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中國佛教的燦爛文化 第六節 佛教雕塑

佛教雕塑是佛教藝術的典型體現,它主要保存於歷代開鑿的洞窟和興建的寺院中。東漢末年,笮融造佛寺,寺中「以銅為人,黃金塗身,衣以錦采」(《三國志·吳書·劉繇傳》)。一般認為這是中國雕造佛像的最早記載。中國早期佛教造像中有不少是金銅像(用銅或青銅鑄造,表面鎦〔liu 流〕金),其造型基本仿照印度。

從東晉起,佛教造像開始進入它的昌盛期。後趙石虎建武四年(公元338年)的金銅坐佛像,是國內有明確紀年的最早佛像(現收藏於美國舊金山市博物館),標誌著定型化的單身佛像的雕造已普遍出現。這時的佛像,已不是對印度佛像的單純模仿,而開始具有了中國色彩。以東晉戴逵父子為代表的雕塑家,曾致力於中國式佛像的創作。相傳戴逵在會稽山陰靈寶寺作阿彌陀佛像和兩旁菩薩像,初步完成後,他隱坐幕後,細心聽取各種議論,然後以三年時間反覆修改,一座完美的雕像終於面世。

除了單身造像外,魏晉南北朝時期還大興鑿窟造像之風。國內現有石窟遺存約100多處,它們分布於歷史上佛教傳播的重要地區,其中享譽中外的有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吐魯番柏孜克里克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永靖炳靈寺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鞏縣石窟,河北邯鄲響堂山石窟,四川大足石窟,雲南大理劍川石窟等。

石窟藝術是建築、雕塑、壁畫三者的有機結合體,而雕塑是石窟的主體。石窟雕塑的題材,主要是佛像(包括各種佛、菩薩、羅漢、護法像)、佛經故事(本生故事和佛傳故事)、供養人(出資造像者)像等。中國佛教雕塑的藝術風格,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演變,具有鮮明的時代的、民族的和地區的特點。

公元3世紀,印度佛教藝術沿著「絲綢之路」傳入新疆地區,形成龜茲石窟體系和于闐佛寺藝術,我們稱之為「西域佛教藝術」。西域造像通常技法簡明古樸,比例適度,面相豐圓,肢體雄健,神情嫻靜恬適,衣紋質感較強。這表明它較多地受了印度佛教藝術的影響。西域佛教藝術東漸玉門關內,便形成涼州佛教藝術。

5世紀中葉,北魏統一北方,開始在平城(今山西大同)雕鑿雲岡石窟。雲岡石窟的造像藝術集中體現在曇曜主持開鑿的五個洞窟中。由於當時佛教藝術傳入中原地區時間不長,開鑿曇曜五窟的基本力量又是來自西部涼州的工匠,所以其中仍保留著較多的印度藝術風格。佛像外穿袒露右肩的袈裟;衣紋或為平行、隆起的粗線條,或為細密貼身的平行弧線;面相渾圓,細眉長目,深眼高鼻,嘴角露出淡然微笑;兩肩齊亭,胸部厚實。菩薩像則上身袒露,胸前佩帶項圈、瓔珞〔ying luo 英洛〕(貫穿珠玉而成的裝飾品)。

曇曜五窟之後的雲岡其他石窟,開始出現中國化的傾向。洞窟平面由馬蹄形變為方形,有前、後室;造像中大型佛像減少,而題材有所增加;佛像的面相由圓形趨於長圓,軀體健壯適中;服裝衣紋簡化。這與孝文帝太和(公元477—499年)初年著手的漢化改革相適應。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後,雲岡石窟的造像更趨漢化。佛像面相清瘦,頸長,削肩,軀體修長,服裝以褒衣博帶式為主。

北魏時期的龍門石窟,其造像受南朝戴逵為代表的秀骨清相風格影響,褒衣博帶,性格爽朗,神采飄逸。北齊時期的龍門石窟造像與曹仲達的「曹衣出水」風格類似,服裝輕薄,以波浪式線條顯示。隋代龍門造像趨於華麗,佛像戴寶冠,菩薩飾瓔珞;飛天迎風翱翔,衣帶飄舞,富有動態之美。

唐代是我國雕塑藝術燦爛輝煌的時代。雕塑作品奇藝駢羅,精美絕倫,雕塑技術圓熟洗鍊,充分體現出雄健奔放的時代氣息。

龍門石窟的開鑿,在唐高宗、武則天時期達到極盛。奉先寺大像盧舍那佛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的造像。大像始鑿於唐高宗時期,至武則天時期完成。盧舍那佛是釋迦牟尼的報身佛,意思是光明普照。武則天自稱她做皇帝符合佛的旨意,所以有意通過佛像的雕造來體現自己的權威。盧舍那佛坐像,通高17米多,位於石窟中央。佛像儀錶堂堂,比例勻稱;豐頤秀目,表情慈祥而恬靜;嘴角微翹,顯出微微笑容;頭部稍下傾,目光好像在關注著芸芸眾生。佛的溫雅敦厚的人間形象,使人感到親近;而崇高神秘的宗教效果,則令人心生敬畏。

唐玄宗時期,是中國佛教造像的黃金時代。這時期的造像,圓潤豐腴,體形健美,寬妝高髻,充滿生命的活力,達到前所未有的成熟和完善,充分體現盛唐時期人們的審美觀念。我們從龍門石窟、佛光寺彩塑、敦煌彩塑等現存作品中,可以想見當時佛教藝術舞台上雕塑家們各領風騷的景象,令人嘆為觀止。

甘肅敦煌和天水麥積山,因石質疏鬆,不宜鑿刻,藝術家們便匠心獨運,改為彩塑(在泥塑上塗以顏色)。莫高窟的北魏時期敦煌彩塑,同樣經歷了逐漸接受中原文化、不斷漢化的過程。隋代彩塑技術日臻成熟,手法細膩精巧,佛像已明顯漢化。唐代,彩塑藝術進入全盛時期。它把西來的佛教藝術與漢文化加以圓滿結合,創造出更多、更有價值的作品。初唐的塑像豐滿而生動,身體曲線流暢,富於節奏的變化,使隋代開創的彩塑形象趨於成熟。盛唐的塑像更是精美無比。如莫高窟第45窟的菩薩塑像,袒露胸臂,體態優美,輕薄的長裙緊貼身體,臉上露出細微的笑容。無論是柔美的表情,還是端莊的姿態,都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善良、溫柔的東方女性特點。而同窟的天王卻顯得剛健、勇猛。兩者的鮮明對照,給人以特別深刻的藝術感受。

由於泥塑、木雕的藝術手段與金石雕刻相比,更能有效地施展雕塑家的藝術天才,而且取材方便,易於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因此,唐宋以後,各地寺廟都盛行泥塑或木雕佛像,洞窟石刻造像逐漸被取代。

西藏佛教的雕塑多以青銅為材料,以失蠟法鑄造。最珍貴的金屬神像往往以八種合金製成。雕塑題材多具藏傳佛教自身特點,表現密教的有關教義。如觀音像作男身(漢地常作女相),羅漢為十六羅漢(漢地多為十八羅漢),吉祥天母面目猙獰,怖畏金剛兇險可怖。又如有所謂「歡喜佛」雙身像的製作。

西藏日喀則扎什倫布寺內現在保存著世界最大的一尊銅佛像。這尊佛像名強巴佛(未來佛),它完成於19世紀班禪曲吉尼瑪(公元1883—1937年)時。佛像通高近27米,據說當年為鑄這一佛像,耗費紫銅23萬斤,黃金8000多兩,珍珠300多顆,還用去鑽石、珊瑚、琥珀等無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