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隋唐時期的道教 第五節 唐代著名道教人物

唐代是道教鼎盛的時代,出了很多有名的道教人物。

初唐時期著名的道教學者和醫學家孫思邈,華原(今陝西耀縣東南)人。關於他的生卒年代,有一種說法是公元581年至公元682年。孫思邈自小就開始研讀老莊著作和醫學書籍,隋朝滅亡,他隱居於終南山,專心道教修鍊和醫學研究。唐太宗和唐高宗都曾召見過他,並要給他官做,但被他再三謝絕。孫思邈相信道教服丹成仙的說法,在煉丹上面下了很大工夫。他在《太清丹經要訣·序》中說:「我遍讀古代流傳下來的方書,上面都說,那些身體長了羽毛和翅膀能夠在天空輕快飛行的人,都是吃了金丹的緣故。每當我誦讀這些故事,心中真是羨慕。」因此,為了煉丹,他不辭辛苦,「雖艱遠而必造,縱小道而亦求,不憚始終之勞,詎〔ju巨〕辭朝夕之倦」,成為當時著名的煉丹家。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盧照鄰,曾拜他為師。盧照鄰在東龍門山精舍專志學道,吃了很多丹砂方葯,因藥物中毒,差點丟了性命,也是一位對服丹成仙篤信不疑的人物。

孫思邈在醫學和養生方面成就很高,留下了大量著作,如《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攝養枕中方》、《保生銘》、《存神鍊氣銘》、《攝生論》等等。他精通內科,在婦產科、小兒科和外科方面也有造詣。至於他淵博的藥物學知識,應該說與他對煉丹術的鑽研也有關係。孫思邈具有道士和醫學家的雙重身份,而以其重要成就成為道教史和科技史上的重要人物。後代尊他為「藥王」。藥王信仰是中國十分普遍的俗神信仰之一。從前遍布中國大地,香火旺盛的藥王廟,供奉的就是他,還有傳說中的神醫扁鵲。

初唐時期還有一位名道士叫成玄英,字子實,陝州(今河南陝縣)人。關於他的生平事迹,《新唐書·藝文志》中有十分簡略的記載。只知道在貞觀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李世民曾召他到京師長安;但高宗時不知什麼事得罪皇帝,被流放到郁州(約在今江蘇省連雲港一帶)。他有不少關於《道德經》和《莊子》的著作,如《道德真經義疏》、《南華真經註疏》等。太宗曾賜他西華法師的封號。

老子《道德經》中有一句話:「玄之又玄」,形容「道」的深奧難測。後世一些道士借題發揮,將「玄」解釋為排遣錯誤念頭和破除思維偏執的意思,提出所謂「重玄之道」。成玄英按照這一思路,花了很大力氣用所謂「重玄」的思想去註解《道德經》。魏晉時期一些人喜歡談「有」和「無」這個話題,說世間萬物的本原就是這個無形無象的「無」,無就是「萬物之本」,所以它是至高無上的。另外一部分人反對這種「以無為本」的所謂「貴無」哲學,認為宇宙間有形有象,林林總總的萬物自身,也就是所謂「有」,才是應該重視的。特別是當時維持社會人心的,稱之為綱常名教的這一套道德規範,都有它們存在的道理,沒有必要另找一個什麼無來作它們的本原。這樣,就發生了「貴無」和「崇有」兩派的爭論。魏晉時期這場關於有和無的討論,對後代知識分子影響很大。成玄英認為,無論有或無都不能用來規定「道」這個概念,因為道是「非有非無」,「亦有亦無」的。他主張破除有無「二偏之病」,全面而正確地認識道。他註疏《道德經》時說:

有欲之人,唯滯於「有」;無欲之士,又滯於「無」。故說一「玄」,以遣雙執。又恐學者,滯於此「玄」,今說「又玄」,更祛後病。既而非但不滯於「滯」,亦乃不滯於「不滯」。此則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

