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歷代兵書集粹篇 第二十二節 宛溪先生顧祖禹及其千古絕作《讀史方輿紀要》

顧祖禹是明末清初的歷史地理學家,他所著的《讀史方輿紀要》,既是一部內容詳備的歷史地理巨著,又具有明顯的軍事特色,故被認為是一部軍事地理巨著,可堪稱為「千古絕作」、「古今之龜鑒,治平之藥石」,受到中外學者的重視。

顧祖禹,字瑞五,號景范,江蘇無錫人。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生於常熟(今屬江蘇),自署常熟人。後遷居無錫城東宛溪,故學者文人送其「宛溪先生」之雅號。顧祖禹繼承家學,熟讀經史,是一位飽學之人。明朝滅亡後,他隱居而不為官,抱著反清復明的思想,在其先輩研究邊防和軍事地理的基礎上,博採歷代正史和地縣方誌,廣徵博引野史材料,並經常跋山涉水,考察各處的山川、河流與地形,從29歲起,一直到臨終之前的30多年中,全身心地投入了歷代地理學之研究,終於撰寫成《讀史方輿紀要》一書。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顧祖禹辭世。

《讀史方輿紀要》(以下簡稱《紀要》)著成後,「藏之家塾,以俟來者」(《總序》三),最初以稿本傳世,此本今藏於上海圖書館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此稿本才刊印流行。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廣雅書局重刊。清刊本改變了顧祖禹在書中反清復明的口氣,對清朝的不恭之辭均做刪改。民國時期又有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排印本發行。現存刊本全書134卷,280多萬字,附輿地要覽圖36幅,沿革表35種。顧祖禹著述此書時,採用史地結合的方法,以古今地理沿革記述歷史的演變,又以古今歷史的演變說明地理的沿革,即歷史是理解地理沿革的嚮導,地理是注釋歷史演變的圖籍。書中歷代州域形勢部分,綜述了明朝以前各代州郡的位置、形勢,以及與用兵得失和興亡成敗的關係。方輿部分,按明末清初的行政區劃,記述了15省府、州、縣的區劃、形勢與歷史沿革,以及各處在歷代所發生的戰爭。川瀆部分,記述了山川原委,江河形勢,漕河海運等內容。分野部分,記述了天文星野,使之與地理相匹配。輿圖要覽部分,實為明代最完備的兵要圖籍,由概說、圖、表三部分組成,既總論了天下之大勢,又分論了各省形勢和山川險要、物產戶口、軍事設防、兵員糧餉等情況;所列地圖有輿地總圖、京師輿圖、各省分圖、九邊圖說、河海漕運圖、沙漠圖等;所列表格有府州縣、山川險要,衛所、關城的沿革、方位、區劃、財賦、丁差、民情等。全書體例完備,重點突出。以第一、第二部分形成的歷代地理形勢、沿革、區劃為主幹,與戰史渾然一體,構成全書的重點。

全書闡述的核心內容是地理形勢在軍事上的價值。在闡述山川險易時,必論述古今用兵、戰守、攻取、興亡、成敗之得失,把4000多年的軍事形勢展示於讀者面前。書中內容,從頭至尾反映了顧祖禹的軍事地理學思想。他認為,地理因素對戰爭的勝敗有重要的作用,利用地利是行軍作戰之本,只有懂得地利,才能「動無不勝」;孫臏識地利,才能在馬陵之戰中因險設伏,置龐涓於死地;韓信善於利用地利,因而能在井陘(今河北井陘東)之戰中,大敗趙軍(《紀要·總敘三》)。他要求將帥在平時須研究地理,了解地利,這樣就能做到胸有成竹,爾後再請嚮導輔助,就能取得作戰的勝利。但又告誡領兵將帥,對地理「形勝未可全恃」,即單純地依賴地利並不能獲勝,只有充分利用地理形勝設險攻防的將帥才能成功。他舉例說,涵谷關和劍閣都是天下著名的險要之地,秦始皇「用函關卻六國而有餘」,到秦滅亡之時連守也守不住了;諸葛武侯出劍閣,威震秦隴(即陝甘),「劉禪有劍閣,而成都不能保」(《紀要·總敘二》)。可見,沒有強將精兵,堅固的關隘也會像小土包一樣沒有用處;有了強將精兵,即便是枯木朽株,敵人也難以攻破。同時指出,利用地理條件的方法要隨時變化,做到「不變之體而為至變之用」(《紀要·總敘二》),即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顧祖禹的這些論述,在中國古代軍事地理學中是獨樹一幟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