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山川絕唱——刻石與摩崖

我國的石刻文字,經過商周時期千年左右的發展已經成熟。所以,從秦漢時開始,它在社會上尤其在當權的統治階級和富裕階層中已被廣泛地使用了,甚至出現了使用石刻文字的第一個高潮。這些石刻中首先與我們見面的,就是刻石與摩崖這種形式的石刻文字。

刻石只是石刻中的一種形式,一個類別,僅僅是指形無定製、內容自由的那種石刻文字。它與後面講的有一定形制、內容範圍也相對固定的石刻文字是有明顯差別的。秦代刻石是我們目前發現的最早刻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宣揚自己的聲威,鞏固自己的帝業。所以他不避長期征戰的辛勞,從公元前219年至公元前210年的10年中,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的巡視,足跡遍布現今中國東部大地,並七次在石上刻文以歌頌秦朝和他自己的功德。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兩次到東方巡視,登上了鄒嶧山(今山東鄒縣境內),豎立了「嶧山刻石」;登泰山(今山東泰安市),立了「泰山刻石」;上琅玡山(今山東膠南縣西南),立了「琅玡台刻石」。第二年(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又到東方巡視芝罘(今山東煙台市境內),立了「芝罘刻石」和「芝罘東觀刻石」。其後,他又於公元前215年到北方巡視,在碣石山(今河北昌黎縣北)立了「碣石刻石」。公元前210年,去南方巡視,在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南)立了「會稽刻石」。

秦始皇在幾次巡視中共刻了七件刻石,其內容大同小異。

秦始皇時期的刻石,原石保留到今天的只有兩件了,而且都破損得十分嚴重。一件是泰山刻石,經多次毀壞,如今只剩下10個字,現藏山東泰安岱廟。泰山刻石文字拓本,現存最好的也只有在明朝時期拓的29字本;一件是琅玡台刻石,現在已成碎石,雖經粘合,也存字不多,現僅存秦二世個別隨從官員名稱和詔書13行中部分內容,共86字,殘石於1959年移歸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琅玡台刻石的清朝前期和乾隆年間兩個傳拓本,算是珍本了。

山東鄒縣嶧山刻石原物丟失後,五代南唐時有徐鉉的摹本流傳。北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鄭文寶就根據徐鉉摹本,重新刻了一石豎立在長安,現存於西安碑林。其餘各石,均已早佚,不得復見。西漢時期的刻石,後來出土10來件,以小品為多。東漢以後,由於石刻中的其他形式如摩崖、碑刻、墓誌等的大量出現,刻石這一類石刻作品,已退居次要地位。

摩崖石刻是石刻中的一個類別。所謂摩崖石刻,就是利用天然的石壁以刻文記事的石刻。這種摩崖石刻,尺寸不一,長寬各異,文字多少也不相同,總之無固定規格,只要能滿足刻字者的需要就行了。根據現在所知,我國摩崖石刻的分布地區較廣泛,差不多各個省市都有,其中如陝西漢中的褒斜道,山東泰安的泰山、掖縣的雲峰山,湖南祁陽的浯〔wu吳〕溪,江蘇鎮江的焦山等,都是著名的摩崖石刻區。

關於我國摩崖石刻文字出現的時間,有很多說法,有的說出現於周代,有的則說在商代就有了,但都缺乏可靠的證據。根據可靠記載和現有實物考察,可以確指為摩崖石刻者,最早見於東漢時期。這時摩崖數量不少,已達到了一個相當水平。漢代以後,各朝代都有摩崖石刻,有的也很著名。現根據不完全統計,比較著名的摩崖,漢朝有10多處,魏、兩晉、南北朝有近20處,隋唐時期有10來處。宋以後也有一些,總共約有50處。

陝西漢中地區摩崖石刻,集中於褒城縣石門地區。所謂石門,就是東漢明帝(劉庄)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所開鑿的一段隧道。古代褒斜道南出褒谷,就穿行於這個隧道中。褒斜道是由陝西關中地區通到蜀郡(今四川省西部)去的一條道路。石門所在地兩山對峙,有「虎峰」、「熊山」之勝,有漫道雄關之險,褒水奔流於兩山之間,其浪激時如飛雪翻滾,沉靜時如「浮浪玉盆」,勝似圖畫一般。這裡的摩崖石刻很多,達到百餘品。其中《石門十三品》尤為著名。它們分別刻在褒谷水兩岸石門內外,雕鑿時間以漢魏等朝為主。如東漢的《漢鄐〔chu處〕君開通褒斜道摩崖》、《故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右扶風丞李君通閣道摩崖》、《楊淮、楊弼表祀摩崖》,三國時期的《李苞通閣道題名》,北朝時期的《石門銘》以及南宋時的《山河堰落成記》等。這些摩崖都是在遠離鬧市的幽谷之中,由於有深澗絕壁為屏障,歷代禍亂未能波及,所以保存較好。以後,由於興建褒水大壩等水利工程的需要,將其中主要部分遷到現在漢中博物館保存。

