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發展源流篇 第四節 兵書著述的創新

由春秋戰國時期兵書著述家著述的一大批兵書,經過自漢至唐的整理和校注,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兵學體系。宋代的兵書著述家,除了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進行總結、提高的工作外,又著述了一批在內容和體例上都有創新的兵書,這是與當時社會的實際需要和社會發展所提供的客觀條件分不開的。

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趙匡胤在陳橋驛(今河南開封東北)發動兵變,建立了宋朝。在300多年中,兩宋統治區內的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農業、手工業都很發達,文化教育也很興旺。獎勵政策的推行,更促進了科學技術上的創造,四大發明中的活字印刷和指南針應運而生,火藥被用于軍事。

為了鞏固統治,趙匡胤於建宋伊始,便在軍事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削奪禁軍高級將領和藩鎮的兵權;設立樞密院掌管軍政;設立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等三衙分掌禁軍,同樞密院互相制約;把廂軍中的精銳選入禁軍;實行兵將分離和軍隊定期換防制度,使軍中「兵無常將,將無常師」,藉以加強朝廷對軍隊的控制,加強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

在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上,宋代的鋼鐵兵器顯示出前所未有的精緻;火藥與火球、火箭、火槍(見圖6)的使用,開創了人類戰爭史上火器與冷兵器並用的新時代;開封城的建成,標誌著我國古代以城牆、城池為核心的軍事築城體系已進入相對成熟的階段,以造船塢為核心的全國戰船建造場,建造了大量新型戰船。這些都說明宋代的軍事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宋代的300多年中,戰爭連綿不斷。兩宋朝廷先後與北方的遼、西夏、金和蒙古兵戎相見,意欲擴大和維護其統治地域。各少數民族政權,或互相兼并而雄據一方,或南下而問鼎中原。

中央軍事集權制的加強,軍事技術劃時代的發展,錯綜複雜而又頻繁的戰爭,為新型兵書的著述,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據《中國兵書知見錄》的統計,兩宋編印的兵書有559部,3865卷,它們具有下列特點。

首先,開了官修和校定兵書的先例。宋仁宗鑒於將帥「鮮古今之學」,便命天章閣待制曾公亮和尚書工部侍郎、參知政事丁度等組織人員,編修一部綜合性的兵書。宋仁宗在《武經總要·仁宗皇帝御制序》中,既要求收錄歷代的「軍旅之政,討伐之事,經籍所載,史冊所記」的經驗教訓,又要求增加「本朝勘亂,邊防禦侮」的計謀方略,還要把「營陣法制,器械名數,攻取之具,守拒之用」繪成圖形,附以說明,供文武官員研討。經過五年的努力,我國第一部官修的大型綜合性兵書《武經總要》,終於在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刊印問世。

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四月,朝廷為適應武學、武舉試士的需要,由宋神宗趙頊〔xu 需〕頒詔,命國子監司業朱服、武學博士何去非等人,校定《孫子兵法》、《吳子》、《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等七部兵書,雕版刊行,並定名為《武經七書》,官定武學經書自此開始。此書經校定之後,不但在宋朝開始使用,而且成為以後武學的基本教材和武舉考試的內容,對宋朝以後的軍事學(即兵學)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其次,創造了兵書編纂的兩種新體例。第一種是把軍事學的基本內容,劃分為若干個互有邏輯聯繫的學科,進行分門別類的論述。在論述每一個學科時,又在徵引以前軍事學名著和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增加當時的新鮮內容。《武經總要》就是採用這種編纂方法的成功之作,它對後世綜合性兵書的編纂,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第二種是對軍事學的某一方面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編纂成一部專著。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武學博士何去非評論軍事人物得失的《何博士備論》,張預輯著的歷代名將傳略《百將傳》,陳規的城防專著《守城錄》,陳傅良的《歷代兵制》,吉天保編輯的《十一家注孫子》等。

其三,反映了火器與冷兵器並用時代軍事技術的特點。《武經總要前集》第10至第13卷,首次刊載了我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三個火藥配方,以及火球、火箭等燃燒性火器的製造與使用方法。同時,還系統地記載了各種冷兵器、軍事築城和攻守城器械、各型戰船的形制構造、作戰用途和使用方法等軍事技術內容。《守城錄》記載了最早的管形火器長竹桿火槍的製造與使用方法。同時,還詳細論述了城池的改建,以及各種城防兵器的製造與使用技術。其豐富與完備的程度,都超過了既往的兵書。

其四,增加了軍事地理內容。《武經總要前集》第15至第20卷,記載了邊防各州的方位和四至、地理沿革、山川河流、道路關隘、軍事要點、守備設施、歷代駐兵和戰事得失等軍事地理內容。它同既往兵書所概述的地形地貌相比,具有更大的實用價值。

兩宋兵書的上述特點,適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較好地解決了當時戰爭和軍事鬥爭實踐提出的問題,為明代後期(嘉靖至崇禎,公元1522—1644年)兵書的著述,樹立了典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