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岩石的畫——岩畫與畫像石

岩石的畫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利用天然石崖刻畫,俗稱岩畫;一是利用人工石作畫,主要有畫像石等。在很久以前,先民們在天然的崖壁或洞穴用刀作畫。一般人把這種畫稱為崖畫或岩畫。

在我國,北魏人酈道元著的《水經注》中就提到在黃河、長江等大河兩岸有許多岩畫;福建省華安的岩畫,據說在唐代時就被人發現了;廣西左江流域的岩畫,在宋代人李石的《續博物志》、明代人張穆的《異聞錄》等書中都有過記載。根據文物考古工作者調查的情況表明,我國的岩畫廣佈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甘肅、寧夏、四川、雲南、西藏、廣西、江蘇、浙江、福建等省、自治區和市,大量地集中於北方、西北和西南。

1979年,在內蒙古自治區海渤灣的卓子山,一位牧羊老人,隨手用放羊鞭撥弄沙土,突然發現了埋藏在沙土下面刻畫的圖像。後經過清理,在這塊坡地上發現了幾塊面積雖不很大,但畫面十分密集的岩畫,內容大都是人面像。據考察,此地大概是先民們祭祀祖先的場所,這是我國目前發現的人面形岩畫最集中的地點。畫面中,一個個奇異的人面,仰望那廣闊藍天,彷彿在訴說昔日典禮的盛況和今天處境的冷落,令人產生無限遐想。

在我國西北聯結蒙古國和俄羅斯的著名國際山系阿爾泰山脈中,中國文物考古工作者已探明山中掩隱著斷續約1000多公里長的古代岩畫長廊,其中已找到畫點40多處,岩畫一萬多幅。這是迄今發現的我國最大的岩畫群,在亞洲北部草原岩畫帶佔有重要地位。中國阿爾泰山岩畫發現於1982年,1983年開始進行全面的科學考察。考察隊經過五年的工作,行程上萬里,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查明這個岩畫「長廊」,東起現在我國與蒙古國接壤的清河縣,西止與俄羅斯毗鄰的哈巴河縣和吉木乃縣,分布在七個縣市18個鄉村的幽深山谷中,這些地方大多是先民們游牧時的通道。據分析,阿爾泰山岩畫創作於不同的時期,最早的作品可能出自先秦時代「塞人」之手,晚期的則為唐代以後的突厥、契丹等族人民所作。岩畫內容十分豐富,有的表現古代的社會生活,或描繪久遠的群婚制情景;有的表現勞動之餘的歡樂,或追憶部落間激烈的爭鬥;有些還留下了早已從阿爾泰山地區消失的動物圖像(如單峰駱駝等)。這些岩畫不僅為藝術家們所喜愛,而且是研究阿爾泰地區和整個中國西北草原生態變遷的珍貴資料。由於該地區岩畫與我國內蒙古陰山岩畫、蒙古國岩畫、俄羅斯西伯利亞等地岩畫在題材和創作方法上有較多的共同性,對研究亞洲北部草原岩畫帶產生原因、形成過程及內容特點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賀蘭山東麓發現的古代岩畫群,是西北地區重要岩畫群之一。它南北綿亘500多公里,畫點10餘處,岩畫千餘幅。賀蘭山在銀川平原西部,水草豐茂,自古以來,就是匈奴、羌、鮮卑、突厥、吐蕃、党項、蒙古等游牧民族活動的地方,他們在此留下了很多珍貴的遺迹,岩畫便是其中之一。這些岩畫,內容豐富,再現了古代游牧民族的社會形態、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這些岩畫為研究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發展史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本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在我國與緬甸接壤的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境內,陸續發現了10處岩畫點。從這些岩畫的畫面中,可以辨認出1063個圖像,其中人物像785個,動物像187個,房屋25座,道路13條,各種表意符號35個。主要描繪當時當地居民由狩獵向馴養階段過渡的生活情景,但專門反映農業生產和畜牧業的場景尚識別不出。住房為「干欄」式,以及由若干干欄式住房組成的村落,建築形式帶有明顯的南方民族的特點。這批岩畫的時代,初步認為屬於新石器時代,距今約3000年以上。滄源岩畫是我國發現的刻畫年代較早的岩畫,為我國民族史、原始社會史、美術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份寶貴的形象資料。

