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著名的道教宮觀 第七節 南宋道教中心之一洞霄宮

道教中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的說法,它既體現了道教傳播、發展的地域分布情況,也反映了某地在道教中所處的地位。洞霄宮所處的大滌山列名三十六小洞天之第34位。

洞霄宮在今浙江臨安縣汪家埠大滌山中峰下的大滌洞前。西漢元封三年(公元前180年)開始在大滌洞前建宮壇,作為祈福的場所。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奉敕建天柱觀,乾寧二年(公元895年)錢繆又予以改建。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奉敕改名洞霄宮。

洞霄宮是唐宋時期南方的道教中心。南宋時,凡是宰相大臣,退職以後,都冠之以洞霄宮提舉這一官銜。

元、明、清時期,洞霄宮多次毀於兵火,又多次重建。全盛時期殿宇宮觀極為宏大,佔地面積達80餘畝。現在僅存的兩進院落,均為清末建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