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國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外因 第三節 家庭的教育培養

家庭是構成社會國家的細胞,當一個人呱呱墜地來到世間的時候,首先接觸到的是家庭中的成員,父母、兄弟、姐妹和爺爺、奶奶、伯伯、叔叔、姑姑等人。人的幼年,是在父母的精心哺育與愛護之下成長的,是在與兄弟姐妹一起玩耍遊戲之中逐漸懂事的。一個人長大後能否成才,家庭中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成員的影響,以及家庭周圍環境的影響,有著很大的關係。中國古代有「養不教,父之過」的格言,意思是父母生養了子女而不進行教育,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應當受到譴責。中國古代還有「孟母三遷」和「孟母斷織」的故事,更能說明問題。前一個故事說,孟子小時候,起初家庭住址靠近一塊墓地,幼小的孟子遊戲於墳墓之間,摹仿的是人們如何掘地築墳,掃墓燒紙一類的事情。他的母親認為這不是少年兒童所應當做的遊戲,對兒子的成長十分不利,於是就趕快搬家。新搬的住址在靠近市場的地方,那裡來來往往的都是做買賣的小販,幼小的孟子受環境的影響,又開始摹仿著商人玩起做買賣的遊戲來。孟母認為這也不是少年兒童所應當玩的遊戲,對兒子的成長不利,就決定再一次搬家。這次的新居是在一所學宮旁邊,琅琅的讀書聲和老師教學生如何進行祭祀及揖讓進退的禮儀,吸引了幼小的孟子,他開始學習起這些讀書人所應當做的事情來了。這時,孟母十分高興地說,這才是我們居住的好地方。從此就在那裡安居下來不再搬家了。後一個故事說,孟子小時候,上學歸來,說學習太沒有意思了,表示想要停止學習。這時,孟子的母親正在織布。她聽兒子說完後,立即拿起剪刀,一下子就把正在織著的布剪斷了。孟子大吃一驚,問母親好好的布為什麼要把它剪斷。孟母說,你想要停止學習,就好比我把這幅正織著的布剪斷了。學習是增長知識的事情,能使人懂得如何判斷正確與錯誤,成長為一個有用的人,怎麼可以中途停止呢?這正像我織布一樣,一寸一寸地把布織成了,才能縫製成衣服,中途把正在織著的布剪斷,那就做不成衣服了。孟子聽了母親對比式的啟發教育,才知道中途停止學習是不對的,從此就勤奮地學習,不敢再有絲毫懈怠,最後他終於成長為繼承孔子學說的儒學大師,與孔子合稱為孔孟。這兩個與孟子有關的故事,說明了家庭教育對於一個人的成才有著密切關係,家庭住處周圍的環境對於一個人的成才也有著重大的影響。孟母是中國歷史上較早懂得這些道理的人,她給了孟子良好的家庭教育,也為孟子選擇了良好的家庭周圍的環境,這些對於孟子的成才都是有著重大關係的。

孟母以後,中國歷史上重視家庭教育的故事俯拾皆是,已經形成為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當一個人在社會活動中表現不好的時候,往往會被人們斥之為「缺乏家庭教養」,「沒有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子女長大後成才,不要成為無用的廢物。中國古代上層社會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鼓勵子女讀書,因為讀書做官是他們的唯一出路。漢朝的鄧禹,13歲能誦讀《詩經》,在長安求學時結識了同學劉秀。後來他跟著劉秀起義反對王莽篡權,南征北戰許多年,終於幫助劉秀建立起了東漢政權。劉秀就是漢光武帝,他封鄧禹為高密侯。鄧禹鑒於天下安定以後,不能光靠騎馬射箭馳騁疆場了,就教育他的13個兒子,每人必須各專一藝,作為立身治國之本。古人所說的「藝」是指「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六種學問,或指《詩經》、《尚書》、《周易》、《春秋》、《周禮》、《樂經》六部儒家經典。六藝中掌握了一藝,有了專門本領,就可以做官了。其中射、御是射箭和騎馬,是武將必須精熟的本領。想要精熟,就得刻苦練習,才能練得百發百中和馳騁如飛。禮、樂、書、數則是指朝廷禮儀、音樂、書寫、數學等專門學問,都需要刻苦學習、勤於練習,才能嫻熟地掌握。鄧禹的意思就是教兒子要刻苦鍛煉和用功讀書,各人專攻一門學問,作為立身處世的本錢。只有這樣,才能做官,才能有社會地位,生活才有保障。由於鄧禹教育兒子的目標十分明確,很容易遵照著去做,所以後來他的13個兒子多半都在青少年時代掌握了一藝而成才,為國家做出了貢獻。鄧禹的家庭教育,在歷史上一直被傳為美談。