我國岩畫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刻畫時間較早,以生產比較後進的少數民族為多。在廣大漢族地區,則主要利用人加工後的石頭作畫,這種畫稱畫像石,它基本上與碑刻同時出現,比岩畫出現的時間晚,可以視為我國石刻畫的第二個階段。畫像石,與岩畫比較起來有很大的不同,不僅在地域、製作者、時間、藝術水平等方面有差異,而且其反映的生產力水平、社會發展階段也有很大距離。

所謂畫像石,主要是指圖像為平麵線刻之石刻。這類石刻無論其內容的性質如何,從技術上講都可列入畫像石一類。我國畫像石出現和使用時間,主要在漢代。這時為什麼會產生畫像石?概言之,可能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有成熟的刻石技術;(二)有社會的需要。

以山東畫像石為例就可說明這種情況。據初步了解,山東省已有60多個縣出土過畫像石,佔全省縣總數的一半以上,但分布不平衡,主要在魯南地區、臨沂地區;泰安、濟南、昌濰地區也有發現;魯西南、膠東等地只有少量出土。

魯南地區畫像石多的原因,首先是該地區位於山陵地帶,分布著很多不太高的山丘,石材豐富,為畫像石的製作提供了豐富的原料,從而也為利用石材造就了一批一批的石刻工匠,為畫像石鐫刻準備了技術力量。其次,魯南地區在歷史上就是經濟、文化發達之地,在秦以前就是有名的齊魯之邦,加上該地區又屬汶、泗、沂、沭河流域,土地肥沃,水利發達,冶鐵、煮鹽、紡織等手工業生產較進步,所以這些地區封建性的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後漢仲長統說,這裡「豪人之室,連棟數百,奴婢千群,徒附萬計。舟車賈販,周於四方;廢君積貯,滿於都城。琦賂寶貨,巨室不能容;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後漢書·仲長統傳》)。這些話有誇大成分,但這裡經濟比較發達則是事實,這就為畫像石的鐫造提供了物質條件。同時政治思想上也有這種要求,崇尚儒家的孝道、厚葬之風等,是促使畫像石產生的直接動機。

由於畫像石的出現與崇尚孝道和厚葬之風有密切關係,所以畫像石主要用在埋葬死者的墓穴建築和在地上修的祠堂方面。

漢代畫像石分布範圍很廣,北面可到今北京,西北可到陝西北部米脂、榆林,西邊到甘肅成縣,西南到雲南昭通,南方到長江北岸的當陽,東南到杭州灣北岸浙江海寧,東到山東半島牟平。其中又以山東地區、蘇北徐州和新海連地區、河南南陽地區、湖北襄樊地區、陝北地區和四川中部地區最為集中。其內容可歸納為四大類:

(一)社會現實類,反映當時的生產、生活狀況;

(二)神話類,包括神話傳說、仙人靈異、奇禽怪獸等;

(三)歷史人物故事類,包括古代著名的帝王將相、聖賢人物、孝子烈女、刺客高士等;

(四)自然景物類,包括日月、星辰、雲氣、山巒、河流、樹木等。

畫像石對我們了解漢代的社會生活、生產狀況、思想意識、風俗習慣、雕刻藝術等等,有極重要的參考價值。此類畫像,現例舉一二。

《武氏祠畫像》。武氏祠是漢代武氏家族墓地所建祠堂的總稱,包括武榮祠、武梁祠、武開明祠、武班祠等。該祠位於山東嘉祥縣武翟山(武宅山)北麓。據祠闕銘載,東漢後期,嘉祥武氏世代為官,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其子孫開始在墓前建武氏祠堂,數十年乃成。祠中有石闕、石獅、墓碑、畫像。現存畫像石仍達40多塊。畫像石內容多為歷史人物、歷史故事、孝義故事、烈女故事、神話傳說和各種車馬出行、宴筵樂舞、水陸攻戰、祥瑞災異、動物等,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風土人情、典章制度和宗教信仰。它不僅是精美的石刻藝術品,也是研究東漢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實物史料。

《大汶口畫像石墓》。1960年在山東泰安發現,1984年將出土畫像石運至泰安岱廟陳列。該墓建於東漢末年,主要用石材建造,平面呈倒凸字形,由東西前室、東西耳室、東西後室組成。南北長約6米,東西寬4.65米(南端)至6.4米(北端)。其中畫像石九塊,主要在門楣、中柱等部位。畫像內容為人物像、車馬出行、孝子故事、歷史故事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