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愛國詩人屈原和楚辭 第三節 屈原在詩歌史上的地位

齊梁時代的文學理論家劉勰評論說:「不有屈原,豈見《離騷》?驚才風逸,壯志煙高。」(《文心雕龍·辨騷》)這裡說的《離騷》是「楚辭」的代詞。楚辭的樣式是屈原創造的,它突破了《詩經》的四言格式,擴大了詩句的涵量,提高了詩歌的表現力。繼屈原之後,宋玉、唐勒、景差效法屈原,從事楚辭寫作;到漢代又有賈誼、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等人繼續寫作,使楚辭成為一個時期詩歌的代表性體裁,後人稱之為騷體詩。

屈原詩歌所表現出來的始終一貫的愛國精神和他本人的悲劇命運,感動了世世代代的讀者,屈原也成為後人仰慕的偉人。司馬遷被處宮刑後,奮志寫作《史記》,以「屈原放逐,乃賦《離騷》」的話來激勵自己,並為屈原立傳,說他「雖與日月爭光可也」。詩人李白讚頌「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楚懷王和頃襄王的遺迹已蕩然無存,而屈原的詩篇卻如永恆的日月朗耀在天空。唐代詩人戴叔倫路過屈原廟時寫詩說:

後代文人墨客憑弔屈原的詩文不勝枚舉,可見屈原精神感召力之深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