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歷代兵書集粹篇 第二節 戰績煌煌的吳起及《吳子》

吳起是戰國前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著有兵經之一的《吳子》。後人把孫武與吳起並稱「孫吳」。

吳起是衛國左氏(今山東定陶西,一說山東曹縣西北)人。約生於周考王元年(公元前440年),卒於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他立志要做一番事業,但因衛國弱小,無法施展,便到魯國曾子之孫曾申的門下求學,攻讀儒家經典。後曾申因吳起母死不奔喪而與其斷絕師生關係。由此,吳起便棄文習武,鑽研兵法。三年後,經魯穆公的相國公儀休的推薦,當了大夫。周威烈王三十六年(公元前410年),齊國攻打魯國。吳起殺掉娶於齊國的妻子,以解除魯國君臣的疑心,遂被任命為將。他以老弱疲卒列於陣中,佯裝怯戰求和以麻痹齊軍,爾後以隱蔽於兩翼的精兵,突然發起猛攻,大敗齊軍。穆公聽說吳起有母死不奔喪和殺妻求將之事,便解除了他的兵權,吳起遂投奔魏國能禮賢下士的魏文侯。

魏國是戰國初期七雄之強者,魏文侯任用李悝、西門豹等人,進行變法革新,國力迅速強大起來。周威王十七年(公元前409年),吳起奉命攻取秦國河西之地,後擔任河西郡守,直到周安王十八年(公元前384年)離開為止,共27年,先後統兵與各諸侯國軍隊作戰76次,其中獲勝64次,12次打個平手,沒有失敗過,為魏國「闢土四面,拓地千里」。同時,他致力于軍事、政治、經濟改革,創建了一支經過嚴格訓練的「武卒」。後遭大夫王錯誣陷,於周安王十九年(公元前383年)被迫投奔楚國。

楚悼王十分器重吳起,重用為令尹(相當於相國之職)。吳起此時雖已年邁,但全力「明法審令」,推行變法革新和富國強兵的政治路線,廢除世襲分封,取消貴族特權,獎勵耕戰之士,嚴格整軍備戰。僅一年多的時間,楚國國力增強,南平百越(當時對南方各少數民族的總稱),北滅陳(今河南東南)、蔡(今安徽西北),擊退魏、趙、韓三國的進犯,西北敗秦軍,威震四方。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反對改革的舊貴族乘機殺害吳起。吳起作為政治改革家與商鞅並稱。吳起能征慣戰,與士卒共甘苦,深得部眾之心。所著《吳子》,在中國古代兵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吳子》約成書於戰國中期以前。《漢書·藝文志》著錄為48篇。現存《續古逸叢書》影宋本(見圖9)及明、清刊本,有六篇,分上、下兩卷。國外有英、法、日、俄等文種譯本。

吳起對軍事問題的論述,是圍繞著治國的恨本目的展開的。他在《圖國》篇中指出,要使國家強盛,就要「內修文德,外治武備」。他所說的「文德」,就是「道、義、禮、仁」,即政治所涵蓋的基本內容;「武備」就是「安國家之道」,即:使國家安定強盛的軍事。如果國家的文德好,用仁、義教育百姓,用仁、德熏陶民眾,用賢、能的人治國,那麼百姓就能安居樂業,民眾就會敬重官吏和擁護國君,就能戰勝強敵。所謂武備好,就是要選募有才能的人,建設強大的軍隊,以防突然事變。吳起認為,文德和武備不可偏廢,諸如承桑氏部落的首領,只講文德而廢弛武備,結果遭致滅亡;有扈氏部落的首領,光憑兵眾而失德好戰,終於喪失社稷。可見文德失而戰亂起,武備廢而社稷亡。吳起把政治和軍事視為鞏固國家、安定民心的兩大根本條件,這是《吳子》的核心內容,也是其戰略思想的立足點。