宋朝著名廉吏賈黃中的學問和才能得益於幼年時父親賈玭〔pin貧〕對他的嚴格管教。從賈黃中五歲那年起,父親每天早晨都要叫他站在書房裡,用打開的書卷比量他的身高,身材有多高,當天就要讀完有同樣高度的書卷,把這叫做「等身書」。不讀完等身書,就不許吃飯睡覺。賈黃中很聽從父親的教導,每天都能把等身書讀完,所以他六歲就考中了童子科,七歲就能寫出字句優美的文章,並且還能作詩和賦。賈玭還規定兒子只許吃蔬菜,不許吃肉。他對賈黃中說:「事業有了成就的人,才能吃肉,只要你用功讀書,將來事業有成,吃肉的機會多的是。」賈黃中對此也謹遵父親的教導,雖然天天吃蔬菜,卻毫無怨言。他15歲考中進士,被授予校書郎 、集賢校理 等官,早在青年時代就成了一位很有名望的官員。後來賈黃中又做過幾個州的太守,還主持過科舉考試。他每到一處,都留下了清廉正直的美名,成為宋朝一位很著名的廉吏。

宋朝文學家歐陽修的成才,得益於幼年時母親的家庭教育。歐陽修從小就死了父親,家裡很窮。母親不得不帶著他離開家鄉,去投靠遠在外地做官的叔叔。叔叔官卑職小,收入不多,家庭負擔很重,經濟也不寬裕,僅能供給他們母子倆吃一口粗茶淡飯,沒法供歐陽修上學。歐陽修到了該上學的時候,連買紙筆的錢也沒有,更不用說交給老師的束修(即學費)了。因此,母親只好折點蘆桿來當筆,把沙土鋪在地上當紙,親自教歐陽修讀書寫字。在母親的教育下,歐陽修學習很用功,一天能認讀並學會書寫幾十個字,到10歲時,就具備自修的能力了。於是,母親就帶著他東求西告地到有書的人家去借書來讀,並督促他把書上的內容背誦或抄寫下來。經過多年的努力,歐陽修在母親的教育下讀了許多書,為他後來成為一個文學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再加上他自己的刻苦努力和走上社會以後良師益友的熏陶,他終於成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的母親蘆荻教子的故事,也一直被當作家庭教育的典範為人們所頌揚。

讀書獲得書本知識,雖是古人「學而優則仕」的不可缺少的本錢,但是想做一個清官、好官,又不是光憑書本知識所能辦得到的,還必須要有一定的道德修養,懂得官愛民、民才能擁護官的道理才行。所以古人的家庭教育中也往往包括有道德教育的內容。晉朝的殷仲堪,很懂得這方面的道理。他自己早年讀書很用功,尤其喜歡讀《道德論》這部書。後來,他做了荊州刺史,當地連年水旱成災,百姓十分窮苦。殷仲堪為了教育子弟關心民間疾苦,長大了做個受人民愛戴的清官,他自己就節衣縮食地做出榜樣。他家每餐飯剛夠吃飽,從無剩菜剩飯拋棄,吃飯時飯粒掉在桌子上,也一定把它撿起來吃了。他對子弟們說:「別人見我做了刺史的大官,以為我一定會改變以往儉樸的習慣。其實,我過慣了清苦的日子,做了大官怎麼可以忘本呢?我希望你們能繼續保持儉樸的作風!」殷仲堪自己後來雖然在當時的政治鬥爭中走了彎路,結局令人惋惜,但是他在家庭中對子弟所進行的道德教育,產生了重要的作用。他的大兒子殷簡之,青年成才,跟父親的政敵繼續鬥爭,取得了勝利,最後為國犧牲。二兒子殷曠之,青年成才,官至剡城(今浙江嵊縣)令,一直保持著父親的儉樸作風,受到當地百姓的愛戴。

隋朝的趙軌,也很注意對子弟進行道德教育。他自己少年好學,品行端正,長大後做了官,生活仍很清苦。他家東鄰有株桑樹,成熟了的桑葚常常落在他家的庭院里。他叫兒子小心地把桑葚拾起來,送還給鄰居,他對兒子說:「吾非以此求名,意者非機杼之物,不願侵人。汝等宜以為誡。」(《隋書》卷七十三《循吏·趙軌傳》)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我這樣做並非為了沽名釣譽,希望得到別人的稱讚,而是認為這不是我們通過努力得到的,不能隨便要屬於別人的東西。希望你們以後永遠記得我對你們的教導。」趙軌對兒子進行的道德教育,深深地印在兒子的頭腦之中,他的兩個兒子趙弘安、趙弘智,都是青年成才,成為當時的知名人物。

宋朝著名文學家蘇軾的母親程氏,善於以歷史故事來教育子女。蘇軾的父親蘇洵經常遊學四方,長期不在家中,教育子女的責任就落到了程氏肩上。一天,程氏教蘇軾讀《後漢書·范滂傳》。她先講了范滂抑制豪強,疾惡如仇,反對宦官專權的正義行為,接著又講了後來范滂被捕,母親送他上路,囑咐他要保持氣節的情況,然後長嘆一聲說:「後漢時期,人們崇尚氣節,真是了不起啊!」蘇軾聽了母親生動感人的講述,內心很受觸動,他倚在母親懷裡說:「母親!要是我長大了也像范滂那樣,您願意嗎?」程氏聽兒子這麼說,心裡十分高興,她撫摸著蘇軾的背說:「要是你能像范滂那樣,我怎麼就不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