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全盛時期的中國佛教 第一節 從學派到宗派

魏晉時期,佛教寺院的經濟力量還比較弱小。但自南北朝起,在朝廷帝王、貴族官僚以及社會各階層的支持下,已逐漸形成相對獨立的寺院經濟。寺院擁有大量土地房產,通過出租土地或役使依附農民、經營商業、發放高利貸等手段,聚斂財富。在寺院經濟的基礎上,佛教理論的研究開始深化,一些有代表性的經典,都有僧俗學者予以研習發揮。至南北朝中後期,出現了以探討專門經論為中心的眾多學派,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涅槃學、成實學、地論學、攝論學、毗曇學、三論學等。從事研習的有關學者被稱為「師」,由他們依據經論而闡述的思想則稱為「師說」或「師學」。

涅槃學以研究《大般涅槃經》和傳播該經思想而得名。《大般涅槃經》的中心思想,是提倡「泥洹不滅,佛有真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肯定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所以,該學派的中心議題是關於佛性的有無、成佛的可能性等。首先注意到涅槃佛性說並加以肯定的是僧睿。自竺道生首倡「闡提皆得成佛」論和「頓悟成佛」說後,圍繞著頓、漸問題展開過一場激烈爭論,由此而形成南方涅槃師的兩大系統。北方涅槃師以道朗和慧嵩為主要代表。

成實學主要研習和宣傳《成實論》的思想。《成實論》是一部由小乘向大乘過渡的佛教論著。自羅什為初學者譯出這部論著後,他的弟子僧導和僧嵩分別為之作註疏,逐漸形成該學的兩大系統,在長江流域曾盛極一時。成實學的興起,反映了中國佛教學者對印度經論的研究和把握有了深化。

地論學因研究和弘揚《十地經論》而得名。《十地經論》為印度大乘學者世親所作,它的基本內容,是對菩薩修行的「十地」即十個階段以及心法的「八識」學說等展開論釋。最早對《十地經論》進行研究和宣傳的,是道寵和慧光,他們各自傳授弟子,分別形成該學的兩大系統。

攝論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攝大乘論》。《攝大乘論》是印度無著大師的論著,屬瑜伽行派唯識學的奠基性著作,它著重探討了「心」的性質、心生萬物的原理以及眾生如何依據此心修習成佛等問題。攝論學的著名學者也有兩個系統,一是真諦門下,二是地論南道師。

毗曇學以研究和傳播小乘有部論書《阿毗曇》的思想而得名。《阿毗曇》通過解說和論證佛經義理,啟發人們成就佛教智慧。它以名相分析和理論闡述並重,佛教學者據此而創立各自體系。由於《阿毗曇》內容豐富,解釋名相清楚,所以它幾乎成為南朝所有論師共同研習的對象。

三論學主要研究和發揚「三論」的思想。「三論」指羅什所譯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系印度龍樹、提婆倡導的大乘中觀學派基本著作。最早傳習「三論」之學的,是羅什弟子僧睿、僧肇、曇影等人。後來羅什僧團解體,其門徒紛紛南下,三論學的重心轉入南方。南方三論學的代表人物,有僧朗、僧詮、法朗等,其中貢獻最大的當數法朗。

佛教在經歷了南北朝時期的消化、吸收後,加速了民族化的步伐,並開始進入它在中國全面繁榮發展的新時期。陳、隋之際,在學派的基礎上,宗派誕生了。

一般認為,宗派產生的主要標誌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高度發展的寺院經濟,以確保宗派獨立的經濟來源,並推動自身的發展;二是系統的學說體系,以保證自宗在思想理論上的獨立地位,並由此而與其他宗派區別開來;三是相對固定的傳教地域,即以某祖庭或大型寺院為中心,造成一定的勢力範圍,以利於自宗學說的區域性流傳;四是嚴格的法嗣制度和寺院規範,以行政手段保證自宗的特殊地位。

因此,宗派不再如學派那樣,僅僅通過學說的傳承而形成鬆散的師徒、師友關係,而是具有嚴密的、全方位聯繫的宗教體系。宗派之間,除了學說上的分歧,還涉及到與世俗生活相聯繫的實際社會利益的矛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