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河洛瑰寶——洛陽龍門石窟

在九朝故都洛陽有一石窟,名龍門石窟。這是我國北方三大石窟之一。其特點是洞窟多、雕像多、題記多,堪稱河洛瑰寶,中原一絕。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城南13公里的伊水兩岸,南北長一公里許,現存窟龕2100多個,其中大型窟29個,造像10萬多尊,題記碑刻3600多件,佛塔50餘座。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後,後來的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北宋等朝代都繼續有所雕鑿。其中北魏時期雕鑿的窟龕約佔總數的1/3,唐代窟龕約佔總數近2/3。北魏的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和唐代的潛溪寺、奉先寺、看經寺等都是龍門石窟中有代表性的洞窟。此外,在龍門四周還有一批「衛星」窟,它們的風格與龍門造像一脈相承,也是龍門石窟的組成部分。1000多年來,龍門石窟受到過自然侵蝕,也遭到過人為的破壞和帝國主義的掠奪。1949年後,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和修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門石窟的開窟造像可分北朝和隋唐五代兩個時期。北魏孝文帝時期首開古陽洞,它是支持孝文帝遷都的一批貴族官吏雕造的,為龍門石窟中造像最多的一個洞。該洞正壁為一佛、二菩薩,左右壁各有三層龕像,基本上都是北魏雕造。賓陽三洞刻於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公元500—523年),其中僅賓陽中洞全部完成,為北魏後期代表性洞窟之一。中洞造像,正壁為典型的五尊像組合,南北兩壁為一組三尊立像,前壁有大型浮雕人物像,即著名的《帝後禮佛圖》。可惜該圖已於1935年被竊往國外。北魏後期洞窟的形制,主要的仍然屬於禮拜窟類型,方形平面,穹窿頂,龕有尖拱。題材以三世佛為主。這時的龍門石窟雕刻手法,已表現出由雲岡石窟的直平刀法向圓刀刀法過渡的趨向;藝術風格也有了較大的變化,形成了「中原風格」。這種中原風格,是鮮卑族文化與南朝漢族文化相融合、外來的佛教藝術與中國傳統藝術風格相融合的結果,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東、西魏造像,大都是在北魏洞窟壁面上補刻小龕,龕形也無多大變化。北齊武平年間(公元570—575年),無量壽佛開始稱為阿彌陀佛,造型也變為矮胖壯健,隆胸寬肩,有厚重感;衣褶簡潔,多用圓刀,這是一種由北魏造像向唐代造像過渡的表現。

龍門石窟造像連續時間最長、造像規模最大、題材內容最豐富的時期是唐朝。這個時期的造像,其形制可分為禮拜窟、禪窟、瘞〔yi 益〕窟三個類型。其中禮拜窟占絕大多數。造像題材有佛像、菩薩像、羅漢像、護法像、經變故事像、供養人像六類。唐太宗至唐玄宗時期出現龍門石窟造像史上的第二個高潮。其中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更是唐代造像藝術的成熟時期。這時期開鑿的有紀年的大窟,有太宗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前後完成的賓陽南北洞和潛溪寺,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完工的奉先寺大盧舍那像龕等。奉先寺是為唐高宗和武則天皇后開鑿的露天摩崖造像群,南北寬約36米,東西長約40米,有盧舍那佛、弟子、菩薩、天王、力士等主要造像九尊。主佛高達17米。據造像銘記載,佛像完工後,武則天曾以皇后身分「助脂粉錢兩萬貫」,並率領群臣參加盧舍那佛的「開光」儀式。奉先寺大型群像的雕造可說是中國雕刻藝術發展史上的高峰。自「安史之亂」後,造像由盛而衰,造像的規模與數量都遠不如前。造像形體比初唐和盛唐也大為遜色。

龍門石窟寺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造像碑刻和題記很多,為全國各石窟之冠。以碑刻藝術出名的魏碑體式的題記,不僅記載了北魏時期開鑿龍門石窟的歷史背景,而且代表了當時書法藝術的風格和水平。唐前期岑文本撰文、褚遂良書丹的《伊闕佛龕之碑》,唐中期開元十年(公元722年)補刻的《大盧舍那像龕記碑》等,分別是唐代初期和盛期楷書藝術的代表。題記中其他內容很多,對研究中國醫藥、行會以及中外交通甚至漢字發展史,都有重要史料價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