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歷代兵書集粹篇 第二十五節 兵工專家徐建寅及其《兵學新書》

徐建寅是晚清軍事技術家、科學家,他為發展軍事技術和軍事工業奮鬥一生,最後以身殉職。他所編著的《兵學新書》,是一部集當時兵學之大成,開創新兵學之風的新型軍事著作。對戊戌維新時期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和晚清軍事改革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影響。

徐建寅,字仲虎,江蘇無錫人。晚清軍事技術家、化學家徐壽之子,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生,自幼受家學熏陶,好學善思,自然科學知識的功底甚厚。咸豐十一年(公元1862年)底,隨其父入安慶市內軍械所工作,協助其父於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建成中國第一艘蒸汽艦船「黃鵠」號。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隨其父調至江南製造總局。在局七年,先後參與建成「恬吉」號、「馭遠」號等六艘蒸汽艦船,研製槍炮彈藥,同外籍人員合作,翻譯了《炮與鐵甲論》、《格林炮操法》等軍事與科技書籍。同治十二年至光緒四年(公元1873—1878年)間,曾先後赴援天津和山東兩機器局,對兩局的建設和軍工產品的製造做出了重要貢獻。光緒五年至十年(公元1879—1884年)任清政府駐德使館二等參贊,參觀了英、法、德等國的許多軍事基地、軍工廠、造船廠和學術機構,詳細記錄了參觀的內容。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督辦金陵機器局,以新法治局,受到好評。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任福建船政局提調。至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輯成《兵學新書》。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五月,調往漢陽兵工廠,主持製造黑色火藥。次年春(1901年3月21日),在親率工匠試製無煙火藥時,因車間發生爆炸而殉職。一生共譯書27部,著書四部,另有論文10篇。《兵學新書》是其代表作。

《兵學新書》是徐建寅在任福建船政局提調總辦時,利用公暇發奮編著而成,既是他在兵工廠勤奮工作30多年的經驗總結,又是他吸收西方軍事成就的結果。全書16卷,約20多萬字,附圖200多幅。現存有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刊本。

《兵學新書》第一至第十卷以軍事訓練為主,兼及軍事給養等內容,第13卷為軍隊駐營後的食宿事項。第11、12、14、15、16各卷,論述了兵器、野戰工事、瞭望哨所、軍事鐵路工程等軍事技術問題。

《兵學新書》著述於中日甲午戰爭(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以後,其時,國家和民族蒙受著巨額的賠款和割讓大片領土的恥辱,社會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西方列強瓜分中國之勢愈演愈烈,民族危機日益嚴重,徐建寅面對如此嚴重的形勢,焦慮萬分,憂心忡忡,以自己科學家特有的敏感和責任心,研究軍事,揮筆著書。《兵學新書》就是他從軍事上探討救亡圖存的全部主張和措施的結晶。

首先,他把強兵作為救世之先策。在當時的中國什麼是挽救危亡的急務?徐建寅認為,「救世之策,莫若兵學為先」(《兵學新書·凡例》)。在正常情況下,國家變法維新之政端在富強,富強之基始以學問,設學堂以培材,講工商以致富。但是,唯中國積弱之名已布四鄰,列強覬覦之心日亟,如果等待人才學成以後再致富,致富以後才自強,那就好像是從容拯溺,揖讓拒寇,於時無救了。為此,他提出了欲圖存須自強,欲自強須備戰,備戰必練兵,練兵以御外侮的主張。而練兵禦侮,必須上下一心,「君臣上下,通國民人,心志相孚,聲息相通,一德一心,雖欲不強不可得矣」。要這樣做,就須「詳訂章程,設立議堂,講求兵學,選練民兵,難臻禦侮之功,而期自立自效也」(《凡例》)。以上所講即是徐建寅編寫《兵學新書》,講求兵學,練兵備戰的要義。

其次,他認為處有事多變之世,論兵不可泥古,言戰切戒虛詞。必須力求通理明義,懂得陣式和戰法要隨著槍炮性能的改進而變化,作戰要改易古法,操練也要隨之而變,這樣才能固兵心以操勝機,握成算以挫敵焰,使兵學適應新時期實戰的需要。

其三,講究新兵學不能只限於購買新式軍火與聘請外國將弁教練官兵,追求表面上的槍炮更新和操練整齊,只學其皮毛而遺其精藝。只有集中國有志之士,盡智竭能,自行講求新兵學之精義,得其要領,窺其全豹,才能把官兵練成勁旅,使列強不敢欺凌我中華。

其四,注重諸兵種協同訓練,以求戰時協同作戰。即步、炮、馬兵使用新式槍炮進行協同作戰時,須求各盡其長,密切協同。要選擇有利地形,使各自的長處得以充分發揮。在三者協同作戰時,又要始終注意以步兵為主,以馬、炮二兵為輔的原則(卷八《步馬炮合用》)。

其五,訓練須考慮實戰的需要。即陣法訓練成熟後,需習臨戰之用,士兵不但要掌握各種新式武器裝備的使用技術和戰術,通曉它們的構造原理和性能,避免拘泥於操場上的練習和紙上談兵,而且還要能靈活運用所學的新知識,在戰場上勇猛搏戰,克敵制勝。如果練習要隘攻防作戰,就必須到要隘之地,練習駐守和進攻,只有反覆訓練,才能守必固,攻必克。

其六,領兵者應熟諳方略,把握制勝之機,審機應變,靈活機動地指揮作戰,切不可拘泥古法,招致失敗。平時訓練士兵要注重紀律,不可擾民。同時要熟悉村鎮地形地物,以免戰時造成民眾重大傷亡。

其七,在全國實行抽丁法兵役制。即在每200名壯丁中抽一名為兵,其餘壯丁每人每日出一文錢以供養服役士兵。三年服役期滿後複員回家,重操舊業。遇有戰事,仍可按籍召回。按此法計算,當時全國22個省,可招兵40多萬人。只有這樣做,才可節省國家養兵之費,也不會加重民眾負擔(卷九《籌兵》)。

其八,實行兵制與武備學堂合一的制度。他認為,兵制與學堂要相輔而行,武備即學問,學問即武備,兩者相輔而不能分離,分之國貧且弱,合之國富且強。學問深則武備精,武備精則官兵能各盡其職。士兵在役三年,每日致力於學問,三年期滿,學業成而品行端正,在營為精兵,回家為君子。士農工商在軍隊優良作風的影響下,也都能奮勉自勵,形成良好的政治風教,國家必然富強(卷九《教訓》)。

此外,《兵學新書》還用較多篇幅,論述了各種先進的軍事技術問題。諸如後裝槍炮的構造與使用、野戰溝壘的建築、瞭望哨所的構築,以及新出現的軍事鐵路工程技術問題等。

《兵學新書》系出自科學家徐建寅之手,故對全部軍事問題的論述,都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其定性論述比較合乎事理,其定量分析亦較為精確無誤。「不載吉凶占驗諸異說,可謂集近時兵學之大成,得古今教民之深意矣」(張羅澄《兵學新書·序》)。

《兵學新書》是徐建寅在吸收西方軍事學最新成果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國情、軍情編寫的第一部新型兵書,對改革清軍的作戰訓練方法,改造中國傳統的兵學體系,均有其重要作用。然而對於積弱已久、行將崩潰的清王朝來說,有些主張,是難以實現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