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歷代兵書集粹篇 第二十四節 軍事技術家華蘅芳及其譯著《防海新論》

華蘅芳是晚清著名的軍事技術家和數學家,他同英國人傅蘭雅合譯的《防海新論》,對當時海防的籌建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華蘅芳,字若汀,無錫(今屬江蘇)人。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出生。青少年時,他不習時文,摒棄科舉,而是鑽研中國古代自然科學和努力探討西方近代自然科學知識。14歲時便與27歲的同鄉學者徐壽結為學術上的忘年之交,互相切磋學問。咸豐初年,二人一起在上海學習數理化知識,咸豐十一年底(公元1862年初),又共赴安慶曾國藩軍營。華蘅芳在安慶內軍械所任職時,與徐壽通力合作,建成中國第一台蒸汽機和第一艘蒸汽輪船「黃鵠」號。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四五月間,李鴻章委派江海關道丁日昌等籌建江南製造總局,華蘅芳便協助建造廠房和安置機器等事宜。該局設立翻譯館後,便與徐壽一起,同英國人傅蘭雅、美國人瑪高溫合作,翻譯了歐美的多種科技和軍事書籍,《防海新論》就是其中的一部。在局從業期間,他親自試製硝酸,供配造火藥之用,並不顧危險地親臨現場指導試製工作,所花費用,僅為進口硝酸價格的1/3。後來,他又到天津武備學堂任數學教習,於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為學生試製了一個直徑為五尺的小汽球,並從硝酸中提取氫氣充進球中,製成中國第一個氫氣球,為中國官兵爭了氣。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華蘅芳去世。他一生潛心科研事業,處事崇尚謙抑,著述豐富,蜚聲遐邇,學生佈於四海,終生不求仕途進取,但求學問精深,以布衣素食為足,「身歿之日,家無餘財」。

《防海新論》原為德意志人布里哈所著,由華蘅芳與傅蘭雅合譯,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由上海江南製造總局刊印發行,全書18卷,是西方關於近代海防要塞防禦工程建築的一部專著。主要論述了近代海防的重要性,海岸炮和水中障礙器材配合攔阻敵艦的基本內容,同時還詳細介紹了各種水雷的構造、性能、布設、使用和排除方法,用沉物和浮物攔阻敵艦的工程技術等問題。在第二至第四卷中,以1861—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1870—1871年普法戰爭、1877—1878年俄土戰爭為例,論述了要塞建築的得失。

其一,要塞的堡壘與炮台,以三合土構築為佳,這種炮台最耐敵艦炮火的轟擊,守軍可據其長期堅守。

其二,守備要塞的火炮如果都是裸露式的,即使在數量上多於敵艦的艦炮,進攻者仍然可以將其轟毀,並奪取進攻要塞的勝利。

其三,守備炮台的火炮與炮手,均應建築鐵甲炮房作掩護。鐵甲炮房需建築在隱蔽之處,免遭敵艦艦炮的轟擊。建築在裸露處的鐵甲炮房,其鐵甲厚度應在20英寸以上,這樣才能經受住敵艦從任何方向射來的炮彈,即使中彈上百次,也不致於被轟毀。

其四,炮房前的地面應築成斜坡式,使之與敵艦艦炮轟擊線路成一定的斜角而不是直角,這樣才能使敵艦射來的炮彈偏斜下滑,減少對地面的破壞力。

其五,炮架上的磨盤式軸心應在炮孔之間,炮孔的直徑與海岸炮口徑相比,不宜過大。

其六,在單座孤立炮台的附近,須用三合土建築一道堅厚的壁壘,使之與炮台相連,以加強炮台的守備能力。

其七,堡壘與炮台要交錯配置,既能抵擋敵艦的正面進攻,又能從側後轟擊逃竄之敵艦。

其八,堡壘與炮台內的火炮,要疏開配置,使火炮能從多角度轟擊敵艦,以便充分發揮火力優勢,同時還能防止被敵艦艦炮集中轟毀。

其九,堡壘和炮台既要在同一平面上做多角度的疏開配置,還要在不同的層面上做多層次的配置,以便擴大火炮的俯仰角,減少死角,使要塞火炮能在上、下、左、右不同的角度上轟擊敵艦。

其十,堡壘和炮台的建築,要依據艦船和艦炮的變化而更新,切不可固守陳法,否則要塞就會在新型艦載火器的轟擊下失去守備能力。

這些論點,反映了西方軍事人員研究的最新成果,傳入中國後,被李鴻章等軍政要員和工程技術人員所採納,對當時旅順和威海等北洋海軍要塞的建築,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