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巴蜀遺珍——大足石刻

四川大足石刻藝術,於唐宋時期即留存於世,只因地處偏僻而長期湮沒無聞。1945年,楊家駱、馬衡、顧頡剛等學者組成考察團對大足石刻藝術進行了實地的、認真考察後,大足石刻藝術才逐漸被海內外人士所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足石刻受到國家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分別被列為國家、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深入的調查研究亦隨之步入新時期。

大足縣位於四川省中部,縣城距重慶市200多公里。縣區南北窄、東西寬,四周叢山連綿,丘陵起伏,到處鑿有石窟寺與龕,較著名的有10餘處。

一是北山(古名龍崗山)石窟。位於縣城西北2.5公里處,肇端於唐昭宗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歷經五代、北宋,止於南宋紹興時期,為佛教石刻。窟龕包括佛灣、營盤坡、北塔、觀音坡、佛耳岩,共計五處448號。1956年列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升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是寶頂山(又名香山)石窟。位於大足縣城東17.5公里處,主要開鑿於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間(公元1174—1252年),後代有所增補,為佛教石刻。包括大佛灣、小佛灣、倒塔坡(未完工)、龍頭山、三元洞、大佛坡、仁功山、珠始山、對面佛、龍潭、岩灣、佛祖寺、佛祖岩、三塊碑、高觀音、廣大山、松林坡、塔耳田,共計18處60號。1961年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是南山(古名廣華山)石窟。位於大足縣城東南2.5公里處。緣起於南宋,明、清有所增補,為道教石刻,共計15號。1956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四是石篆山石窟。位於大足縣城西南22.5公里的三驅石桌鄉佛會村。肇端於北宋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歷代有所增補,為儒、釋、道諸家石刻。包括石篆山、千佛岩、佛惠寺,共計三處20號。1956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附近之千佛岩後又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五是石門山石窟。位於大足縣城東南20公里的石馬鄉石廟村。多為宋代開鑿,為釋、道教石刻。包括石門山、陳家岩,共計兩處15號。

六是妙高山石窟。位於大足縣城西南偏南37.5公里的季家山東風水庫。主要刻於宋代,為諸家石刻,並有釋、儒、道三教合一的造像。共計八號。1963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七是舒成岩(古名雲從岩)石窟。位於大足縣城北偏西10公里處。大多鑿於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31—1162年),後代曾重修,為道教石刻,共計五號。1963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八是佛安橋(又名佛岩橋)石窟。位於大足縣城西南15公里的三溪鄉八角村。始建於宋代,主要為佛教石刻,兼有儒、道二教,共計13號。1964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九是玉灘石窟。位於大足縣城西南12.5公里的三溪鄉玉河村。始建於宋,為佛教石刻,共計13號。1964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十是七拱橋石窟。位於大足縣城西南12.5公里的玉灘鄉響水村。始建於宋代,為佛教石刻,共計六號。

在以上眾多的石刻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窟最具代表性,內容也最典型豐富。現分述如下:

大足北山石窟。唐朝後期,靖南郡節度使韋君靖曾在此地建永昌塞,以加強防衛。塞內諸山雕刻著眾多尊佛像。其雕刻以佛灣為中心,廣佈於北塔、營盤坡、觀音坡、佛耳岩等處。

佛灣距大足縣城三里,宋王象之《輿地碑目考》、明曹學佺《蜀中廣記》所記大足北山,實指此處。佛灣之名,始見於清代張澍《游北山佛灣記》一書。佛灣開雕的年代,最早者為唐昭宗景福、乾寧、光化年間(公元892—901年),後經五代的永平、廣政,北宋的乾德、咸平、元祐、大觀、宣和,至南宋的建炎、紹興,歷時250餘年,方刻成現今遺存之規模。明代嘉靖年間,雖有續刻,但無關輕重。刻像地點主要在崖壁上。崖刻高約七米,長約293米,東始於韋君靖雕像,南止於林俊詩碑,共編為290號。

佛灣石刻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各種雕像。共編號275,大部分為釋迦牟尼佛像、諸菩薩像、大曼荼羅像、阿羅漢像、經變相以及部分人物像。釋迦牟尼為佛教創始人,姓喬答摩,名悉達多。相傳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凈飯王的太子,母為摩耶夫人。佛為「佛陀」簡稱,意譯「覺者」、「知者」、「覺」。小乘佛教只尊釋迦牟尼為佛。大乘佛教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宣稱三世十方,到處皆有佛。釋迦牟尼生前說法,經歷行走之處皆有塔像,稱為「聖跡」。印度有聖跡像48處,其中以鹿野苑、靈鷲山、拘屍那、藍毗尼、給孤獨園等六處最著名。中國開雕的釋迦牟尼佛像,不僅有仿造的印度聖跡像,還有根據佛經內容雕造的雙身像和三身像。佛灣造釋迦牟尼佛像共計聖跡像12號,其中以唐刻10號、宋刻136號最具代表性;雙身像為112號、三身像為51號。

