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東漢時期道教的創立 第五節 道教的出世與中國古代文化

東漢晚期的道教從整體上看,有幾個特點:一是它沒有一部統一的經典和統一的教義;二是幾支道教勢力幾乎同時興起,彼此之間沒有統屬關係,不是同一位領袖創立;三是上層道教思想家總想靠攏統治階級,為他們服務,治國致太平,而下層道教勢力則最後走向武裝叛亂,要推翻漢朝。

東漢晚期,劉姓王朝的統治出現嚴重的危機。官吏貪污腐敗,對老百姓搜刮無度,皇帝無能,太監們和皇帝的親戚各自結黨營私,爭鬥個沒完;再加上連年不斷的地震天災,瘟疫流行,人民困苦不堪,實在難以活下去。深重的現實苦難為道教的出世提供了適宜的社會條件,也決定了這一時期的道教運動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

從思想文化內容上看,草創時期的道教已經混雜吸收了各種古代信仰和秦漢時期流行的思想。具體說來大致有如下內容:

(一)原始宗教信仰和巫術

中國古代盛行各種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古人相信,像山川河谷丘陵等等,都能夠興雲佈雷、颳風播雨,有種種奇異靈怪,都可以叫作神。到了秦漢時期,朝廷每年祭祀的天地日月星辰山川神祇數不勝數。五斗米道信仰所謂三官神。天、地和水這些自然界事物被奉為神,就源於人類原始社會時期的「萬物有靈」觀念,屬於原始自然崇拜;同時也是對當時流行的鬼神崇拜思想的繼承吸收。古人敬畏和崇拜鬼怪神靈,總希望神靈保佑風調雨順,農業豐收,希望神靈賜福消災。於是有些人就聲稱能同神靈「對話」,能知道它們的想法,並且有辦法叫它們來為人效力,例如趕走那些危害人的惡鬼等等。古代稱這些人為「巫」。所謂巫術就是他們搞的請神驅鬼這一套東西。五斗米道和太平道讓病人向神悔過,叩頭自責,並用符水和念咒語為病人召神驅鬼,反映了他們的鬼神信仰,帶有原始巫教的色彩,方法本身具有巫術性質。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既是道教滋生的溫床,後來也一直是道教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在民眾階層,接受最多的是道教這方面的東西。

(二)道家學說

道家本來是學術流派之一,他們解釋宇宙起源,萬物的生成,社會運行的治亂興衰,以及人性的善惡等等,都有自己獨特的一套學說。《太平經》在涉及這些問題時,很多說法都是直接從道家那裡「借」來的。漢代對黃帝和老子十分崇拜。黃帝是傳說中的人物,比老子不知早多少年。先秦時期二者就慢慢被人弄到了一起,到後來「黃老」並稱。西漢開國之初,用黃老清靜無為的思想指導建國。到了東漢,「黃老之道」即掛著黃帝、老子招牌的所謂道家學說漸漸被神秘化,發展成了具有信仰崇拜性質的黃老道。太平道的領袖張角信奉它,五斗米道則將《老子》作為教內經典。

《魏書·釋老志》說:「道家之原,出於老子。」它這裡所說的「道家」,就是指跟佛教並列的道教。它採用道教自身的說法,把道教說成是老子所創立的,還說老子先天地而生,是神仙世界的宗主和領袖等等。魏晉以後,很多人把老子和莊子並稱為「老莊」或「庄老」,稱他們為道家。而像《魏書·釋老志》一樣,把道家和道教混為一談不予區別的,歷史上也一直大有人在。

(三)儒家學說和兩漢讖緯神學

孔子學派喜歡討論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宣揚人們應遵守的一套道德準則,要求人們各安本分,皇帝要像個皇帝,臣子要像個臣子,妻子要像個妻子,丈夫要像個丈夫等等。《太平經》講救世治國,在討論很多政治、經濟以及少數民族關係的問題時,也向儒家「借」了不少觀點。它也講君、臣、民各盡其責,合力同心,使天下太平。儒家學說在漢代逐漸宗教神秘化,變成讖緯神學這套玩意兒。讖,本來是一種神秘的預言。緯,在這裡指假託神意解釋儒家經典著作寫成的書,即緯書,因儒家著作稱為經書而來。漢代的皇帝借讖緯神學來神化自己,以鞏固封建統治。一些政治野心家為奪取最高統治權力,也常常利用當時群眾的迷信落後思想,來製造輿論。具體內容如天人相互感應,天上的星象預示吉凶禍福等等。《太平經》和《老子想爾注》中有不少這類思想。太平道起義戴黃巾,還有起義口號,都來自讖緯神學思想。

(四)古代醫學,養生學說

《太平經》把當時社會比作患了重病的人體,它的很多具體治理主張,不少是按醫生給病人治病的思路提出來的。另外,書中除了巫術治病的內容外,也有很多具體的醫學養生知識。像《草木方訣》、《生物方訣》、《灸刺訣》等醫方醫訣,書中都有。

(五)神仙方術信仰

《太平經》中還不大講怎樣使人成仙不死,也不講煉丹這類神仙方術。但《老子想爾注》已經比較關心修道成仙的問題。到了魏晉時期,專搞修鍊成仙這一套的神仙方士進入道教,得道成仙的信仰便逐漸成為道教的主要信仰。

神仙信仰在戰國時期最流行,而道教則出現於東漢時期,中間隔了好幾百年。但因為得道成仙后來成了道教的中心信仰,所以給人一種錯覺,好像道教是從神仙方術(或者叫神仙道什麼的)這根藤上結出的瓜一樣。

由以上可見,道教從它開始形成時,就同中國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結下了不解之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