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歷代兵書集粹篇 第四節 身殘志堅的孫臏與竹簡《孫臏兵法》

孫臏是戰國中期傑出的軍事家。隨著竹簡《孫臏兵法》的出土,他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又大放異彩。

孫臏是戰國中期齊國阿(今山東陽谷東北)、鄄(今山東鄄城北)一帶人,孫武的後裔。生卒年月不詳,約活動於公元前4世紀後期,大體在吳起之後,與商鞅、孟軻同期。他一生坎坷不平,連真實姓名也沒能留下。據《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記載,孫臏在早年曾與龐涓一道學習兵法。龐涓學成之後,先到魏國,被魏惠王任命為將軍。龐涓自知才能不如孫臏,深怕孫臏在齊國得到重用,便生妒賢害能之心,密遣特使把孫臏從齊國騙到魏國,然後暗施毒計,借故陷害,施以臏刑(去掉膝蓋骨),並在臉上刺字塗墨,使孫臏成為受人賤視的「刑徒」。孫臏之名故由此而來。一天,當齊國使者來到魏國大梁(今河南開封)時,孫臏用巧計瞞過眾人耳目,向使臣陳述了自己的遭遇和主張。使者大受感動,偷偷用車把孫臏帶回齊國。

齊國的將軍田忌對孫臏很友好,並以禮相待。田忌常和齊國威王賽馬,下重金賭勝負。孫臏看到雙方的馬力差不多,且都分上、中、下三等,但田忌輸給了齊威王。於是,孫臏建議田忌在賽馬時,用下等馬對公子的上等馬,用上等馬和二等馬分別對公子的二等馬和三等馬,結果田忌以二比一獲勝,得了千金。田忌因此把孫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同孫臏討論兵法,並任命其為軍師。

周顯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龐涓率魏軍八萬圍攻趙都邯鄲。次年,趙國請齊國救援。齊威王以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統兵八萬救趙。孫臏建議:兵法上說用兵要避實擊虛,魏軍長期攻趙,主力消耗於外,老弱疲憊於內,魏都大梁沒有精銳部隊,必然空虛,不如出兵直接進攻大梁。田忌採納了孫臏的計策,魏軍果然撤軍回救大梁。孫臏判斷魏軍回師時必經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即率主力先期到達桂陵,當龐涓率部經桂陵時,突遭齊軍截擊而大敗,活捉龐涓。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齊魏桂陵之戰,亦稱「圍魏救趙」戰役。

周顯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3年),魏軍進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次年,齊威王以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又運用「圍魏救趙」戰法,率部直逼大梁,迫使魏軍回救。魏惠王令太子申為上將,龐涓為將軍 ,率兵10萬迎擊齊軍。孫臏利用魏軍輕視齊軍和龐涓急切求勝的心理,故意避戰示弱,退兵減灶,第一天退兵時,駐地留下做10萬人飯的灶;第二天退兵時,駐地留下做五萬人飯的灶;第三天退兵時,駐地留下做三萬人飯的灶。龐涓尾追齊軍三天,見其灶數日減,便高興地說:「我知道齊軍怯弱,進入我國三天就逃亡過半。」於是他脫離大軍主力,自率輕騎追擊。孫臏根據魏軍的行軍速度,估計在天黑以後會走到樹木茂密、道狹地險的馬陵(今河南花縣西南),便在此設伏,並在一棵大樹上刻下「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幾個大字。當龐涓所部追到設伏地域時,齊軍萬弩齊發,魏軍大亂,龐涓憤愧,拔劍自刎。齊軍乘勝猛攻,俘太子申,全殲魏軍,取得了馬陵之戰的勝利。從此,魏國一蹶不振,孫臏則因此而名揚天下。

孫臏晚年不知所終。他一生不但善於用兵,而且在遭受迫害時忍辱不屈,發憤著書,後又不斷增補,留下了千古生輝的兵法。

《孫臏兵法》又稱《齊孫子》,約成書於戰國中期,史書對《孫臏兵法》早有記載。《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說:「世傳其兵法。」《漢書·藝文志》著錄有「《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其後失傳,至《隋書·經籍志》已不見著錄。於是疑問叢生,或說孫臏即孫武,或說《孫臏兵法》即《孫子兵法》。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1號墓(屬西漢早期)發現了幾百枚竹簡,即《孫子兵法》竹簡、《孫臏兵法》竹簡和其他先秦兵書竹簡。這一發現使千年疑竇頓開,不解之謎忽釋。原來孫武是孫臏的祖先,《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是兩部自成系統的兵書。這一發現在國際上亦產生了轟動效應。