諸菩薩像。菩薩全稱「菩提薩埵」,意譯「覺有情」,「道眾生」,「道心眾生」。佛典上常提到的菩薩有文殊、普賢、觀世音、彌勒、地藏、金剛手等。佛灣造菩薩像,計有觀音像40號,其中以28號等四個號為雙觀音,149號為三觀音,115號等八個號為六臂觀音。其它還有地藏菩薩像共八個號,其中以37號最具代表性;觀音、地藏同龕像共六個號,其中58號可為代表;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地藏菩薩同龕像共三個號,其中可以52號為代表。

千佛像。只有20、155號。

大曼荼羅像。北山曼荼羅造像,因歷代都不由密宗住持,無阿闍梨(即「導師」)傳授,屬於由儀軌流變成的普通造像。計千手觀音像共六號,其中可以九號為代表;如意輪觀音像共三號,可以149號為代表;金剛像計二號、孔雀明王像一號;藥師琉璃光佛像共六個號,其中可以110、281號為代表;金輪熾盛光佛像計兩個號,其中39號可為代表。

阿羅漢像。阿羅漢,略稱「羅漢」。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在佛教發源地印度,阿羅漢原無造像,傳入中國後始有羅漢造像。一般為十六阿羅漢和五百阿羅漢兩種。佛灣計有十六阿羅漢像二號,其中36號可為代表;五百阿羅漢,編號168。

經變相。「變相」簡稱「變」。唐代以來流行的繪畫藝術形式之一。根據佛經繪製的圖畫稱為「經變相」或「經變」。這種經變相在我國有兩種,一為菩薩變,一為經變。晉顧愷之在瓦棺官寺造維摩詰相,作「清嬴示病之容,憑几忘言之狀」,是為菩薩變。至盛唐始有經變,但多為壁畫,極為寶貴。佛灣經變相,有觀無量壽佛經變相(亦名「西方凈土變」),編號245;彌勒下生經變相,編號176;十三面觀音變相,編號180;地藏王化身,編號177。

人物像。繪畫當時的人及其事迹的像,又名寫真。此處有韋君靖像,編號1;明肅皇后像,編號122、128;林俊像,編號288。

上述雕像,若以時代區分,在唐晚期和五代,主要是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天王、力士、十六羅漢、藥師佛、千手觀音、觀無量壽佛經變等;宋代主要是解冤結菩薩、九子母、孔雀明王、五百羅漢、地藏變、觀音變、維摩變、彌勒下生變等。

第二,各種碑碣。共計九個號,其中古有今佚者為《吳季子墓碑》、《高祖大風歌碑》。今存者為《韋君靖碑》、《古文孝經碑》、《趙懿簡公神道碑》、《無盡老人碑》、《林俊詩碑》、《西域禪師坐脫記碑》及殘碑《勾龍城碑》。

第三,各種題記。共計11號,今存者計九個號。即《郭慶祖乙卯題記》、《趙宗瑞淳熙丁未題記》、《呂伯虎淳熙丙午題記》、《楊彥翔淳熙戊戌題記》、《呂元錫淳熙丁酉題記》、《趙循父壬申題記》、《呂元錫范米美題記》、《王季立乾道辛卯題記》、《李季生戊午題記》。《嘉泰癸亥題記》和《紹興庚申題記》已毀。

第四,經幢。共計六個號。其中以279、281號最為完整。

大足寶頂山,海拔580米,山頂有聖壽寺。其石刻造像以聖壽寺西北山谷中的大佛灣和寺東南的小佛灣為中心展開。大佛灣,古名「廣大寶閣樓」;小佛灣,古名「大寶閣樓」,二處主要開鑿於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間(公元1174—1252年),歷經70餘年方告完成。

大佛灣系一道幽深的馬蹄形山灣,長約500米,崖面高15—30米。全部石刻均雕在山谷東、南、北三面的崖壁上或石窟中,共有31幅大型雕刻,由宋代名僧趙智鳳主持修建。另外還有碑碣題記。

第一,雕像。共計19號,是系統地向世人灌輸佛教教義的系列作品。其中少數雕刻,如15、17、18、20、30號,也多少地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生活與幻想,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