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著名的道教宮觀 第十節 保存茅山「鎮山四寶」的元符萬寧宮

茅山,位於今江蘇省句容縣,道教稱之為第八大洞天。相傳此地曾是江浙一帶道教的中心和茅山派的發祥地。晉時楊羲、許謐〔mi密〕、許翙〔hui穢〕、葛洪,南朝梁時陶弘景,唐時吳筠,宋時劉混康等著名道士,曾先後在此修鍊。唐宋時期,茅山宮觀庵院遍及峰麓,多達257處。至清末尚存三宮五觀,積金峰下的元符萬寧宮即為其一。

元符萬寧宮,簡稱「印宮」或「元符宮」,始建於唐,興盛於宋。宋哲宗因道士劉混康治癒皇后心痛之疾,於是下詔擴建宮宇,賜名元符萬寧宮,同時還賜給八件珍寶。其中,前四件珍寶分別為玉印、執圭、哈硯和鎮心符。玉印上刻「九老仙都君印」篆體陽文;執圭光澤澄澈,花紋有的生動逼真,如翩翩欲飛的蝙蝠,有的富於變化,似山巒重疊,如茫茫海浪;哈硯不需投放丹砂,只要哈氣舔筆,即有丹朱可以潤筆,如將其置入水池,裡面的兩條游魚刻紋,立即如活魚游弋,十分可愛;鎮心符上刻「合明天帝曰敕」篆體陰文。這四件珍品後世被奉為茅山「鎮山四寶」,保存至今。歷代香客更將其視若神靈,如能蓋上一顆印宮的印,大吉大利,那香客一定會心滿意足的。後四寶分別為《遼王詩簡》一卷、玉劍一把、《上清大洞秘錄》12軸、《上清大洞卷簡詞》12軸,均十分珍貴,可惜早已失傳。

明朝時,元符萬寧宮得到重建,置華陽洞正副靈官各一人,成為江南道教勝地。元符萬寧宮原有道院13處,太平天國時遭到兵火摧殘,後來又被日寇焚燒,現僅存靈官殿、太元殿和一道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