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國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外因 第四節 良師益友的熏陶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重視師友的說法,認為師友的熏陶對一個人能否成才有很大關係。關於老師的作用,韓愈在《師說》一文中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所說的「道」,本意是指道統,但也可以解釋為道德,即老師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業」是指學業,授業也就是傳授知識。「惑」是疑惑,解惑是幫助學生解答疑難問題。韓愈的話,用現代語言說就是:老師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給學生知識,幫助學生解答疑難問題的人。由此看來,老師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對於一個人的成才實在是不可缺少的。不過,古人也認為學生對於老師不應當亦步亦趨地單純仿效,被動地接受教育或盲從,而是教育學生要在老師的引導下獨立思考,要跳出老師的窠臼。「舉一反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都是強調學生要在老師的教導下獨立思考,並且下決心將來定要超過老師。《禮記·學記》中說:「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意思是說,善於學習的人,老師很省力,而他得到的收穫卻很大,並且還能有自己的心得體會;不善於學習的人,老師雖然很賣力氣地教,他的收穫卻很小,並且還常常埋怨老師沒有講清楚。由此可見,得到一位良師,並善於向良師學習,對於一個人的成才是很重要的。

關於朋友的作用,《禮記·學記》中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是說,在學習上如果沒有朋友互相幫助,切磋琢磨,取長補短,則會使人孤陋寡聞,知道得很少。至於如何結交朋友,朋友之間的關係應當怎樣,在《禮記 ·曲禮》和《禮記 ·儒行》中也都有論述,大意是朋友之間要講仁義,要講信用,相互間是志同道合的關係,在一起很快樂而不會互相討厭。分別後久不相見,聽到挑撥離間的流言決不會相信。因為交友的出發點是志同道合,所以意見一致的時候能共同進步,萬一有了分歧,也應客客氣氣地分手。根據古人這樣的原則交朋友,結交的當然是益友,這對於一個人的成才自然也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古代的青少年,受良師教導而成才者,有許多實例。如孔子的弟子三千,其中有72賢人。這些賢人當然是出類拔萃的人才。72賢之中,有的與孔子年齡相差無幾,當然不能算青少年成才,但是青少年成才的也不乏其人。以德行著稱的顏回,死時才30歲左右。以政事著稱的子貢,比顏回還小一歲。以文學著稱的子游,比子貢小14歲。孔子死時他才27歲。子夏比子游大一歲。子張比子游小三歲。曾參比子游小一歲。子魯、子循、子析,都比子游小五歲。子石,即後來以「堅白之談」著名於世的公孫龍子,比老師孔子小53歲,孔子死時他還只有19歲。他們的成才,與孔子這位良師的教導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三國時期曹魏的著名書法家鍾繇〔you由〕,用正楷寫的《賀捷表》,被人稱譽為「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意思是寫得規規矩矩,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篇成功的楷書,是後代臨摹學習的典範。鍾繇的成就,實得力於他從師東漢的書法家曹喜、蔡邕、劉德升。特別是劉德升,寫的字被人稱讚為「豐贍妍美,風流婉約」。他悉心指導鍾繇學習書法,把自己多年學習書法的體會全都手把手地傳授給了鍾繇,這才使得鍾繇在青年時代就已成為一位著名的書法家。鍾繇後來在總結自己成功的經驗時說,他自己精思學書30年,一是得力於勤學苦練,連在臨睡時還要不斷地在被子上比劃,把被子都劃穿了;另一方面他認為自己的基本功是由老師劉德升傳授的,說自己永遠不會忘記老師的指點。

晉朝的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成就大大超過鍾繇,被人尊稱為「書聖」。他七歲就喜歡寫字,而在書法上真正有所長進,那是在得到老師衛夫人的精心指點以後。據說,衛夫人曾詳細地向王羲之講解了她自己著作的《筆陣圖》。從此,王羲之在運筆上才有了很大的長進,使他在青年時代就已成長為一位著名的書法家。

作為為人師表的優秀教師,南宋的呂祖謙是當之無愧的。呂祖謙自己出身於書香門第,具有家學淵源,繼承了中原傳統文化的精華,並且由於他虛心好學,師從過林之奇、汪應辰、胡憲等著名學者,又結交了當時青年中之佼佼者朱熹、張栻〔shi試〕等人,互相切磋琢磨,終於形成了他自己博大精深的學問,人們稱之為「呂學」。呂祖謙晚年與弟弟祖儉、從弟祖泰等在金華創辦了一所麗澤書院,聚徒講學,培養人才。呂祖謙把麗澤書院辦成一所開放式的書院,不以門戶相標榜。學生來去自由,願意在這裡學習的固然歡迎;學了一陣子想走的也不勉強挽留,更不會革出教門,師徒反目為仇。如果到別處學了一陣子又想回來學習的,照舊歡迎,不加歧視。當然也歡迎別處的學生來麗澤書院遊學。呂祖謙給學生講課時,經常提醒學生不要盲從老師的說教,應當自己獨立思考,跳出老師的窠臼。他說:「今之為學,自初至長,多隨所習熟為之,皆不出窠臼。惟出窠臼外,然後有功。」意思是:學生跳不出老師的窠臼,成就不了自己的學問,只有跳出老師的窠臼,才能成就自己的學問。正是因為呂祖謙公開鼓勵學生要跳出老師的窠臼,所以麗澤書院培養出來的學生大都善於獨立思考,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其中有不少在青年時代就已成才,也有不少後來成長為跟呂祖謙一樣有名的學者。

