有兩種不同的意見,孫武和胡瑛認為既有英領事的介函,就不妨和他們談談,吳兆麟和張振武兩人則反對,黎採取了孫、胡兩人的意見,在都督府接見了這兩個「和平使者」蔡廷乾和劉承恩。他倆見到黎都督時,就把英領事和袁世凱的信雙手呈給黎。黎慢慢地打開,慢慢地看,這時都督府大客廳上一片緊張氣氛,鴉雀無聲。黎一邊一看一邊細自思量如何應付這個場面,正好看到革命軍接受君主立憲作為和平的前提,於是黎便把臉一沉,把信折了遞給蔡、劉二人,並且說:「太奇怪了,袁慰亭到今天還要替一人一姓說話,君主立憲根本談也不必談。」

這時黎都督背後的屏風後面閃出了三個人,是朱樹烈、范義俠、蕭鶴鳴跑了進來,抽出指揮刀狠狠地凶凶地說:「誰人敢主和?主和就是漢奸,請先吃我們一刀。」蔡廷干、劉承恩一看這個場面,嚇得臉都變了色,黎元洪這時又慢慢吞吞地說:「不必怕,兩國相爭,不斬來使,我會派人送你們過江的。」蔡、劉就這樣抱頭鼠竄過江了。

黎眼見袁世凱的兩個使者去了以後,便對都督府內的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