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 第三節 寇謙之對天師道的改造

大約在葛洪死後兩年,即前秦建元元年(公元365年),中國北方有一位道教著名人物出生,他就是後來成為十六國北魏之際北方天師道領袖的寇謙之。寇謙之死於北魏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活了84歲。

寇謙之也出身於官僚貴族家庭,祖輩幾代人信奉天師道,是所謂天師道世家。他受家庭影響自幼就開始學習道教,後來跟隨道士到華山修道,最後選定嵩山作為他的宗教活動「根據地」。

曹魏以來,在北方廣泛傳播的天師道,教義和宗教活動內容中仍然保持著原來大量巫教成分,組織制度也很渙散。曹魏末年,張魯後裔曾經發布《大道家令戒》,企圖進行整頓,恢複五斗米道舊制,但效果不大。特別是一些民間道教組織經常發動農民起義,令統治階級十分頭痛。如東晉時南方道士孫恩同叔父孫泰一起發動信徒,準備造反。由於計畫泄密,孫泰被殺。孫恩逃到海上,聚集徒眾,立志報仇。後來偷襲會稽,殺死王羲之的弟弟王凝之,他當時是據守官。城一攻破,四方響應,人馬迅速擴展到幾十萬。朝廷害怕了,派兵前往征討。孫恩不能抵擋,逃往海島,最終投海自殺,很多信徒跟他一起跳了海。

道士盧循收聚孫恩余部,攻下廣州,自封為平南將軍。一度投降朝廷,派人進貢,後來又反叛,兵敗自殺。

此外還有十六國成漢道士范長生,以五斗米道發源地四川青城山為活動中心,聯合流民領袖李流、李雄等人,在成都建立過割據政權。

特別是自晉代以來,道教製造了一個讖言,流傳很廣。說如今天下大亂,太上老君將化名「李弘」到人世間來治理天下,替天行道。所以,不斷有人以李弘的名義號召起義。據史書記載,在公元4世紀上半葉到5世紀初葉的90多年中間,東起山東,西至川陝,南到安徽,年年都發生所謂「李弘」起義。

如果說,南方的一些貴族地主道教人物如葛洪等人,還僅僅是從理論上充實和完善神仙道教的教義學說,以求吸引廣大信徒,北方的寇謙之則決心直接向這些天師道組織本身開刀。他假借太上老君的口吻,說:

世間詐偽,攻錯經道,惑亂愚民。但言老君當治,李弘應出。天下縱橫叛逆者眾,稱名李弘,歲歲有之。其中精感鬼神,白日人見,惑亂萬民,稱鬼神語,愚民信之,誆詐萬端,稱官設號,蟻聚人眾……吾大恚〔hui匯〕怒。(《老君音誦戒經》,《正統道藏》力字型大小)

他改造道教,目的就是要防止它「犯上作亂」。

首先,寇謙之著手在組織制度上對天師道進行整頓,廢除了原來祭酒等道官私授教職的作法,以及天師道一些教職的世襲制度,要求道官、教職應找品行好,有才幹的人擔任,即「唯賢是授」,以利於道教的興旺。他說:「有祭酒之官,稱父死子系,……若子胤〔yin印〕不肖,豈有繼承先業?」「諸道官祭酒,可簡賢授明,未復按前父死子系,使道教不顯。」(同上)並宣布廢除五斗米道原有的24治名稱,又規定信徒不得隨意改投道官,道官招收弟子應嚴格要求,必須先考察三年等等。

其次,重新制定了有關宗教活動的規章。原來的入道收費及治病報酬等租米錢稅制度存在漏洞,以致一些道官祭酒欺壓入道民戶,隨意榨取金銀財帛。寇謙之宣布一律廢除,規定「從今以後,……唯聽民戶歲輸紙三十張,筆一管,墨一挺」(同上),以防止由它產生的各種弊端。

此外,他也反對五斗米道長期奉行的一些修鍊方術,特別是那些不合乎儒家禮教的內容。至於流傳已濫的各種藥物服食的所謂「仙方」,寇謙之說,它們只能祛除疾病,使人享盡自然壽命。他宣傳道教信徒,應當遵守修道戒律,如「不得違戾父母師長,反逆不孝」,「不得叛逆君王,謀害家國」,還要認真做齋功禮拜,這樣就能感動上界仙官下凡接引,從而得道成仙,他宣稱這才是學道求仙的正道。

寇謙之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利用道教對老子的信仰,以太上老君的名義進行的。他編造說,太上老君下凡授給他一本書,讓他當新天師,照書中所說實行新的道教教規,這本書就是《老君音誦戒經》,又名《雲中音誦新科之戒》。「老君音」也好,「雲中音」也好,其實是「寇謙之音」,是地上凡人之音。

要奪取天師道的最高領導權,打破五斗米道一向由張氏子孫世襲天師職位的慣例,向原來的中層教官祭酒世襲制度開刀,進一步控制天師道,光打太上老君的招牌還不行。寇謙之明白,必須走上層路線,想辦法接近皇帝,得到人間最高統治者的支持。

北魏朝廷權貴中,有一位勢位顯赫,深得太武帝拓跋燾(公元423—452年在位)寵信的宰相崔浩。清河崔氏是北方第一名門,寇謙之利用崔浩的影響,取得皇帝的信任,並得到門閥士族階層的支持。崔浩本人原來也信仰天師道,在父親病重時,他按天師道的宗教儀式,剪掉指甲、頭髮,夜晚向北斗星辰禱告,「為父請命,求以身代,叩頭流血,歲余不息。」(《魏書·崔浩傳》)因此,寇謙之和崔浩兩人一拍即合,崔拜寇為師,向他學習道教法術;寇則向崔學習儒學,準備當皇帝的老師。當寇謙之遊說朝廷,皇帝和很多大臣對他半信半疑時,崔浩出面替他說話,建議皇帝予以支持。皇帝後來果然派人帶禮物祭品去祭祀嵩岳,又迎接山中其弟子到皇宮。「於是崇拜天師,顯揚新法,宣布天下,道業大行。」(《魏書·釋老志》)寇謙之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經寇謙之改造後的天師道,在性質上由原來帶有濃厚原始巫術色彩的民間道教,變為符合儒家倫理綱常,符合士大夫貴族階層口味的上層道教,成為適合統治階級需要的工具。所以,一般叫它新天師道,或者北天師道,以與改造前的舊天師道相區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