吳起在《圖國》篇中分析了戰爭的五種起因:一是為了爭名位,二是為了爭利益,三是互相間冤讎的長期積累,四是內部發生變亂,五是災荒、飢餓的逼迫。它們的性質各有不同:禁暴除虐、挽救危亡的稱「義兵」;恃強凌弱、侵犯別人利益的稱「強兵」;因激忿泄怨而動用干戈的稱「剛兵」;背禮忘義、貪圖私利的稱「暴兵」;因受災荒而饑寒交加起事的稱「逆兵」。對不同起因和性質的戰亂,要採取慎重的態度和不同的方法對待,切不可窮兵黷武。吳起對戰爭不同起因的分析,是古代兵學的一大進步,而他對國君不要窮兵黷武的告誡,則是他洞察戰爭之弊端的精闢見解。

吳起「內修文德,外治武備」的戰略,反映在他的軍事思想上主要有三:其一是嚴明治軍,其二是料敵用兵,其三是因敵而戰。

《吳子》中關於嚴明治軍的論述,集中在《論將》和《治兵》篇中。吳起認為,治軍的關鍵在治將。所以他在《論將》篇中指出,要選拔文武相濟、剛柔兼備的人擔任統兵的將領,才能受命不辭,率領大軍,統一號令,嚴明軍紀,恩結士卒,分明賞罰,料敵如神,謀劃全面,部署周密,決策果斷,戰法多變,出奇制勝。有了良將,還必須要有一支治理良好、訓練有素(即《吳子》所說的「以治為勝,教戒為先」)的精兵。這支精兵,駐營時遵守紀律,行軍時威武雄壯,進攻時敵不能擋,退卻時敵不能追,可以無敵於天下。《吳子》還特別注重加強士兵對兵器使用的訓練。這是因為吳起的軍事生涯主要是戰國前期。其時,由於鐵兵器的使用和強弩威力的增大,機動不便的戰車往往成為強弩之的,車戰的作用逐漸下降,步騎戰的作用日益上升,水戰亦已興起。種類不斷增加的兵器,戰馬的裝具,戰船的槳櫓,也都需要根據士兵的特長,進行分門別類的專業訓練。為此,《吳子》提出輾轉教學訓練法,使「一人學戰,教成十人;十人學戰,教成百人……萬人學戰,教成三軍」。由良將統領訓練有素的精兵,便可無往而不勝,這就是吳起治軍思想要達到的目的。

《吳子》關於料敵用兵的論述,並不停留在一般的理論上,而是在《料敵》篇中,針對齊、秦、楚、燕、韓、趙等六國的不同國情,採取不同的作戰方針和戰法。對剛愎而富饒,君臣驕奢,政令鬆弛,軍心不一的齊國,可分兵三路,「獵其左右,脅而從之」;對國勢強盛、地據險要、政令嚴厲、賞罰有信、人皆好鬥的秦國,要先以利引誘,待其士卒失去控制時,乘機襲擊之;對於國勢衰弱、國土廣闊、政令紊亂、人民疲睏的楚國,可以採取先襲擾其駐地,挫傷其士氣,再以輕騎突擊,速進速退,不斷消耗和疲勞它,便可以取勝。此外,還分別針對燕、韓、趙國的國情,提出了取勝之法。

吳起還提出了因敵而戰的多種戰法,其要旨是「審敵虛實而趨其危」。他在《料敵》篇中指出,當敵人處於嚴寒酷暑行軍而極度困難、糧食告罄、物資耗盡、兵力不足、救兵不至等八種危境時,可無需卜問吉凶而立即進擊;當敵人處於遠來新至、行列未定、既食未備、來往奔走、未得地利、旌旗亂動等13種情況時,可乘隙蹈瑕,不失戰機,「急擊勿疑」;對於土地廣大、人民富眾、上愛其下、惠施流布、能任賢使能等六種情況的國家,決不可與之交戰。此外,吳起還在《應變》篇中,提出了擊強、擊眾、谷戰、水戰、圍城等各種具體戰法。

《吳子》繼承並發展了《孫子兵法》,總結了戰國前期的戰爭經驗和特點,受到後世兵家的重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