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歷代兵書集粹篇 第十七節 兵學巨匠茅元儀及其編纂的《武備志》

茅元儀是明末傑出的軍事家和文學家。他編纂的兵學巨著《武備志》,是中國古代卷帙最多、門類最齊全的軍事百科全書,受到中外學者的高度評價。

茅元儀,字止生,號石民,又號東海波臣、夢閣主人等,歸安(今浙江吳興)人。明朝著名學者茅坤之孫,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生,自幼好學,尤喜兵農之書。成年後,對長城沿線的隘道了如指掌。面對後金的崛起,明廷的腐敗,他立志發奮著書,探討歷代兵法韜略,搜集器械戰具資料,積15年心血,輯成了《武備志》,於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刻印(見圖16)。 自此聲名大振,以知兵之名被任命為贊畫,隨大學士孫承宗督師遼東,抵禦後金,併到江南募集戰船舟師,提高明軍戰鬥力。與孫承宗、袁崇煥、徐光啟、李之藻、孫元化等人,同為禦敵保國之中堅。孫承宗遭排擠後,茅元儀亦被削除官職,告病南歸。崇禎帝繼位後不久,他進呈《武備志》,因被權臣王在晉等中傷,以傲上之罪被放逐至定興(今屬河北)江村。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冬,後金騎兵直逼北京,孫承宗再度奉命督師。茅元儀和24騎護衛孫承宗,從東便門突至通州(今北京通縣),擊退後金軍,解了北京之危。茅元儀因功升為副總兵,督理覺華島(今遼寧興城菊花島)水師。不久被權臣所忌而解職,又受遼東兵嘩之累,遣戍漳浦(今屬福建)。遼東軍情危急時,他又請求效死勤王,遭權臣阻撓,約於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一說公元1640年)前後縱酒而亡。茅元儀文武雙全,時人稱道「年少出西吳,名成北闕聞,下帷稱學者,上馬即將軍」。他一生曾著有60多種、數百萬言的著作,但因屢遭禁毀,散佚較多,而《武備志》得傳後世。

《武備志》共240卷,200多萬字,附圖近738幅。現存有明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茅元儀輯本、清道光中木活字本、日本寬文四年(公元1664年)須原屋茂兵衛等刊本,其中以天啟刊本最佳。

《武備志》按軍事學分編為《兵訣評》、《戰略考》、《陣練制》、《軍資乘》、《占度載》五大門類。《兵訣評》18卷,選錄了明以前《孫子兵法》、《吳子》等著名兵書,加以評點,論述其要義。《戰略考》33卷,選錄了自春秋至元代16個朝代中600多個戰爭和戰例,從戰略高度評述得失。《陣練制》41卷,由「陣」和「練」兩部分組成,「陣取其制,制則寧詳;練取其實,實則寧俚」(《陣練制·序》)。詳細記載了明以前的各種陣法、陣圖,以及士卒的選拔、淘汰、訓練、賞罰等內容。《軍資乘》55卷,有營、戰、攻、守、水、火、餉、馬等八個方面內容,其中軍事技術的內容最多,收錄了各類武器裝備、戰車、戰船、軍事築城等資料六七百種。《占度載》93卷,其中既有古人對天文氣象的樸素認識,也雜有荒誕迷信之說,還有關於方輿、鎮戍、海防、江防、四夷航海等兵要地誌方面的內容。

《武備志》規模宏大,所用軍事資料翔實,不僅有茅元儀祖父茅坤所珍藏的家傳圖書作基礎,而且廣收各家的秘圖珍本2000多種,包容了當時兵學的各個方面。治學嚴謹的茅元儀,以沙裡淘金之功,對各種資料嚴選精取,去偽存真,收良剔莠。《武備志》全面仿效了《武經總要》的編纂體例,在幾乎轉錄《武經總要》大部分內容的基礎上,把各門類及其內容的寬度、深度大加擴展和延伸,囊括了自宋代以來所創造的最新成果,又融匯了當時的新鮮內容,吸收了《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籌海圖編》、《陣紀》、《武編》、《神器譜》、《兵錄》等兵書的創造性成果,輯為巨著,著成大作,具有濃厚的時代特色。全書體系完備統一,條理清晰,層次分明,邏輯嚴密,結構合理,按兵學內涵分類編排資料,每類之前冠以小序,考證源流,說明史料之藏存,概括要義,闡述內容之主旨。門類下有分類,分類之下視需要設立要目和細目。文中有夾注,解釋難懂的字、詞和典故。文上有眉批,寫出編者的評論意見,褒貶得宜,生動形象。

