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隋唐時期的道教 第四節 唐代道教煉丹術的興盛

唐代出了很多有名的煉丹家,還有很多專講煉丹的書,是歷史上其他朝代不能相比的。

自從葛洪大力提倡煉丹以來,有不少道士都深信不疑,但也有人不大相信。像陶弘景就認為,服食金丹白日升天未必可能,不願意把全部精力都花在它上面。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公元386—409年在位)專門設立仙人博士這個職位,叫一些道士煉丹。丹煉出來後,自己不敢吃,讓一些犯了死罪的人吃,結果毒死了不少人。北齊文宣帝高洋讓道士煉出丹後,把它放在匣子內,說,等臨死時再吃不遲。無論道教內外,對煉丹術都有持懷疑態度的人。

於是很多道士就想辦法消除丹的毒性。有的把丹沉入井水中,有的浸入山中的泉水,還有的將煉丹原料用各種稀奇古怪的方法進行處理,比如用胡椒湯煮,用甘蔗汁蒸,用陳年牆土的泥漿拌攪等等。結果還是有不少道士中毒而死。所以,煉丹術就受到懷疑和批評。

到了隋唐時代,有青霞子蘇元朗這些道士的提倡,很多煉丹的道士揀起了《周易參同契》的理論,煉丹得到皇帝的支持,所以,很快又熱鬧起來。

唐代煉丹最講究原料和火候。很多道士說,煉出的丹之所以有毒,毛病就出在原料上面。但究竟用什麼原料才對,道士們的意見頗不一致。有人說,真正的金丹只用鉛和汞兩種原料。自然界中的鉛,是一種賤金屬,它熔點低,冶煉方法簡單,是人類歷史上很早被認識和被利用的金屬之一。鉛同醋酸作用,可以得到鹼性碳酸鉛,這是一種白色粉狀物質,可以用作顏料,古代也常用作化妝品,名叫胡粉,又叫鉛粉。鉛經過一定工藝加工制煉,還能生成兩種氧化物:一種是一氧化鉛,古代叫密陀僧;一種是四氧化三鉛,古代叫鉛丹。漢代已經懂得煉鉛丹。在鉛丹的煉製過程中,由於溫度和氧化程度的不同,它會呈現出不同程度的黃色和紅色。所以,古代的煉丹家很驚奇,十分重視它。連《神農本草經》也說,鉛丹「煉化還成九光,久服通神明」。汞在古人眼裡也是一種神秘物質。自然界有天然汞,但很少見,不容易採集。古代用的汞大多是用丹砂煉出來的。汞在常溫下是液體,比重很大,但沸點只有357 ℃,加熱時容易蒸發散失。汞也容易燒煉生成紅色氧化汞。唐代一本講煉丹的書《龍虎元旨》說:「丹砂入火,化為水銀(即汞),能重能輕,能神能靈,能黑能白,能暗能明。」歷史上很多煉丹家主張煉丹只用鉛汞,所以,煉丹術又有一個名稱,叫鉛汞術。但這樣得到的金丹,吃了還是不能成仙。於是又有人提出用其他的原料。結果,因為關於所用原料的主張不同,分成了好多煉丹派別。

火候就是煉丹時火勢的大小和燒煉時間的長短。火勢猛叫武火,火勢小叫文火。有的道士主張煉丹先文後武,有的主張先武后文。有的主張燒煉七七四十九天,還有的說必須一年,丹才能成功。還真有人跑進深山,一年四季守著煉丹爐,每日每夜什麼時候添火,什麼時候退火,一絲不苟,為了成仙,一點也不怕辛苦。

唐代支持煉丹的皇帝很多。唐太宗是一位英明的皇帝,年輕時不相信吃丹能長生不死。到了晚年,怕起死來,幾次派人到全國各地找「奇葯異石」,據說後來吃了一個胡僧也就是外國和尚煉的「長生藥」,中毒而死。

唐高宗曾召集100餘名道士從事煉丹,後來也打算吃胡僧的葯,被人提醒要吸取太宗的教訓,結果沒敢吃。

煉丹術最盛行是在唐玄宗時期。開元年間,玄宗讓道士孫太沖為他煉「神丹」,還向道士吳筠打聽燒煉金丹和成仙不死的事。唐代著名的煉丹家張果,也被召進宮,玄宗甚至要把女兒嫁給他。天寶年間,他找來羅思遠等人專門為他煉丹,他自己也動手學著煉,可見他著迷的程度。

