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詩的起源和 第三節 頌詩

頌就是歌頌,是國王和諸侯用於祭祀和重大典禮的樂歌。頌詩又分三部分:《周頌》31首,是周天子專用的;《魯頌》四首,是魯國諸侯專用的;《商頌》五首,是宋國諸侯歌頌其祖先的,因宋國是武王滅商後,由商民族建立的諸侯國,所以稱商頌。頌詩是統治者的廟堂歌辭,所以都呆板平直,絕少詩味,是《詩經》中文學價值最低的部分,但有史料價值。

《詩經》在先秦時代稱為「詩」,孔子稱之為「詩三百」,並無「經」的名目。到漢代「獨尊儒術」之後才被稱為《詩經》,成為封建社會的神聖經典之一,在封建社會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隋代以後確立科舉制度,《詩經》是考試內容之一,讀書人都認真研究它,對它十分熟悉。《詩經》奠定了中國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以後歷代詩人都自覺地學習《詩經》,繼承這個傳統,用他們的創作去反映社會現實。如唐代的陳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詩人,都積極提倡《詩經》諷諭怨刺的精神,主張用詩歌干預政治,反對為藝術而藝術,使他們的詩歌獲得了不朽的價值。《詩經》的許多語彙至今仍被運用著,如「琴瑟之好」、「鵲巢鳩占」、「切磋琢磨」、「喬遷之喜」、「小心翼翼」、「投桃報李」等等,可見《詩經》影響之深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