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宗教建築 第一節 佛教建築藝術

(1) 佛教寺廟的布置形式 任何建築,它的形式都是根據使用的要求而確定的。佛教對建築的要求,第一能供放佛像讓信徒們膜拜;第二能為僧侶們聚居修行。相傳漢代佛教傳入中國時,印度高僧來到洛陽,先是住在鴻臚寺(這裡的「寺」是中國古代官署的名稱,是接待外國來客的處所),後來才為這些高僧專門建造了一座房子安置佛像和居住,並以馭運佛捲來中國的白馬命名,而且沿用官署的名稱,定名為白馬寺,這可算是我國最早的佛教建築。之後「寺」逐漸就成為佛教建築的專稱了。在佛教傳入初期,專門的佛教寺院還沒有建造,有不少官吏、富人將自己的住宅獻出當作寺院,被稱為「捨舍為寺」,把住宅的前廳作為供奉佛像的佛殿,住宅的後堂作為講學佛經的經堂。中國古代住宅、官署在建築的布置上都是由多座單幢建築有規則地組合成院落,所以這種傳統的院落形式也成了中國佛寺的基本形式了。隨著佛教的發展,佛寺的規模也日益擴大,在寺院的中軸上依次排列著大門、供奉天王和佛的天王殿和大雄寶殿、誦經修行用的法堂和經樓,根據寺廟供奉菩薩的多少,還可以加建觀音殿、毗盧殿等;在這些主要殿堂的兩旁和四周則布置居住、存物、待客和廚房、浴室等建築;有的寺廟在天王殿前還建有懸掛鍾、鼓的鐘樓和鼓樓,分列在院落的左右。如今留存下來較為完整的寺廟如河北正定隆興寺、浙江寧波阿育王寺都是這種格局。

並不是所有佛寺都採取這種中軸對稱、十分規整的形式。在我國西藏地區,信奉的是藏傳佛教,宗教內容多而複雜。反映在佛寺上除佛殿、經堂外,還要有保存活佛遺體的靈殿、眾多佛徒誦經的轉經廊以及活佛的辦公用房、喇嘛的住宅等等。這種佛寺多建在山上,所以不採取嚴格的中軸對稱,而是隨山勢起伏靈活自由地布置。如西藏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和河北承德仿藏式的普陀宗乘廟都屬這種類型。山西渾源縣的懸空寺更是一種奇特的形式,所有殿堂都用插入山石中的懸樑支撐,懸空建造在陡山壁上,上下交錯重疊,表現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大膽的想像能力(圖13)。

(2)佛殿的形式 前面已經說過,中國佛教寺廟在布局上與宮殿、官署、住宅相似,所以佛殿也多採用宮殿、官署的主要殿堂形式,即單層長方形的宮室,面闊小者三間、五間,大者七間、九間。佛殿內多為幾座佛像並列供奉,或者主要佛像與菩薩弟子同在一殿,所以這種長方形的殿堂也還比較實用。如今留存下來的著名佛殿有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圖14),它是至今保存下來最早的二座木建築之一。這座佛殿建於公元857年,面闊七開間34米,進深17.66米,殿內沿著後牆設有長達五開間的佛壇,壇上供奉著佛及菩薩像30餘尊。山西大同的遼代上華嚴寺大雄寶殿和善化寺大雄寶殿也都是這類長方形的殿堂,殿內有佛壇,壇上橫向排列著眾佛像,在佛壇前有較大的空間供僧侶及佛徒們行膜拜之禮。

我國雲南景洪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佛寺大殿,其平面也是長方形,但與漢族地區佛殿不同的是大殿內佛像多為單尊,而且放置在殿的西頭,面向東,傳說是因為釋伽牟尼在菩提樹下成道時是面向東方端坐著的。單尊佛像體態比較高大,所以傣族佛殿屋頂多高聳。為了打破這種高大屋頂的呆板形象,工匠們在建造上想了許多巧妙的處理辦法,例如將屋頂作成歇山形式(即屋頂上面是兩面坡頂而到下面是四面坡頂);在大面積的屋頂面上分作高低三段或者五段;在各條屋脊上成排地布置了火焰狀和各種獸狀的裝飾;經過這樣處理,使呆板的大屋頂變得豐富多彩,成為佛殿最突出的造型部分了。

隨著我國古代泥塑、制漆和冶鑄工藝的發展,採用泥、漆和金屬製作佛像越來越多,而且佛像的形體也越來越大,造型越來越豐富和複雜。一般的佛殿不能容納這類佛像了,於是一種體形高大的佛殿建築出現在佛寺里,這就是樓閣式佛殿。河北薊縣獨樂寺觀音閣,是建於公元984年的一座著名佛寺,觀音閣面闊20.23米,分作五間,高22.50米,外觀為二層樓閣形式,內部實為三層,中央是一個貫穿三層的空井,井內供奉著一尊高達16米的觀音塑像。人們進殿,需要仰望佛像,在昏暗的殿中,只有觀音的頭部明亮,更增添了宗教的神秘氣氛。河北承德普寧寺有一座更大的佛殿大乘閣,外觀是三層樓閣,閣內供著一尊高24.12米的觀音像,此像是木製的千手千眼觀音。閣內,在像的周圍有三層樓台,人可以在三層不同的高度觀賞觀音雕像。閣的屋頂做成五個方形的攢尖頂形式,豐富了建築的造型(圖15)。

