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國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內因 第四節 實踐中獲得真知灼見

前面講到的歷史上成才的人物,除了那些為國捐軀的少年英雄以外,都講到了他們如何勤奮讀書,但是讀書並不是成才的唯一道路。有些人沒有讀書的條件,但是能夠在生活實踐中注意學習實踐經驗,並且為社會國家民族做出貢獻,也應當算是難得的人才。歷史上有名的能工巧匠,如建造趙州橋的石匠李春,對紡織業做出過貢獻的黃道婆,誰能說他們不是做出了偉大貢獻的人才?有些人,書讀得不少,書本知識很豐富,但是實踐與知識脫節,就不能說已經成才。如戰國時期趙國的趙括,熟讀兵書,談起兵法來連他的父親名將趙奢都難不倒他,可是叫他帶兵去跟秦國打仗,卻一敗塗地,長平一戰,喪師40萬。誰能說像趙括這樣只會紙上談兵的人已經成才? 書讀得多,得到的只是書本知識,如果不能在社會實踐中運用,那麼書本知識還只能算是死知識。能把書本知識拿到社會實踐中去運用,並且進一步加以總結提高,這才成了真知識,所謂實踐出真知,就是這個意思。

這裡先舉幾個由於缺少讀書的條件,書讀得不多,甚至可能沒有讀過書,卻對社會國家民族做出過貢獻的成才典型。

東漢時的蔡倫,小時候因為家裡窮得沒法活了,被送進皇宮裡做了太監。他原先沒有讀過書,老太監見他可憐,告訴他做太監也得有文化,才能接近皇帝,受到重用。於是他就在老太監的指導下發憤讀書。蔡倫出身於勞動人民家庭,他很重視實踐,讀書時也專挑那些講打鐵、繅絲、紡麻一類容易實踐的書來讀,並且讀了以後還要親自去實踐一下。他有時到打鐵作坊去掄幾下鐵鎚;有時到紡織作坊去繅絲紡麻。蔡倫工作起來很仔細,所以樣樣事情都能學得會,做得好。皇帝看蔡倫聰明勤快,辦事可靠,就提拔他作了尚方令,專門負責製造宮廷用品。蔡倫看到當時的書都是用竹簡木牘寫成的,十分笨重,連大臣給皇帝的奏章也是一大捆竹簡或木牘,一份奏章就有好幾十斤,讀起來很費勁。當時紙雖然已經有了,但是還很粗糙,不適宜用作書寫。蔡倫想,如果把紙改進一下,把它造得又輕又薄又白,就能用來書寫了。他從紡織作坊里揀來亂絲、麻頭等廢品,再加上破布、破漁網、樹皮等做原料,進行試驗。一次試驗失敗,再做第二次。經過多次試驗,他終於獲得了成功,製造出了適用於書寫的紙。蔡倫改進造紙技術有功,皇帝封他為龍亭侯。他製造出來的紙就被稱為「蔡侯紙」。蔡倫從一個沒有讀過書的文盲,經過努力學習,既讀了書,並且通過實踐,成了一位改進造紙技術的專家,為文化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木匠喻皓,在年輕的時候就以技藝精巧出名。吳越王錢鏐〔liu留〕叫工匠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七層木塔。剛修了幾層,塔身就不停地搖晃,像是要傾倒的樣子。工匠沒有辦法,就去請教喻皓。喻皓親自去察看了一下,立刻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他對工匠說:「修木塔要修一層,鞏固一層,先把下面這層的地板鋪得嚴嚴實實地用釘釘牢,然後再修上面這層。這樣一層一層地修。塔身就不會搖晃了。」工匠照喻皓說的話去做,果然克服了塔身搖晃的毛病。喻皓的技藝全是從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出來的。後來他被請去修建開封的開寶寺塔,這座塔的塔身呈八角形,高11級,結構十分複雜,技術難度很大。喻皓按照設計方案精心施工,根據施工中出現的實際情況,不斷與設計者商量,修改設計方案,花了八年時間,才把塔建成。建成的塔,塔身稍微向西北傾斜,人們看了覺得很奇怪,問他這是什麼緣故?是不是在施工中出了毛病?喻皓回答說:「開封地勢平坦,四周沒有高山,又多西北風。稍微向西北傾斜的塔,經過風吹和濕氣浸潤,百年以後,塔身自然就會正了。」過了將近百年,事情果然不出喻皓所料,開寶寺塔真的由傾斜慢慢變正了。由此可見,喻皓在建塔的過程中,不但考慮了塔的本身,並且把塔周圍的地形地理氣候條件全都調查清楚了,因而做出了正確的決定。這種從實踐中獲得的真知識,是喻皓成才的基本因素,並不是從書本中得來的。喻皓一直活到宋朝初年,他的高明技藝,被人稱為「天下第一木工」。

