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明清時期的道教 第七章 結語

中國的道教產生於東漢末葉,經魏晉南北朝成熟而定型,在隋唐時期達到了興盛頂點,至宋元兩代出現新的發展趨勢,進入明清後逐漸停滯以致衰落。在漫長的歷史年代中,它隨著社會發展和社會思潮的變遷而不斷變化,始終與儒、佛二家相互影響,相互滲透,成為與它們鼎足而立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

佛教傳入中國的最初,因為勢力不大,就利用道教為自己開路。道教也從佛教的禮拜、誦經等科儀戒律和經典教義方面吸取過不少東西。佛教也吸收道教的內容。但從總體上看,沒有道教吸收它的多。道教在同佛教爭論的時候,總打著華夏正統文化的旗幟,說佛教是外來的,跟它爭奪宗教陣地。面對道教的進攻,佛教為了站穩腳跟,不斷加快中國化過程,從而發展成為具有鮮明特色的中國佛教文化。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說,道教對佛教的幫助也是很大的。

道教從一開始就援引忠孝仁義這一套儒家學說。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和《老子想爾注》都大力提倡忠君孝親,晉代葛洪主張求仙「要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認為修鍊仙道的人應能實踐儒家禮教,治國致太平。南北朝時期的寇謙之整頓舊天師道,主要是用儒家道德規範的所謂「禮度」來進行改造。唐以後,儒、道、佛三教合流已成為總的歷史趨勢。宋代理學(又叫新儒學)興起,理學家們吸收佛道二教關於心性修鍊的理論,接過心性問題的話頭大做文章,大講「存天理,滅人慾」,把人的心性修養與治國平天下的政治學說相結合,形成完備的儒教思想體系,並取得主要地位。佛教和道教都不得不向它靠攏。宋元明清時期道教一直是在這種總趨勢中發展、存在的。像屬於符籙派的凈明道,把忠孝作為立教宗旨,說修鍊仙道的人「要不在參禪問道,入山鍊形,貴在乎忠孝立本……不用修鍊,自然道成」(《凈明忠孝全書》卷二),與儒教已經相差無幾。金元時期的全真道提倡把出家修仙與世俗的忠孝仁義相結合,以清心寡欲、含恥忍垢、明心見性為內煉「真功」,以忠君孝親、傳道濟世為外修「真行」,強調二者結合才能得道成仙,亦可視為儒教的一個變種。

道教最初登上歷史舞台時,是社會改良思潮的一面旗幟,產生過《太平經》這樣的經典。它的下層組織如太平道、五斗米道,則走上了反抗封建朝廷的道路。以後各個歷史時期也經常有人利用道教組織農民起義。但上層道教多依附於朝廷,從滿足皇帝個人追求長生不死的精神需求和滿足皇帝希望借道教神化其封建皇權以鞏固其統治兩方面,為封建統治者提供服務。在王朝更替時,道教也常常選擇新的服務對象,用編造政治讖言等辦法進行投機。

在道教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它不斷從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中吸取養分,同時也在發揮自己的影響和作用。例如,中國早在公元前30世紀前後就開始出現金屬冶煉技術,到了商代,已經發展出精美無比的青銅文化,秦漢之際又出現煉丹術。醫藥學直接與人的生老病死這些生命現象密切關聯,在各門具體科學中是產生較早的。中國在商代已經懂得使用針灸、藥物等治療方法,比較系統的醫學理論著作至遲在西漢已經出現。冶金和煉丹術,還有古代醫藥學,成為道教服食金丹成仙不死思想的主要來源。道教也對這些學科的發展有重要貢獻。歷代道士中不少人為尋找合煉金丹的原材料,走遍名山大川,對大量礦物、植物等進行實地考察,留下了十分可貴的文獻記錄。像葛洪、陶弘景、孫思邈等人,既是重要的道教歷史人物,又是著名的醫藥學專家,對醫藥化學和中藥學都有過很重要的貢獻。

上古神話傳說也是道教神仙思想的源泉之一。同時,大量道教作品本身也豐富了文學藝術的寶庫。不僅如此,它還為中國古代文學創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促進了文學藝術形式的發展。像《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封神演義》、《紅樓夢》等古典文學名著中,都能看到道教文化的影響痕迹。道教的八仙傳說也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演變出「八仙過海」、「八仙慶壽」等許多生動的民間故事。道教題材成為民間文學的重要內容之 一。此外,如戲曲、舞蹈、音樂、建築和造像藝術,繪畫和書法藝術等等,道教思想文化的印痕也隨處可見。

封建時代,不少知識分子因為不滿社會現實,隱居山林,潛心修道,以求潔身自好,道教成為他們的一種精神寄託和生命歸宿。而在社會下層,道教以符水治病,鎮邪驅鬼,求福辟禍,與民間流行的卜卦算命、看風水、占星等巫術迷信相結合,在文化落後、缺醫少葯的農村特別容易傳播,以致神廟林立,什麼土地、城隍、財神、灶君、關帝、玉皇等等,都成了祭拜對象。也有很多道教活動相沿成習,慢慢地轉化為民間風俗,代代相傳,延續到現在。民眾階層中的道教很多方面都是跟上層道教不同的。

在科學昌明發達的今天,大概很少有人再會相信人真能永遠不死,得道成仙的了。人們登武當、游嶗山、貼門神、逛廟會,也常有著別樣的心情和目的。但道教作為一種宗教文化,對中國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了解一點道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可以啟迪我們思考和認識更多的社會現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