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繪畫(公元220—589年) 第二節 宏麗的墓室壁畫

除石窟寺的佛教壁畫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其他繪畫遺迹,在考古發掘中不斷被發現。如:新疆吐魯番晉墓出土的被史學界視為已知最早紙本繪畫的《地主莊園圖》;甘肅省嘉峪關魏晉墓出土的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數百件磚畫;吉林集安高句麗墓出土的舞踴、狩獵、角抵等精美壁畫;甘肅酒泉丁家閘5號墓出土的《燕居行樂圖》壁畫;河南鄧縣學庄出土的南朝墓門券壁畫;南京西善橋南朝大墓出土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模印磚畫;洛陽北魏墓出土的孝子棺石刻畫;山西大同北魏司馬金龍墓出土的木板漆畫、山西太原婁睿墓壁畫等。其中山西太原婁睿墓壁畫規模最大、技藝最成熟,堪為南北朝時期中原繪畫藝術的傑出代表。

此墓1979年發現於山西太原南郊王郭村,至1982年發掘完畢。墓主人婁睿(公元?—570年)乃鮮卑人,是北齊皇室外戚。官至并州(治所在今太原)刺史,封東安王。在墓室、墓道、天井、甬道的所有墓壁上繪滿圖畫,共71幅,總面積有200多平方米。主要描繪虛幻的仙境和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場景。如畫在墓道左右兩壁中層的《儀衛出行與歸來圖》,南行者為出行場面,北歸者為歸來場景。車騎、儀仗、侍衛、隨從主次有序,疏密相間,組成兩支浩浩蕩蕩、威風凜凜的出行與歸來隊伍。細觀局部,人物臉形稍稍拉長,但表情豐富,或遠眺,或凝神,或回顧,或相呼;馬匹眾多,形狀不一而各具神態。

如果我們把婁睿墓壁畫與現存漢代墓室壁畫相比較,會發現它們之間的承傳關係和發展變化。

婁睿墓壁畫雖然繼承了漢代墓室壁畫以鐵線勾勒物狀的畫法,但所畫人物、動物,比例準確,造型逼真,更注重表情和神態的刻畫。用線剛柔相濟,並有意識地運用色彩暈染法,使形象更具空間感和真實感。這與漢畫只注意動態,用筆稚拙率真的特點,拉開了距離。再者,此壁畫的創作者巧妙地將人物、馬匹、儀仗,安置在長卷式構圖中,穿插藏露,變化多端,遠近層次,結構繁複,既有時間序列感又有浩繁場面的空間感。氣勢之恢宏是漢代墓室壁畫所沒有的。

從墓主人顯赫的社會地位和壁畫精湛的技藝來看,此墓室壁畫當出自宮廷畫家之高手。結合現存北齊著名畫家楊子華的《北齊校書圖(宋摹本)》(現藏美國波士頓美術館)繪畫特點,有的美術史家推測壁畫作者就是當時宮廷繪畫大師楊子華。

作者究竟是誰?可留待進一步考證,婁睿墓室壁畫的發掘,確實使我們看到了高水平北齊繪畫的大體風貌,並為進一步研究北齊社會文化提供了極其可貴的真跡資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