北宋時的畢升出生在一個平民家庭,因為家裡窮,只讀了幾年書,就被送到一家印書作坊里去當工匠了。那時候用雕版印書,即把要印的書反刻在一塊木板上,然後刷上墨,印在紙上。印一頁書,就得刻一塊板,印完以後,如果還想重印,就把書版保留起來;不再重印了,這塊書版就成了廢品,只好拿去當柴燒。畢升在印書作坊里既做刻字工,也做印刷工,又做裝訂工,對每道工序的辛苦都有深刻的體會。畢升工作很勤快,有了空閑,常常把那些印好的書拿來閱讀,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他覺得雕板印刷太浪費了,經常有大批書版被燒掉,那可是刻字工匠一刀一刀地刻出來的呀!那些留下來準備重印的書版,有時也會遭到蟲蛀鼠咬,需要重刻。沒有毀壞的書版,堆在房子里很佔地方,查找起來也很費事。他想,能不能讓書版上的字變成活的,像下棋的棋子,發生各種各樣的排列變化,編排出一塊塊的新書版來。有了這樣的想法以後,畢升就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試驗。一次失敗了,再做第二次,又失敗了,再做第三次。經過反反覆復的試驗,最後他終於想出了用薄薄的膠泥片刻成字,燒硬了,按書稿的需要在鐵板上排成書版使用,創造出了最初的活字版印刷術。畢升從一個只讀過幾年書的印刷工匠,最後成為發明家,這主要得力於他自己的刻苦學習,努力實踐。他發明的活字版印刷術,為世界文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明朝有個蒯〔kuai〕祥,原在北京香山做木工,永樂皇帝朱棣要遷都北京,大修宮殿,聽說蒯祥的手藝很巧,就把他請來主持宮殿的修建工程,授予營繕的官職。蒯祥設計的木工活,能嚴絲合縫,毫釐不差,並且堅固耐用,美觀大方。他在建築物上畫龍,能雙手握筆同時畫出方向相反的雙龍,合成為一幅雙龍戲珠圖,因而深得永樂皇帝的歡心,破格升任他為工部左侍郎,食一品官的俸祿。後來蒯祥又被派去修皇帝的陵寢,他也做得很出色。今天我們看到的明十三陵,有幾座陵寢就是蒯祥設計修建的。蒯祥活到明憲宗在位(公元1465—1487年)的時候,享年80多歲,永樂年間他才20來歲,可以說是少年成才。他讀書不多,在建築方面的成就多半是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高才獲得的。

清朝擅長畫設計圖和製作模型的建築師雷發達,青年時代就參加了北京皇宮三大殿的修復工程,後來還主持過多處皇家園林的設計工作。他的成功主要是由於自己的勤奮好學。雷發達出生在江西南康一個窮木匠家裡,幼年只上過幾天學,就因為在家鄉無法生活下去而跟著父親外出做工。他從小聰明勤快,開始他只能幫助父親拿拿工具,搬運搬運木頭。後來慢慢學著做鋸木頭、刨光等工序。父親做比較複雜的工作時,他站在一旁細心地觀察,並不斷地問工作要領是什麼,暗暗記在心頭。由於他學習專心,終於掌握了各種技術,能夠獨立製作傢具和造房子了。父親告訴他建造房屋最重要的工作是繪設計圖,父親因為文化程度低,不會繪設計圖,所以只能做個聽人指揮的工匠,他希望兒子能學會繪設計圖,做一名建築師。雷發達聽了父親的話以後,決心一邊學技術,一邊學文化,爭取真的做個建築師。他的勤奮,終於使他獲得了文化技術雙豐收,不但木工越做越好,並且也學會了測量、計算、繪圖等作為一名建築師必須掌握的文化知識。當時清朝初建,正準備大規模翻修和改建明朝遺留下來殘破不堪的宮殿,大量徵調工匠。雷發達因為技術好而被選中了,做了皇宮三大殿施工的負責人。開始他只是按照已經設計好了的圖紙施工,後來因為他不斷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對設計圖提出修改意見,慢慢地就讓他參加部分工程的設計工作,由工匠提升為建築師。皇宮修成以後,雷發達又獨立設計了幾處皇家園林。他還受兒童玩具的啟發,從設計平面圖進一步製作出建築模型,使得工匠在具體施工中有了更加直觀的參考,大大提高了施工的質量。因為雷發達善於畫建築設計圖和製作建築模型,後來他獲得了「樣子雷」的外號,成了清朝一位很了不起的建築師。

但是也有另一種情況,那就是有些人不好好讀書,或雖然讀了很多書,卻成為不會實踐的書獃子。例如東晉至南朝時期的一些文人,大都迂誕浮華。他們讀書不多,靠祖宗的地位取得高官厚祿或擁有大量財產,平日里光會夸夸其談,不會實踐。他們穿著寬大而華麗的衣服,系著漂亮的絲帶,頭上戴著綴有珠玉的帽子,腳上穿著高跟的靴子,出則乘車坐轎,入則有奴婢扶持,從來不會自己走遠路,也不敢騎馬馳騁,有的人甚至連馬也沒有見過。梁朝有個做了建康(今江蘇南京市)令的王復,看到一匹嘶叫著跳躍的馬,嚇得瑟瑟發抖,大叫道:「這明明是一隻想要吃人的老虎,怎麼說是馬呢!」有的人連耕地、耘苗、車水也都沒有見過,更不知道莊稼該幾月下種,幾月收割。他們吃飯時卻嫌這種米煮的飯不香,那種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