《漢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在陝西勉縣褒谷石門西南半里左右的山崖上。開鑿於東漢明帝永平六年至九年(公元63—66年)。主要是記述陝西漢中太守鄐君受皇帝詔命承擔修整漢中褒谷到郿〔mei 梅〕南斜谷古棧道的情況,文中有「作橋格六百二十三間,大橋五,為道二百五十八里」等記載。不過褒斜古棧道全長為470公里,這裡只說修道258里,可見鄐太守只是修了一部分。這件摩崖是研究我國棧道史的重要材料。此摩崖本身無文字標題,故歷代稱呼各異,如《開通褒斜道石刻》,《開通褒斜道摩崖》,或者叫《漢中太守巨鹿鄐君開通褒斜道碑》,《漢永平開通褒斜道石刻》等,我們據文義在此書中叫《漢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似乎比其他名稱更合適。

《故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這是在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漢中太守王升為東漢順帝初年的司隸校尉楊孟文所撰寫的一篇歌頌之詞,主要讚揚楊孟文數次奏請皇上修復褒斜道的堅韌不拔的精神。該摩崖刻在古褒斜棧道南端(今陝西漢中市褒河鄉境內)褒谷石門西壁上,通高261厘米,寬205厘米。文22行,每行30至31字。另還有題額一段,高54厘米,寬25厘米。文二行10字,均為漢代隸書寫刻。

《石門銘》,是北朝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雕刻在陝西漢中褒斜古棧道石門東壁的摩崖石刻。通高175厘米,寬215厘米,共刻文27行,每行22字,每個字的直徑約5至6厘米,楷書。北魏梁秦二州典簽(官名)太原郡人王遠撰文並書(即書寫在石上),河南洛陽縣武阿仁刻字。在《石門銘》的右下,還有一段摩崖石刻,通高98厘米,寬28厘米,刻文七行,每行七至九字不等,每個字的大小與《石門銘》相同,也是楷書。其字與《石門銘》銘文同時鑿刻,所以前人常稱之為《石門銘小記》。從內容上看,與《石門銘》銘文當同為一體。因此,歷代談到《石門銘》的文章,多把《石門銘小記》包括在內一併記述。

《石門銘》是北魏時期的最著名的摩崖石刻之一。它記載了我國最早的穿山隧道褒谷石門的開通、堵塞、復開的情況和被稱為棧道之始的褒斜古棧道的有關修復經過情形,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石門銘》的書法超逸,與著名的江蘇鎮江焦山摩崖《瘞〔yi義〕鶴銘》近似,具有典型的魏碑特色,是研究我國漢字書體演變的極為珍貴的實物標本。《石門銘》的文章也寫得很好,文筆精練,敘事真切,也是一篇難得的佳作。由於《石門銘》有上述特點,所以它一向為金石學界、文史學界和書法界所重視,自宋代以來,各代都有很多名家進行研究與考釋。

泰山為片麻岩構成的大山,氣勢磅礴,景色壯麗,山上名勝古迹很多,為我國名山之首。它不僅有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的「憑崖望八極,目盡長空閑」的美感,而且由片麻岩石構成的山崖,正是摩崖刻石的好地方。山上的摩崖石刻約有1200處。其中《經石峪摩崖》和《紀泰山銘》就是最負盛名的代表作,「(風字去幾)二」摩崖則是有趣之作。

「(風字去幾)二」摩崖石刻,鑿在泰山萬仙樓北盤路西側石壁之上。「(風字去幾)二」為一字謎,取「風」、「月」兩字的字心組成。取意,此處「風月無邊」。該摩崖為清朝濟南名士劉廷桂刻於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

《經石峪摩崖》,刻在泰山斗姆宮東北方大約一公里左右的山谷中,該谷有磴〔deng 鄧〕道可通,谷中有小溪,溪右岸有一自然的微有坡度的花崗岩石坪,面積約一畝左右,佛教經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部即刻在該石坪上,所以其峪(山谷)也因刻此佛經而著名於世,故世人又改稱其名為「經石峪」。

經石峪刻經,無年款、書者和刻工姓名,歷代很多書法家都以其為北齊時的作品。也有人認為其字與山東尖山摩崖《唐邕〔yong 擁〕題名》相似,所以為唐邕、王子椿等人所書。當時所刻應為《金剛經》全文,經歷代剝蝕,現僅存30餘行,1000餘字,每字直徑50厘米左右,書體篆、楷、隸兼備,書法遒勁,字體雄渾,歷代被尊崇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明清以來,崖間多有遊人題刻雜於其中。近來在峪側建有高山流水亭,觀賞摩崖之餘,還可在此小憩。1967年,在溪上游築攔水壩一道,使溪改道,加強了對摩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