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絲路明珠——敦煌莫高窟

中國和亞洲中西部國家的經濟文化往來,有著悠久的歷史。公元前2世紀張騫出使西域後,「絲綢之路」開通,雙方交往更加頻繁。久而久之,在這條商路上,形成了很多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其中最有名的則要算敦煌了。尤其是敦煌石窟,更是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結晶,故有「絲路明珠」之譽。

敦煌石窟(俗稱千佛洞),一般說包括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等,以莫高窟為主。莫高窟位於敦煌縣東南約25公里的鳴沙山。據刻於唐武則天聖曆元年(公元698年)的《李君修佛龕碑》等材料記載,莫高窟始建於前秦苻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首先由樂僔〔zun 撙〕和尚舉其事,然後由法良禪師等承其業。經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諸代的不斷開鑿,方才建成了留傳至今的巨大窟群。莫高窟群共長1600多米,分為南北兩區,在南區近千米長的崖面上,洞窟密集,好似蜂房,尤其以中部最為集中,上下多達五列。據編號洞窟統計,現在尚存492窟,壁畫有4.5萬多平方米,彩塑2400餘尊。唐宋時期的木檐結構的洞窟五座。北區洞窟,經近幾年的發掘整理編號,約有250個左右。這些洞窟的形制、塑像和壁畫的題材與藝術風格方面的特點,是在長期創造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其演化過程,大體可以分為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幾個時期。下面主要據南區石窟做一概略敘述。

北朝包括北魏、西魏、北周等朝代,共有洞窟36個。其中屬北涼的三個,北魏的12個,西魏七個,北周至隋初14個。這個時期洞窟主要有三種形式:一為僧房窟形式的禪窟。即在主室兩側的壁上開鑿有供僧人坐禪修行的小室,如有西魏文帝大統四年(公元538年)和五年(公元539年)題記的285窟就是其典型的代表。二為塔廟形式即中心塔柱式的石窟。塔柱的四面開龕造像,這是北朝時期最典型的石窟形制,254號窟可為代表。三為平面為方形、頂部為覆斗式的洞窟。這種窟形在後壁鑿有較大佛龕,於北魏末或西魏初期出現,但一直沿用到元代,經歷了很長時間。早期的272號窟可為代表。這種窟中塑像,有主體性圓塑和附屬性的影塑。圓塑主要是釋迦牟尼佛或彌勒佛,安放在窟中的顯要位置,兩側大多塑有二夾侍菩薩像。組成一佛二菩薩的標準形式。北周時期又出現了佛弟子阿難、迦葉,使一組佛像多達五身。北朝時期洞窟內,頂部和四壁都繪滿了壁畫。頂和四壁上部所繪內容多為天宮伎樂,四壁下部為裝飾花紋等。中部壁面除千佛外,主要畫佛傳故事、佛本生故事等,由於所繪位置適中,所以十分醒目。

隋唐時期是莫高窟的全盛時期,現在留存下來的隋唐時期洞窟,多達300多個,占洞窟總數60%以上。其中隋代達七八十個,比以前200年開窟總數還多一倍,可見隋代佛教興盛情況。唐代前期,即初唐、盛唐期,造窟127個,是敦煌莫高窟中造窟最多的時期。這時期窟形最典型的形制是殿堂窟,即前期出現的平面方形覆斗式窟。唐代窟形一般都有前、後室,前室平面多呈橫長方形,室外多有木結構建築;後室即主室,平面多為方形,室內有寬敞的活動空間,供善男信女活動。唐後期出現的新窟形制有兩種,一種是橫長方形平面圓券頂的隧道窟,另一種是大型的涅槃窟,又稱卧佛窟。唐代洞窟,有的還在甬道兩邊或者前室,加鑿小的耳室。隋唐時期由於統一局面的形成,莫高窟雖遠在西北地區,其塑像風格與中原地區也更趨向一致。隋代塑像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或一佛、二弟子、四菩薩為一組的組合。同時出現了一佛二菩薩為一組的立像或三組鼎足而立的九身立像等新題材。隋代造像特點為面形方圓,體格健壯,比較寫實,腿部一般都較短。唐代時各窟內彩塑和壁畫,大都有周密的整體設計,突破了舊的格局,出現了新的意境。唐代彩塑的主要形式是整組的群像。全部塑像都是圓雕,浮雕已很少見。寫實手法大大提高,進入了人物內心刻畫的新領域。塑像內容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者二力士,形成為七身一組或九身一組的組合。此外還有七佛像、供養菩薩像和高僧像等。唐時莫高窟彩塑又一特點是巨型佛像的出現。例如,唐代武則天延載二年(公元695年)禪師靈隱與居士陰祖等造的「北大像」坐落於第96窟內,高達33米。建於唐玄宗開元年間,僧處諺與鄉人馬思宗等造的「南大像」坐落於第130窟內,稍小一點,也有26米高。唐代宗李豫大曆十一年(公元776年)開鑿於第148窟中的主尊涅槃像,高約15米。其後站有72身弟子像,是莫高窟中一組最大的彩塑群像。