在我國西藏、青海地區,還可以見到一種稱為「都綱」式的佛殿,這是一種藏傳佛教特有的佛殿形式。這裡的佛殿不僅供奉佛像,而且還要用作誦經和進行多種法事活動,因為參加的僧人有時可達數千,殿內空間需要很大,而一般佛寺中常用的長方形佛殿就不能滿足這種要求了,所以就出現了一種平面呈不規則形狀的、面積很大的佛殿。這種佛殿的屋頂多採用藏族建築常用的平屋頂。因為面積大,又要從屋頂採光,所以產生了由平頂、坡頂組合的,高低錯落的複合式屋頂,加上石頭牆、小門窗,鮮艷的色彩等西藏建築的特有形式,使這種「都綱」式佛殿不同於一般佛殿而具有強烈的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3) 塔 塔是佛教中一種專門建築,它的形成有一個過程。相傳釋伽牟尼得道成佛後的第45年,也就是他80歲高齡時,在傳道的路上得了重病,最後病死在樹林中的吊床上。佛逝世後,遺體被眾弟子火化,所得佛骨被弟子們分別拿到各地去安奉。他們把佛骨埋在地下,上面堆起一座像中國墳頭似的土堆,在印度梵文中稱為「窣堵坡」(STupa),或稱「浮圖」,翻譯成中文稱「塔婆」,後來就簡稱為「塔」了。所以塔可以說原是埋葬佛骨的紀念物,作為佛的象徵,供信徒們頂禮膜拜。它最初的形式是一座覆盆狀的圓形墳,在它的上面有傘和竿等做為裝飾(圖16)。

印度的塔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漸與中國原有的建築相結合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佛塔,而且形式多樣,成為最能代表佛教的一種象徵性建築。塔既然埋藏佛骨,是佛寺中最重要的建築,所以在形象上應該突出而且華麗。在佛教傳入之前,中國已經有了多層的樓閣式建築,雖然沒有實物留存下來,但在漢代和以前的畫像石上可以見到這種樓閣的形象。這種中國式的樓閣和印度式的塔結合在一起就產生了中國式的塔,它們的形象是樓閣在下,塔在樓閣之上。用樓閣是取其高大和華麗,用塔是作為佛教的標記,將原來的窣堵坡簡化為圓拱和相輪成了塔的頂部,稱為塔剎。這種樓閣式的塔是中國塔的典型式樣,位於佛寺的中心,不但埋有佛骨,而且還藏置佛經和其他遺物,後來乾脆在塔內供奉佛像,更便於佛徒們膜拜。北魏洛陽永寧寺有一座木塔,高有九層,正方形,每面有九開間,設三門六窗,塔頂有金寶瓶,下置金盤十一重,寶塔的每層屋檐的四角都掛著金鐸,風吹金鐸響,遠近都能聽見,可惜這麼宏偉的木塔早已毀壞無存了。現在留存下來最古老的木塔是山西應縣的佛宮寺釋伽塔(圖17),高達67.31米,外觀五層,裡面每一層都供有佛像,周圍設有迴廊,佛徒們可以沿著迴廊上到每一層向佛像禮拜。

中國木建築最怕火災,尤其這類木結構的高塔更容易遭到雷擊而毀於火,所以到唐代以後,木塔逐漸被磚塔所代替。但是這時的磚塔在外表上還是保持著木塔的形式。例如建於唐代,經明代改建的西安大雁塔,高64米,分作七層,全部為磚築造,但外觀又仿照木結構的形式,用磚做出柱子、枋等木構件的式樣。這類磚塔有的在外面貼以琉璃,就稱為琉璃寶塔。在我國南方還出現一種磚、木混合結構的樓閣式佛塔。它的特點是磚築塔心,四周包以木結構的塔身,所以外觀和木塔一樣,各層都挑出環廊,四周設欄杆,人可以登塔至各層,憑欄眺望四面風景。

在這種樓閣式磚塔基礎上,又逐漸演變出一種新的塔型,特點是底層特別高,二層以上為一層層的屋檐相疊,每兩層屋檐之間的樓層變得很小,然後頂上安置塔剎,我們稱它為「密檐塔」。它的平面有四方、六角、八角等形,多為磚築造,塔內有的可以登臨,有的是一空筒,估計原來塔內有木板也可以登臨,但大多數為實心磚塔。早期的密檐塔如雲南大理的崇聖寺千尋塔,建於唐代,平面為正方形,每層出檐用磚層層疊出,沒有其他的雕刻裝飾,外觀十分簡潔。宋、遼代以後,出現大批密檐塔,外表逐漸變華麗了,在塔的基座和底層上布滿了用磚雕成的佛像和各種動、植物紋樣,上面每一層出檐的檐下也用磚做出梁、枋等木結構的式樣。在我國北方地區,留存有相當數量的遼、金時期的密檐塔,多為八角形,體形高大,雕飾精美,外形剛勁而挺拔。

在藏傳佛教流行的地區,出現了一種喇嘛式的塔,它的形象有點恢複到原來窣堵坡的形式,就是在塔的基座上有一個像寶瓶式的塔身,塔身上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