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中國佛教的燦爛文化 第四節 佛教繪畫

佛教繪畫是引導民眾堅定佛教信仰的一種重要手段。佛畫既可形象地傳播佛教教義,又可供佛教徒頂禮膜拜,還可使寺院殿堂神聖莊嚴,造成一種特殊的宗教氣氛。中國佛教繪畫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存,是中國藝術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載,東漢明帝(公元58—75年在位)時代就已有個別中國畫家製作佛畫,但並不普遍。六朝時期,佛畫成為繪畫的重要題材。凡能作畫的,幾乎都能作佛畫。東吳畫家曹不興,接受西域佛畫藝術影響,所畫佛教人物傳神逼真,被稱為中國佛像畫的始祖。他的大弟子衛協改變傳統民間繪畫粗獷豪放的風格,向工巧細膩的方向發展,傳說他有作七佛圖而不敢點睛的逸聞,贏得「畫聖」的美稱。繼曹、衛之後,東晉顧愷之在佛畫理論和技巧方面取得劃時代的成就。他的特點是注意藝術作品的完整性,強調形神兼備。所作維摩詰壁畫,曾轟動一時,與戴逵所塑佛像、師子國王像,被時人稱為建康瓦棺寺三絕。顧愷之作畫,也有不輕易點睛的記載,他說:「傳神寫照,正在阿堵(這個,指眼睛)之中。」

此後,南北朝名家輩出,其中以劉宋陸探微、梁代張僧繇〔yao 搖〕、北齊曹仲達尤為突出。陸探微的人物畫筆畫細密,筆勢連綿不斷,達到了「令人懍懍若對神明」的境地,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他的突出貢獻,在於使始於顧愷之、戴逵的「秀骨清相」一派南朝畫風臻於成熟。這種畫風,是在東晉南朝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思想和審美理想的基礎上形成的。張僧繇「善圖塔廟,超越群工」,一生繪製了大量佛寺壁畫,深得梁武帝歡心。他吸取西域繪畫技巧,創造出沒骨畫法,即採用淺深渲染的手法,突出形象的立體感。《歷代名畫記》評論顧、陸、張三人的作品說:「張得其肉,陸得其骨,顧得其神。」張僧繇在江陵天皇寺畫的盧舍那佛像,唐人閻立本初見時不以為然,再看則嘆,三看則驚,一連看了10多天,甚至躺在畫壁前觀摩領會。北齊曹仲達來自西域,他的佛畫特色,是在服飾方面直接師法印度藝術,所畫人物衣服緊貼身體,如被水打濕似的,顯示出人體線條之美,被時人稱為「曹衣出水」。

可惜,這一時期專業畫家的作品多已佚失,幸賴民間畫工創作的大量石窟壁畫,使我們得以直接了解當時佛畫的基本面貌。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是現存國內最早的石窟,該石窟的壁畫主要反映小乘佛教內容,包括佛本生(釋迦前生)故事、佛傳(釋迦一生教化事迹)故事、因緣譬喻故事和佛涅槃故事等。壁畫色彩絢麗,菱形構圖(即在每一菱形範圍中,表現一個故事情節)是其顯著特點。壁畫中各種人物如菩薩、伎樂、飛天,個個面相豐圓,身軀壯實,富有立體感,並具有西域佛教藝術造型和傳神的特點。它反映了印度佛教藝術進入新疆地區以後形成的獨特民族風格。而在克孜爾石窟以東的新疆各石窟中,中原佛教藝術的影響逐漸增強,壁畫在形式和內容上都發生了變化。

敦煌是西域與中原兩種佛教藝術的交匯點。在十六國和北魏中期的敦煌壁畫中,這兩種藝術風格共存,而以前者為主。北魏晚期的敦煌壁畫,則明顯受到始於大同雲岡石窟、成於洛陽龍門石窟的中原佛教藝術影響,在大量的佛教故事畫中,出現了眾多中原漢裝或南朝名士的形象。而敦煌北周時期的壁畫,人物形象肌肉豐腴,廣額圓面,則是受了張僧繇畫風的影響。中原佛教藝術在敦煌石窟所引起的變化,標誌著它已突破西域佛教藝術的規範,逐步形成中國佛教藝術體系。

隨著佛教的鼎盛,唐代佛畫進入空前繁榮時期。初唐畫家于闐(今新疆和田)人尉遲乙僧在長安期間,繪製了許多寺院壁畫。他長於以色彩暈染的西域藝術手法,著力表現西域風情和人物形象,同時又吸收中原傳統的線型勾勒,使他的人物畫有「身若出壁」之感。他曾多次作過以《西方凈土變》為題材的壁畫,以氣象萬千、歌舞昇平的畫面,反映出初唐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的面貌。生活於盛唐時代的「百代畫聖」吳道子,在集諸家畫師大成的同時,尤其推崇張僧繇。他一生創作了400多幅壁畫,所畫人物天衣飛揚,滿壁風動,成為開元(公元713—741年)、天寶(公元742—756年)以後佛教和道教壁畫的楷模。這時期寺觀壁畫中的菩薩、天神、力士等造型,以人間體態為模特,更加體現出現實性的美感要求,絢麗多彩,儀態萬千。這表明,中國佛教壁畫已進一步世俗化了。

敦煌的唐代壁畫,多以大幅「經變」(根據佛經故事繪製的畫)為主,以經變的形式來謳歌佛國的歡樂和美好。如在凈土變中,描繪出七寶樓台、香花伎樂、蓮池樹鳥等景物,著意將西方極樂世界裝飾得分外莊嚴美麗。這種畫面曲折地反映了當時的宮廷生活和人民願望。大量的壁畫還點綴有人間社會的生活小景,表現出盛唐的社會風習,基調樂觀、明朗,富有情趣。

中唐以後,禪宗漸盛,詩人王維無心世事,耽於禪悅,其詩畫的內容和風格深受禪宗思想影響,著力於意境的表現。

自宋代起,寺觀的壁畫開始衰退,「文人畫」和「院體畫」逐漸興起。當時畫家大多以創作捲軸、扇面等為賞心樂事,壁畫繪製轉入民間畫匠之手。受儒、釋、道三教合流思想的影響,宋以後佛教的水陸畫比較發達。水陸畫是懸掛在水陸法會殿堂上的宗教畫,一般分上堂和下堂兩部分,上堂畫有佛像、菩薩像等,下堂畫有諸天神像、儒士、神仙像,以及城隍、土地像等。

藏傳佛教的繪畫藝術可分壁畫、唐卡兩類。壁畫題材包括佛、菩薩畫,佛本生經變畫,歷代高僧、大師、教派祖師傳記畫,歷史故事畫以及民俗畫等。佛像畫多為單線平塗,成像莊嚴肅穆,體態勻稱。歷史故事畫、風俗畫多用俯瞰式透視法,筆法古樸而細膩。壁畫色彩鮮艷,富於裝飾效果,所用顏料都是傳統的不透明的礦物質,使用時還須調入動物膠和牛膽汁,以使色澤經久不褪。唐卡,原意是寫在布上的文告,後來指一種捲軸畫,也可稱做布畫,是藏傳佛教特有的繪畫藝術。唐卡題材大多為佛像畫和高僧、大師的傳記畫,也有部分反映民間生活和風俗的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