學生尊敬老師,老師愛護學生,這是正常的師生關係。只有這樣,才能教學相長,使文化學術得到繼續發展。南宋教育家朱熹和他的學生黃榦〔gan干〕的關係,可以說是這方面的典範。黃榦是聽劉清之的介紹去找朱熹問學的。其時朱熹正在武夷山講學。黃榦冒著嚴冬的風雪趕到武夷山,正巧朱熹有事出門了,他就在朱熹的寓所附近找家客店住下,每天和衣而卧,等著朱熹。過了兩個月,朱熹從外面回來了。黃榦趕快前去行拜師禮,從此就在朱熹門下求教。朱熹對黃榦很器重,認為這個學生不但能很好地體會老師的教導,並且還善於獨立思考,對書本知識作進一步的發揮。為了開闊黃榦的眼界,朱熹還叫他到呂祖謙那裡請教,又叫他讀張栻寫的書,對當時鼎足而立的朱、呂、張三家的學術觀點進行比較。張栻去世時,朱熹語重心長地對黃榦說:「我們這一輩人越來越少了,發展文化學術的責任已落到你們這一輩人的肩上了。」他為了讓黃榦能全部繼承自己的學術,還把自己的愛女嫁給這個誠實可靠的學生為妻。朱熹修建的竹林精舍完成後,每逢他自己因事外出時,就請黃榦到精舍幫他代課。他編撰《禮書》的時候,把《喪禮》和《祭禮》二編交給黃榦編寫。黃榦寫出初稿後,朱熹看了很滿意,認為跟自己當初擬訂的編寫提綱和體例完全一致。朱熹晚年病重的時候,黃榦不在身邊。他寫信給黃榦說:「我已不久於人世,我相信你能繼承我的學業,我沒有什麼可牽掛的了。」朱熹死後,黃榦為自己敬愛的老師兼岳父守孝三年,並且終生為了發揚老師的學術從事教學和著述。

老師對於一個人成才的重要性,有時還超過了「傳道、授業、解惑」的範圍,有些老師還在經濟上和其他方面無私地幫助學生,如不收學生的學費,完全為學生盡義務,使本來沒法上學的孩子也能得到學習的機會而後來終於成才。三國時期的邴〔bing丙〕原,11歲喪父,家裡十分貧窮,無法上學。他家隔壁就是一所書塾,邴原看到與自己年齡相彷彿的孩子每天高高興興地去上學,不禁悲從中來,站在書塾門口放聲大哭。書塾中的老師出來問他為什麼哭,邴原回答說,我羨慕那些能到書塾中讀書的學生,所以不由得傷心地哭了。老師說,你想讀書也可以來呀。邴原說,我沒有錢交學費。老師說,只要你有志氣,好好學習,我可以不收你的學費,還送書籍和紙墨筆硯給你。邴原聽了十分高興,趕快跪下給老師磕頭拜師謝恩,從此就進書塾讀書。他一個冬天就讀完了《孝經》、《論語》等儒家經典,童年時代就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好學生,後來終於成長為一個有名的人才。

老師對於一個人成才與否關係重大,無怪乎中國古代學生尊敬老師蔚然成風。古時候,有些人對待老師比對自己的親生父母還親。老師生病的時候,學生衣不解帶地晝夜服侍。老師去世時,學生自動為之守孝三年,遠道的學生還跋涉千里來為老師送葬,或把寓居外地的老師的靈柩護送回家安葬。古代的這種師生關係,今天雖然不一定完全照搬,但也是很值得參考的。

中國古代的青少年,由於朋友間的互相切磋互相鼓勵而成才的實例,也可以舉出許多來。東漢豫章郡(今江西南昌一帶)的陳重和雷義是一對好朋友,他們從小在一起學習,互相切磋砥礪,學業日有長進。豫章太守張雲聽說陳重的學問和人品都很好,就想舉他為孝廉(漢代選拔官吏的一種科目,凡被舉孝廉者,多數能被任為「郎」這種官職)。陳重知道後,說雷義的學問和人品都比自己強,堅決要求把這個做官的機會讓給雷義。為此,他和太守互通書信達10餘封之多。太守張雲不同意陳重的推讓,但答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