中唐時期的憲宗、穆宗和敬宗都熱衷於煉丹,道士柳泌對憲宗說,天台山上長「靈草」,采它來煉丹配藥,准成。天台山在台州,憲宗乾脆教他到台州去當官。柳泌到台州混了一段日子,丹也沒有煉出來,害怕腦袋保不住,逃進了山中。後來被抓回,憲宗沒治罪,還讓他煉丹。憲宗後來吃了柳泌煉的丹藥,因毒性發作,脾氣變得暴怒無常,幾個宦官心裡害怕,找個機會把他弄死了。穆宗剛即位時,命令將柳泌等人處以死刑。但不久自己也開始服丹。敬宗於寶曆元年(公元825年)派人往南方長江流域一帶以及天台山去採藥。他在位不滿三年,被宦官殺死,據說也跟服食丹藥有關。

晚唐武宗和宣宗最信煉丹術。武宗吃了丹藥,「自秋冬以來,覺有疾,而道士以為換骨,上秘其事」(《資治通鑒·唐紀六十四》),後來病情見重,33歲就死了。宣宗仍不吸取教訓,也吃丹藥送了命。

皇帝迷信,一幫官僚和文人都仿效。著名文學家也是大官僚的韓愈為人寫過一篇《墓志銘》,其中記載,有六七位大官僚吃丹藥死了。像工部尚書(官名)歸登,長期服用水銀,坐寢之處也往往可以找到。結果因水銀中毒渾身疼痛,吐血十幾年而死。另一位官僚襄陽節度使孟簡,跟韓愈很要好。他搞到了一種「神葯」,特意把韓愈請來,說自己不想一個人長生不死,願意送一些給韓愈。後來這位節度使吃了葯,病了好幾年,到底死了。還有的人服食金丹後便出塊狀血肉,疼痛致死。

詩人當中,像初唐時期「四傑」之一的王勃,十分迷戀學仙求道這一套。盧照鄰曾經入山學道,後來因為服食丹砂方葯中毒,差點丟了性命,但仍不死心,寫信給洛陽的朋友,向他們要丹砂。李白、白居易這些著名詩人都跟道士學過煉丹。白居易對《周易參同契》特別感興趣,同另一位詩人元稹一起跟道士郭虛舟學習燒煉金丹,結果因為沒有掌握好火候,讓汞在高溫下全部沸騰飛散而失敗。他心中十分懊惱,寫了一首詩,感嘆自己跟神仙沒有緣分。李白漫遊天下名山,到處訪仙求道。特別是在應皇帝詔命到了長安,不久又因為宦官高力士等人的排擠,不得不離開都城時,他對從政做官徹底灰了心,於是決心「還家守清真,孤潔勵秋蟬。煉丹費火石,採藥窮山川。」(《留別廣陵諸公》)李白的詩中,與訪道煉丹有關的,不下100篇。

因為道教煉丹術用的原料主要是鉛、汞、硫磺以及含砷的一些礦物質,吃了以後,對人體十分有害。至於丹砂,因為燒煉以後也要變成汞,吃了還是會中毒。很多人送了命,其他人為什麼還跟著學?韓愈在那篇《墓志銘》中說,不少人以為,死了的人是因為沒有得到真方法,相信自己學的錯不了。等吃了丹藥,毒性剛發作,還以為是換骨換筋,是丹在發揮「神效」。等到葯毒大發作,臨死時才徹底醒悟,可是已經太遲了。不少道士對服丹成仙深信不疑,說那些服丹而死的人不是真死,而是成仙了。他們留下屍體,這種仙叫「屍解仙」。一些宣揚道教信仰的文學作品中,有很多這類屍解成仙的故事。也有一些道士比較清醒,像《懸解錄》這部道士著作就說:

金丹並諸石葯各有本性,懷大毒在其中。道士服之,從羲軒(指伏羲、黃帝)以來,萬不存一,未有不死者。

社會上的人對煉丹術的批評就更多了。唐以後,煉外丹的人雖然還有,但已經不是道教修鍊術中的主流了。

在1000餘年的發展歷史中,道教煉丹術積累了很多關於丹砂、水銀和鉛這些物質的化學知識。唐代道士在煉丹過程中出了「事故」,無意中發現了火藥燃燒的猛烈性質,最後導致火藥的發明,這是很有價值的發現。特別是很多煉丹家為了防止中毒,鑽研醫學,同時又是醫學家。像葛洪、陶弘景、孫思邈,都為中醫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煉丹術的成果後來被醫學吸收,用作外科藥物的很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