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異軍突起的禪宗 第一節 菩提達摩及其「壁觀」

當其他各宗相繼走向衰退之際,禪宗卻異軍突起,逐漸取代其他各宗的地位,成為中國佛教史上流傳最為久遠、影響最為廣泛的宗派。

「禪」是梵語「禪那」的略稱,意譯為「靜慮」、「思維修」,是印度各種教派普遍採用的一種修習方式,在佛教思想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認為通過將心專註於某一點上,靜坐思維,可以有效制約內部情緒的干擾和外界事物的誘引,解決所謂去惡從善、由痴而智和由染污到清凈的轉變。

早在北魏時期,以研究和修習「禪」為目的的禪學內部已出現若干派別。相傳菩提達摩(簡稱達摩)自南印度泛海而來,進入北魏境內,在河南嵩洛一帶教授弟子,提出一種新的禪法,開創了全新的禪學派別。他的傳法活動為後來禪宗的建立做了準備。但圍繞著達摩的事迹,歷史上曾出現不少神話和傳說。

據偽經 《大梵王問佛決疑經》說,有一次,釋迦牟尼在靈山「說法」,但他實際上沒有說一句話,只是手持一枝金色菠蘿花向與會大眾展示。當時在座弟子對此都表示迷惑不解,只有站在他身邊的摩訶迦葉默默神會,破顏微笑。釋迦牟尼知道迦葉可以擔負重任,於是當眾宣布,將「正法眼藏」(普照一切的根本佛法)付囑迦葉。這種說法具有很濃厚的神話色彩。但後來的禪宗認為,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要弟子們領會佛教的根本精神,迦葉破顏微笑則是暗示他得了佛的思想精髓。因而,迦葉也就被列為禪宗在印度的第一代祖師,而禪宗的淵源便可以直接上溯到釋迦牟尼。

類似的神話不斷出現。據說,當「正法眼藏」由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傳給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時,般若多羅對他說,希望你在我去世之後60年,將此「正法眼藏」傳到中國去,以普利眾生。同時還送給達摩偈〔jie傑〕頌 一首,其中兩句是:「路行跨水復逢羊,獨自棲棲暗渡江」。「跨水」,暗指達摩將渡海東行;「逢羊」,則預示他將在廣州(羊城)登岸;而「渡江」,說的便是橫渡長江去北方傳法。根據這一預言,達摩於梁武帝普通年間(公元520—526年)航海東來,抵達南海(今廣州)。當時南海刺史蕭昂熱誠接待了他,並上表梁武帝。梁武帝派人專程迎達摩至金陵。梁武帝的奉佛,主要致力於建寺、造像、寫經、度僧,因此當他見到達摩時,便問道:「我做了這麼些事,有多少功德?」不料,達摩卻回答說:「一無功德可言。」梁武帝又問:「為何沒有功德?」達摩說:「這些是有為之事,不是實在的功德。」達摩因見話不投機,決定離開金陵,北上中原地區。

又據傳說,達摩離開王宮後,梁武帝把他倆的問答對話告訴了師父志公禪師。志公聽後,對梁武帝說,達摩的開示好極了,他便是觀音菩薩派來傳授「正法眼藏」的。梁武帝深感懊悔,當下派人追趕達摩。達摩正走到江邊,回頭忽見一隊人馬趕來,隨即手摺一枝蘆葦,擲於江中,隨後腳踏蘆葦,悠然渡江北去。這就是著名的「一葦渡江」故事。後代文人常以此作為詩畫的題材,影響廣泛深遠。

正如「拈花示眾」、「跨水逢羊」等傳說缺乏史料的真實可信性一樣,「一葦渡江」也只是出於後世禪僧們的想像。事實上,流傳下來的有關達摩生平事迹和禪學思想的記載,大部分出自禪宗成立後禪僧們的虛構。比較可信的看法是,達摩自南印度泛海而來,登陸於南方沿海,並於劉宋後期進入北魏境內。據推測,他大約卒於公元530年左右,活了100多歲。

作為神話傳說的延續,為了突出達摩的坐禪功夫(實際上這正是後來禪宗所激烈反對的),後人又編造了「九年面壁」的故事。說的是達摩折葦渡江後,來到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前後九年。時代愈後,傳說也愈奇。如說在少室山的五乳峰上有一個「達摩洞」,達摩就曾在那裡面壁九年,連鳥兒在肩上壘起了巢也全然不察。

事實上,在較早的歷史記載中,尚未出現達摩於少林寺面壁九年之說。達摩弟子曇林只說過他「遠涉山海,游化漢魏」(《菩提達摩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在北魏境內傳法。著名史學家道宣也只說他「北渡至魏」,「游化嵩洛」(《續高僧傳·菩提達摩傳》),在嵩山、洛陽一帶教化弟子。少林寺是北魏孝文帝為佛陀禪師所建的寺院,佛陀是該寺的第一任寺主,繼佛陀任寺主的是僧稠。達摩禪與佛陀、僧稠一系的禪在當時是水火不相容的,因此,達摩不可能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產生上述傳說的原因,主要是禪宗取得優勢地位後,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自然地把當時已頗具名聲的少林寺列為祖庭了。

我們認為,達摩雖然沒有「面壁九年」,但是確實提倡過一種「壁觀」禪法,只是這種「壁觀」與「面壁九年」並不是一回事。

曇林指出,達摩禪法的一大特色是「安心」,「安心」的內容是「壁觀」。所謂「壁觀」,即心如壁立,並非面對牆壁而「觀」。道宣說,達摩禪的內容是「凝住壁觀」,「凡聖等一」,「與道冥符」。認為所有人在佛性上是平等的,若通過「壁觀」修行,便可以達到「與道冥符」,即自身與佛性相契合,從而進入佛的境界。唐代佛教學者宗密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總結說:「達摩以壁觀教人安心,外止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安心」,指安心於佛教真理;「外止諸緣」,指完全停止對外在世界的認識;「內心無喘」,指在禪定中連自己的呼吸也感受不到。總之,達摩禪的核心是,認為眾生本具佛性,只要凝住壁觀, 屏除雜念, 由定發慧,便可達到佛的境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