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佛雕之最——樂山大佛

我國佛教題材的石雕造像,除了石窟而外,單體石雕也有很突出的成就,曲陽縣修德寺石雕像和樂山大佛可作為其代表。

河北省曲陽縣修德寺石雕像,1953年首先在曲陽縣城西南修德寺塔基下發現,1954年又在宋代寺址下發掘出一批。兩次總計其數約2200餘尊,其中含有紀年銘文的造像達到247尊。造像時間自北魏孝明帝神龜三年(公元520年)開始,到唐玄宗李隆基天寶九年(公元750年)止,歷時230年左右,以東魏、北齊、隋代的造像為最多。一般為單體小型石像,殘高20至30厘米。這些石雕藝術品,現分別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和河北省博物館。

修德寺石造像的題材,開始以釋迦牟尼佛和彌勒佛為主,然後逐步過渡到以阿彌陀佛和菩薩像為主。據有紀年的造像統計,各時代雕造菩薩像與造像總數之比,北魏約佔35%,東魏約佔75%,北齊約佔82%,隋代時上升到93%。這就是說,隋代雕像幾乎全是菩薩像了。這種刻菩薩像日益增多的趨勢,反映了廣大下層群眾的信仰要求和世俗化狀況。在藝術造型上,雕像也經歷了由瘦削修長變化到方頤矮胖,再發展到挺秀豐滿的過程。造像的服飾也在變化中,例如佛衣由最初的褒衣博帶,變化到輕薄透體、衣紋簡疏的樣式。造像的面容,北魏時期那種嚴肅慈祥的容貌,已被唐代的平易親近的面容所代替了。

這大批單件石刻佛教造像,為什麼在河北曲陽發現出土?這與佛教傳播和當地石質狀況有關。4世紀中葉,今河北省石家莊地區佛教已很盛行;曲陽等地盛產的漢白玉等大理石材料又是石雕像最佳原料之一,這就給佛教造像創造了條件。

在單體石雕像中,堪稱世界之最的造像,恐怕要算樂山大佛了。樂山大佛,刻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山西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合處。大佛是利用凌雲山棲鸞峰斷崖開鑿成的一尊彌勒坐佛,所以,又稱之為凌雲大佛。大佛始鑿於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完成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歷時近90年。佛像頂上覆蓋有13層重樓,名曰「大像閣」,宋改名為「天寧閣」,明朝末年毀壞。大佛頭部與山頂齊,腳踏大江,從頭頂到腳底的高度為58.85米。其中頭高11.7米,臉寬7.8米,鼻長3.5米,耳長6.43米,眼長3.3米,肩寬24米。僅頭上的髮髻就有1200多個。耳朵中間可並立二人,頭頂上可放一張圓桌,腳面上可圍坐百餘人。樂山大佛比阿富汗境內興都庫什山南側的巴比羊石窟中最高的一尊53米高的大佛還高五米多,可稱為世界上最大、最高的石刻佛像。在像的右側,鑿有九曲棧道,從凌雲山頂可由此迂迴下到江邊佛足之下。所以,一般人總愛說:「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雍容大度,氣魄雄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