隋唐時期,尤其到初唐盛世,莫高窟壁畫從內容到形式都有了劃時代的變化。這時壁畫的題材豐富,場面宏偉,色澤絢麗。各類人物造型、敷彩暈染、線描技巧等,都達到了空前的水平。隋唐時期,正處於繪畫藝術一個轉變階段,這時的壁畫題材,除沿用舊有的以外,新出現的內容為經變畫。這種畫的畫圖一般較小,內容也比較簡單。唐朝時,壁畫的題材可分為幾大類,如佛像畫、經變畫、佛教史跡和戒律畫、供養人畫像和裝飾圖案等。其中主要是各種各樣的經變畫。這種畫在唐代前、後期,題材和布局也有區別。唐代前期,主要有阿彌陀經變畫、法華經變畫、無量壽經變畫、東方藥師經變畫等八種。它是在隋代雛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至貞觀年間趨於成熟,形成一部經為一面壁畫的壯觀畫面,在同一窟內所選題材的種類一般不多。後期則有了較大的變化,首先經變畫的題材、種類都多了,新出現了天請問經變畫、金剛經變畫、報恩經變畫、金光明經變畫、華嚴經變畫、報父母恩重經變畫、思益梵天問經變畫等。這多種經變畫在一個石窟中同時出現,是唐代後期石窟藝術的一個主要特點。其中如第85窟,一窟中所繪經變畫就達到15種之多。陰家窟(第231窟)為12種,張家窟(第159窟)有九種。這種變化適應了當時善男信女的不同的思想要求,同時也豐富了石窟藝術的內容。此外,同時出現的還有屏風畫以及歷史人物畫等。關於供養人的畫像,在北朝時期只是數寸小像,但到唐代以後則變為二三尺高甚至與真人同高的大像,而且它們多佔據甬道兩壁或窟內的顯著位置,藝術表現上也逐步打破千人一面的模式,愈來愈多地刻畫出不同人物的特點和個性,而且還用來顯示家族的門第和譜系。這是一種十分耐人尋味的變化。在唐朝後期開鑿的第156窟描繪當地統治者的《張議潮和宋國夫人出行圖》,展現了晚唐時期歸義軍節度使張議潮和夫人出行的情景,這是唐代供養人畫像中最傑出的兩幅作品。在一幅橫向長卷式的壁畫上,儀仗、音樂、舞蹈、隨從等人物100多個,分段布滿畫面,組合成一支浩浩蕩蕩的出行隊列,畫面上還有榜題文字。這就開創了莫高窟內為個人歌功頌德而繪製壁畫的先例。

五代宋時期,大約在920年前後,敦煌地區軍政大權落入曹議金之手。直到1036年敦煌為西夏所佔據,曹氏家族五世統治河西地區達140多年。莫高窟中屬於這個時期的洞窟,現存者有55個,其中有10餘窟還保存著明確的造窟紀年題記。這時期的石窟,一部分是利用舊窟,重新彩繪;一部分是新開大窟。新開窟的典型形制是起於晚唐的中心佛壇式,其平面略呈縱長方形,窟內中心偏後置馬蹄形佛壇,壇上設置塑像。窟頂作覆斗形。在崖前下層的大窟前面,有建於台基之上的木結構殿堂,從而形成了前部為殿、後部為洞窟的格局。壁畫題材多沿襲唐代的內容。可歸為經變畫、故事畫、供養人畫像、佛教史跡故事畫、佛像畫、裝飾圖案等六大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原來作為人物背景的山水畫,到了第61窟西壁上的《五台山圖》,則成了獨立的畫面。《五台山圖》高約五米,長13.5米,通貫全壁,面積約達67.5平方米,這幅圖中概括描繪了從河北某地經五台山至太原數百里的山川地形和城鎮,具體畫了城郭、寺廟、橋樑、亭閣、店鋪、草廬等各式建築170多處,並描繪了各種人物活動的場面,生活氣息十分濃厚。《五台山圖》是敦煌壁畫中最大的山水畫。它把現實與想像結合起來,用鳥瞰式的透視法將綿延千里的山川景色和風土人情匯於一壁,遠觀有磅礴的山巒氣勢,近看有生動的人物情節,傳統中國山水畫的寫意特色,在此圖中已見端倪。這時期的供養人像有了較大發展,畫像更趨高大,一般都在二米以上。如第98窟的供養人像,約近三米,是一組具有較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畫像。

在西夏、元近300年間,莫高窟雖處在衰微時期,新開窟較少,但修建、重修活動一直未斷。這時期莫高窟修建洞窟約80多個,其中有70餘個是舊洞窟,其壁畫(局部或全部)在西夏時被重新描繪,因而遺存的西夏壁畫數量十分可觀。第61窟甬道南壁,大約在西夏末年或元代初年重新繪製的巨型熾盛光佛和天宮諸星圖,是現存莫高窟壁畫中僅見的題材,至為珍貴。

敦煌莫高窟遺存除了洞窟、塑像、壁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