意思是說,那些慾望強烈的人拚命強調「有」;清心寡欲的人執著地談論「無」,其實他們都犯了片面看問題的毛病。現在我講這番「玄」的道理,糾正他們。考慮到有些人也許會死摳字眼,在這個字上面糾纏不清,所以我再講一番「又玄」的道理,進行糾正。使他們不僅不死摳原來的有和無,也不死摳這個玄。這番糾偏再糾偏,也就是雙重糾偏的道理,就叫作「玄之又玄」。這就是所謂「重玄之道」。成玄英著力宣揚重玄學說,認為只有通過「重玄之道」,才能達到修道所要達到的虛靜澄寂的境界。

在唐代,喜歡談論「重玄」而較有名的還有成玄英的弟子李榮等人。從根本上看,所謂「重玄之道」,可以說是一種體道修性,達到精神解脫的方法。成玄英等人的重玄學說帶有濃厚哲學思辨的色彩,也雜有佛教思想成分。道教宣揚通過修鍊以求得道成仙,所以葛洪、孫思邈等備受尊崇,但對於成玄英這些人,後世各種道書和神仙傳記作品卻很少提及。

活躍於唐玄宗至肅宗時代的李筌,號達觀子,隴西(今甘肅境內)人。他早年曾隱居於嵩山的少室山學道,也曾擔任過荊南節度判官、鄧州刺史等官職。他的著作,據唐宋人的記載,有《太白陰經》、《中台志》和《黃帝陰符經疏》等篇目,其中最重要的是《黃帝陰符經疏》。《陰符經》這部書,道教傳說是由驪山老母傳給李筌的,也有人說是李筌自己假託黃帝之名造作的。但唐初大書法家歐陽詢和褚遂良都書寫過《陰符經》帖,說明它不可能出自李筌之手。現在一般認為它是南北朝時期的作品。《陰符經》傳世有兩種版本,一是李筌作注的本子,全書300字;另一種是張果作注的本子,在300字之後又多出100餘字。《陰符經》是一本高度概括精練,內容很深刻的著作,富含兵家韜略和醫學養生見識。自李筌和張果為它作注之後,便在社會上廣為傳播,並成為道教重要經典之一。

在唐代,以傳授上清經法為主的茅山宗一派,出了很多名道士,如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吳筠和李含光等等。這些人大都出身於名門望族,有較高的文化修養,並懂得利用封建統治者的支持。通過他們的活動,茅山宗逐漸成為在全國具有最高地位的道派。其中,王遠知是茅山宗第10代宗師,為茅山宗進入唐代以後的興盛,打下了重要基礎。王遠知出身於官宦之家,因有在李淵起兵之前密傳符命的功勞,極得唐高祖和太宗的重視。貞觀九年(公元635年)死後,在高宗調露二年(公元680年)被追贈為大中大夫,謚號升貞先生。四年後又獲贈紫金光祿大夫稱號。吳筠雖說可能並非出身名門高第,但他頗有才氣,文章詩賦在當時都有佳評,得到唐玄宗的欣賞。玄宗曾問他關於道法的事,他回答說:「道法之精,無如《五千言》,其諸枝詞蔓說,徒非紙札耳。」照他的說法,道法的精華都在《老子》這本書中,其他的全是白費筆墨,用不著看。玄宗又問他神仙修鍊的事,他說,那是山野人的事情,要耗費很多時間,要有很多道德功行才行,不是當皇帝的人所合適做的。吳筠著有《玄綱論》、《神仙可學論》、《形神可固論》等,對道教煉養義理學說有很大貢獻。

第13代宗師李含光,也是世家大族子弟,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入道,開元年間從司馬承禎學道於王屋山,在嵩陽生活了20多年。玄宗對他極為敬重,在《命李含光建茅山壇宇敕》中稱他「道高紫府,學總黃庭」。天寶年間,李含光得到玄宗所賜的玄靜先生稱號。晚年他居住在茅山紫陽觀,一心一意寫作,但他的著作大多沒有能夠流傳下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