茅元儀在論述門類內涵時,採取由大要至細端,按事物發展順序,次第落筆,逐層深入。以《軍資乘》為例,作者按營、戰、攻、守、水、火、餉、馬等八個分類次序,逐一展開:軍隊集結出征至戰地,首先要建立營寨,爾後才可部署戰事,出兵攻敵,在進攻敵人時也要注意防守,進攻的方式有水攻、火攻,將士作戰須以餉糧為炊,以軍馬為性命,故最後論述戰馬,戰事的全過程毫無遺漏地寫在書中。

《軍資乘》在闡述這八個方面的要義時,詳細記載了戰爭所賴以進行的全部軍事技術條件。在全書所搜集的六七百種軍事技術資料中,有罕見的「鄭和航海圖」、「航海天文圖」,以及明代一些少見的兵器、戰船、呂公車、神火飛鴉、火龍出水等,有文有圖,可資參考。書中從卷一○二到卷一三四,把古代軍事技術按野戰、攻城戰、守城戰、水戰、火攻等五類進行論述,對各種武器裝備製造和使用概況作了全面的反映,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堪稱集中國古代軍事技術之大成的兵書。

《武備志》雖為輯纂性軍事百科全書,但是在對各門類所作的「序」和點評中,也反映了茅元儀主要的軍事思想。他針對明朝國勢衰微,國庫空虛,國防罅〔xia嚇〕漏,明軍戰鬥力低下的狀況,呼籲當局應實行富國強兵,勵精圖治的政策。他認為只有富國強兵才能戰勝強敵,消除邊患,當務之急是要「足餉」和練兵。進而提出獎勵開荒,發展屯田的主張,把「強兵」建立在堅實的物質基礎上。他十分重視軍隊的訓練,認為「兵之有練,聖人之六藝也。陣而不練,則土偶之鬚眉耳」(《陣練制·序》)。同時認為要保障國家安寧,就須加強邊防、海防和江防。北方游牧民族常內犯劫掠,人自為戰,就要以堅壁清野,建立堡寨,人自為守的策略對付之(《軍資乘·堡約·序》)。在東南沿海則採取「拒之于海」的策略對付之(《占度載·海防·序》)。為防止敵人突破海口,闖入內江,「故江之要,與邊、海均」(《占度載·江防·序》)。茅元儀認為要提高明軍的戰鬥力,就要具器械,精器用,大力發展火器製造與使用技術。他在《武備志·用火器法》中,要求將士善於因時、因地、因敵、因器、因戰的不同,而選用不同種類與數量的火器打擊敵人。為此,將士應善於利用風候、氣象條件,乘順風使用火器,就能萬戰而萬勝。當敵軍以密集堅實之眾前來攻城時,就用火炮猛擊。進攻敵人的堅城時,就要用火炮轟開缺口,爾後突入城中。如果要奪取已經安營紮寨之敵的糧草輜重,就要在敵營四周設伏,爾後乘夜暗突然襲擊。在水戰中,要善於在遠、中、近各種不同的距離上,分別用船首炮、鳥槍、火箭等進攻敵船,最後再跳上敵船,將敵全殲。在布陣作戰時,要在營地四周,以不同威力的火器,部署多梯次的進攻,逐次殺傷和減殺敵人的兵力,直到最後全殲敵人為止。

《武備志》問世後,不但在國內受到明、清以來學術界的重視,而且在世界上也受到推崇。日本除在寬文四年(公元1664年)翻刻成日文版外,又在18世紀獲得了原刻本。公元1782年,旅居中國的法國耶穌會士阿米奧(J.J.M.Amiot)在法文《中國兵法論》中徵引了《武備志》中火藥及火器技術資料。之後,《武備志》已成為西方學者研究火藥與火器技術的必讀之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