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佛法東渡之初 第三節 康僧會與江南佛教

東漢末年,關中、洛陽地區的人士為了躲避戰亂,紛紛南下,佛教也隨之傳入江南。在吳地從事佛經翻譯和傳教活動者逐年增加,其中成就較為突出的有支謙、康僧會等人。

支謙,又名支越,字恭明。生卒年不詳。他是吳地著名佛教居士,佛經翻譯家。祖籍月氏,其祖父法度於漢靈帝(公元167—189年在位)時率數百人來華,寄居河南,受封「率善中郎將」。支謙自幼勤學中外典籍,備通六國語言。後受業於支亮,而支亮曾就學於著名佛經翻譯家支讖,故世稱「天下博知,不出三支」。他學識淵博,所謂「博覽經籍,莫不究練;世間藝術,多所綜習」。漢末,他與數十人同入吳地,受孫權召見,問及經典深奧之義,皆應對自如。故得孫權的高度信任,被拜為博士,並使輔導太子孫亮。

自孫權黃武二年(公元223年)至孫亮建興二年(公元253年),凡30餘年間,支謙廣事譯經,弘傳佛法。他先後譯出《維摩詰經》、《大明度無極經》、《大阿彌陀經》、《本業經》、《太子瑞應本起經》、《首楞嚴經》、《大般泥洹經》、《法句經》等共大、小乘經典36部48卷。據說他曾依《無量壽經》、《中本起經》思想,作《連句梵唄》,對中國佛教音樂的形成有過貢獻。他還註解了自己翻譯的《了本生死經》等。

支謙的譯經,以繼承支讖事業、宣傳大乘般若思想為重點。因他深諳音律,長於文辭,故譯文生動流暢,時人贊為「曲得聖義,辭旨文雅」。這類譯經十分有利於佛教的推廣和普及。

孫亮登位後,支謙隱遁於穹窿山,不交世務,潛心禪寂,而公卿士大夫入山歸依者頗眾。

康僧會(公元?—280年)是吳地佛教的主要傳播者。原籍康居,世居天竺,其父因經商而移居交趾。10餘歲時,雙親並亡,乃出家學佛。曾從安世高弟子陳慧問學。為人弘雅,有識量。篤志好學,不但「明解三藏」,而且「博覽六經」;乃至天文圖緯,也多所涉獵。因見當時江東佛法尚未盛行,乃立志東遊弘法。他於赤烏十年(公元247年)來到建業(今江蘇南京),設立佛像,宣傳佛教。相傳他曾利用佛舍利 顯示神異,說動孫權,為其建立佛寺,名「建初寺」,是為江南佛寺的發端。

康僧會也是早期譯經家,他翻譯的佛經很多,重要的有《六度集經》、《舊雜譬喻經》、《吳品經》(相當於《小品般若經》)等。又曾為《安般守意經》、《法鏡經》、《道樹經》作注及序。

康僧會的佛學,既與安世高的小乘佛學有聯繫,又深受支謙的大乘思想影響。他主張以「安般」即調整呼吸等方法,對治因情慾引起的精神放逸。根據佛教在江南初傳的特點,他善於用中國傳統儒家經典來解釋佛教教義,並以天人感應的神學學說和積善積惡的通俗說教來比附佛教的輪迴報應思想。按照大乘佛教普度眾生的教義,在他所譯的《六度集經》中,多以菩薩「本生」 故事,寓以大慈大悲的救世精神,體現出他試圖以拯救世人的靈魂而達到挽救人類社會的積極思想。從上述理想出發,他把儒家的「仁道」視為佛的「三界上寶」,提倡「王治以仁,化民以恕」。他在該經中說:「為天牧民,當以仁道」;「吾寧殞軀命,不去仁道也。」甚至認為,對於「利己殘民,貪而不仁」的君主,臣民可以起來予以廢除。這樣,他把佛教學說與儒家思想作了協調處理,尤其是把佛教中某些出世的消極因素改造成為治世安民的內容,容納了儒家入世的積極精神,從而為中國佛教的發展開闢了另一蹊徑。他曾說:「雖儒家之格言,即佛教之明訓。」因此,儒、佛兩家並不存在矛盾。嚴格意義上說,他的譯經,帶有明顯的編譯性質。

據《出三藏記集》記載,康僧會在弘傳佛法方面也有自己的特點:「在吳朝亟說正法。以皓性凶粗,不及妙義,唯取報應近義,以開諷其心。」孫皓是一個昏暴兇殘的帝王,不僅不信佛教,而且曾下令毀棄佛寺,所以康僧會主要用通俗易懂的輪迴報應等思想加以勸說,從而取得較好的效果。後來江南佛教的興盛發展,與康僧會在這裡的傳教活動有密切關係,所以許多佛教史籍都將他視為江南佛教的開創者。

據載,康僧會曾制《菩薩連句梵唄》三契,所傳「泥洹唄聲,清靡哀亮,一代模式」,可見也是中國佛教音樂的創始人之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