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佛法東渡之初 第二節 《四十二章經》和《牟子理惑論》

《四十二章經》是現存最早的漢文佛經。相傳為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抵達洛陽後譯出。但近代有學者認為,《四十二章經》並非真正譯本,而是漢人自己的撰述。如梁啟超先生說,這部經不是依據梵文原本比照翻譯,而是人們在多種佛經中選擇精要,仿照《孝經》、《老子》等書編撰而成。湯用彤先生則提出不同看法,認為《四十二章經》既不是一部獨立的經典,但也不是漢人的撰述,它是從小乘佛教經典中輯錄佛教基本教義的「外國經抄」。因它由42段短小經文組成,故名。又因其內容與漢代流行的道術頗有相通之處,故深受當時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四十二章經》主要闡述了人生無常、愛欲之弊的佛教原理,勸告世人放棄愛欲,積極修道,以求解脫。如說:「惟人自生至老,自老至病,自病至死,其苦無量。」又說:「愛欲之於人,猶執炬火逆風而行,愚者不釋炬,必有燒手之患」;「人為道去情慾,當如草見火,火來己卻。道人見愛欲,必當遠之。」認為通過出家修道,可以獲取阿羅漢果:「佛言:辭親出家為道,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為四真道行;進志清凈,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住壽命,動天地。」

該經字數不多,但敘述生動活潑,常以各種比喻說明佛教教理。如經中說,人之貪色愛財,好比小孩舌舔刀刃上的蜜,其後果可想而知。又比如說,惡人陷害好人,好比仰天吐唾沫,天不會被他的唾沫所污穢,而唾沫掉下來正好弄髒他自己。

《四十二章經》的上述內容和風格,使它成為一部適應佛教初學者所需的入門書,對佛教在中國的初步流傳起過重要作用。

就漢地佛教最早的論著而言,則當數《牟子理惑論》。

《牟子理惑論》一書,通稱《牟子》,又稱《理惑論》。相傳為東漢末年牟子所著,最早見錄於劉宋陸澄的《法論·緣序》中,並注曰「一雲蒼梧太守牟子博傳」。但在《隋書·經籍志》中則注稱「漢太尉牟融撰」。後來的新舊《唐書》因襲此說,致使人們誤將撰著《理惑論》的牟子與漢章帝時的太尉牟融混為一談,由此而引起對該書真偽問題的長期爭論。

目前,有關《牟子理惑論》的作者姓名及其生平事迹等,還不很清楚。但從該書的《序傳》考察,該書作者原是儒生,博覽經傳。他也曾熟讀神仙家之書,但認為那些書大多虛妄不可信,故常以《五經》等予以駁難。因見天下大亂,無意仕進,乃避亂交趾(今越南北部)。後又回到故鄉蒼梧(今廣西梧州)。他因信奉佛教,故受「世俗之徒」的非議,以為「背《五經》而向異道」,於是作《理惑論》以自辯。

《牟子理惑論》共39章,首章為「序傳」,末章為「跋」,正文共37章。據稱這是因見到「佛經之要有三十七品,老氏《道經》亦三十七篇」,故作37條問答。全書以自設賓主的問答方式展開,問者對佛教提出種種質疑,答者則引經據典,一一予以解釋,闡發佛教基本教義。內容包括釋迦牟尼出家、成道、傳法等事迹;佛經的卷數以及戒律的規定;佛教關於生死問題的主要觀點;佛教在中國初傳的情況等。作者在書中大量引用儒、道和諸子百家之言,以圖說明佛教與中國傳統學說並非矛盾,表現出明顯的儒、釋、道三家一致的思想傾向。其中對佛教的理解,大體是從傳統思想文化的角度展開的,故作者聲明要「引聖賢之言證解之」。

如書中說:「天道法四時,人道法五常」。所謂「五常」,即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並認為通過對佛法的修習,「居家可以事親,宰國可以治民,獨立可以治身。」這是以儒家思想來解釋佛教教義。書中還以「無為」、「道」等道家概念解釋佛教「涅槃」。又說:「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緒。佛之言覺也,恍惚變化;分身散體,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圓能方;能老能少,能隱能彰;蹈火不燒,履刃不傷;在污不染,在禍無殃;欲行則飛,坐則揚光。故號為佛也。」這是以黃老道術來比喻佛的功德,與時人所見略同。

魏晉時期,玄學盛行,學者多以玄學解釋佛學,而《牟子理惑論》中既有精靈不滅、禍福報應等思想,又善以老莊「無為」學說闡述佛理,其意義也可以想見。因此,對於中國佛教的形成和發展,《牟子理惑論》與《四十二章經》一樣,都曾起過重要作用。該書也是今日學者研究中國早期佛教形態的必讀著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