新發現的《孫臏兵法》竹簡共364枚,11000餘字,分上、下兩編,各15篇。上編記述孫臏的言論和有關的事迹。下編內容疑點頗多,各篇文體不同,不似孫臏一人一時所作,可能由其弟子增編而成。1985年,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在重新編定《銀雀山漢墓竹簡(壹)·孫臏兵法》時,為慎重起見,將下編全部移入第二輯《佚書叢殘》,並且增補了《五教法》一篇。重定竹簡《孫臏兵法》為16篇,222簡,4891字。竹簡雖然殘缺,釋義有待深入,但也基本上反映了孫臏論兵的要義。

同《司馬法》一樣,竹簡《孫臏兵法》對戰爭問題也提出了自己的明確看法,即「戰勝而強立」,「樂兵者亡」的戰爭觀。它根據當時七雄紛爭的形勢,列舉了「神戎(農)戰斧遂,黃帝戰蜀祿(涿鹿),堯伐共工」,舜「並三苗」,「湯放桀,武王伐紂」,周公東征之戰事,說明人類社會自傳說時代以來就是採用戰爭手段來實現自身的統治目的,企圖用「責仁義,式禮樂,垂衣裳」等辦法消除戰爭,保存自己,那不過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要想在七雄紛爭中使「天下服」,只有「舉兵繩之」,達到「戰勝而強立」,即天下歸一的目的。否則就會「削地而危社稷」,民眾遭難,國家不得安寧。這種戰爭觀適應了當時全國漸趨統一的客觀形勢要求,比前人的論述更具有切合時代需要的積極意義。孫臏在提出「戰勝而強立」主張的同時,又極力反對樂兵(好戰)的黷武者,認為「樂兵者亡」,這同《司馬法》「好戰必亡」的觀點是前後相承的。

《孫臏兵法》治軍思想的核心是「強兵」。而強兵的基礎是「國富」。要在群雄紛爭中「戰勝而強立」,就要有雄厚的物質基礎,即國家要富裕,只有「國富」,才是「強兵之急者也」。而強兵須有由經過選拔的良將和士卒組成的軍隊為前提。良將不但要具備德、忠、信、敬等品質,還要善於掌握「破強敵,取猛將」的用兵之道:「陣」、「勢」、「變」、「權」,即善於部署戰陣,造成有利態勢,靈活變換戰法,掌握戰爭的主動權。士卒要經過嚴格的選拔和訓練,要編製嚴密、賞罰分明,「素聽」、「素信」,令行禁止。由這樣的將帥和士卒組成的強兵,就可以所向無敵。

《孫臏兵法》在戰爭指導問題上,強調要「知道(取勝之道)」,「唯知道」,才能「安萬乘國,廣萬乘王,全萬乘之民命」。它所說的「知道」,就是「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內得民之心,外知敵之情,陣則知八陣之經」,也就是要通曉天文、地理、人情、敵情和陣法等有關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在戰法上,它要求戰爭指導者能創造有利的態勢,充分發揮自身的長處,盡量避開自身的短處。諸如避開敵軍的精銳,批亢搗虛;示弱以麻痹敵人,誘其出戰;先「讓威」(後退),爾後制敵;用計謀分散敵人,爾後集中兵力殲滅之;對於憑堅固守的敵人,要採用引蛇出洞的辦法,在運動中殲滅它;對於敵人防守薄弱之處,則全力攻取之;對於不同的地形和車、騎、步的特點,要有側重地用兵,「易則多其車,險則多其騎,厄則多其弩」,即在平曠之地可多用戰車兵,在險要之地可多用騎兵,在山隘和谷地可多用強弓勁弩的步兵(如馬陵之戰)。可見《孫臏兵法》主張因情用兵,反對用一種固定的戰法去對付各種不同的敵人。

竹簡《孫臏兵法》在繼承《孫子兵法》等前人兵法的基礎上多有發展和創見,它的重新面世,受到中外學者的普遍關注,現已有10多種文字的《孫臏兵法》的譯本問世。日本及東南亞、歐美等地還有諸多關於《孫臏兵法》的介紹和評述文章,說明當今世界上對其內容的研究正在日益深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