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的衰落 第十九節 清代末期中國近代科學組織的建立

隨著洋務運動的進程,中國大地上開始興起了「科學救國」,「工業救國」的思潮。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戰,洋務運動失敗了,洋務運動的產物——北洋水師覆滅了,這在中國大地上引起了極大的震撼。 日本明治維新後的強盛引起了中國朝野的重視,當時正在尋求拯救中國道路的先進人物,更加深了西學可以救中國的信念。他們又認為,自然科學是西學的基礎,掌握從「考」、「驗」事物出發的自然科學,就可以把握事物的發展變化。「夫西學之最為切實而執其例可以御蕃變者,名、數、質、力四者之學而已」(嚴復《天演論·自序》)。於是「科學救國」,「工業救國」思潮更盛,學習和介紹西方的科學技術,在中國形成了一種風氣。魯迅曾經生動地描述過當時的情景,說:「甲午戰敗,他們自以為覺悟了,於是要『維新』,便是三四十歲的中年人,也看『學算筆談』,看『化學鑒原』;還要學英文,學日文,硬著舌頭,怪聲怪氣的朗誦著,對人毫無愧色,那目的是要看『洋書』,看洋書的緣故是要給中國圖『富強』……」(《准風月談·重三感舊》)。

洋務運動期間派到西方留學的學子,這時已有不少學成歸國,而更多的留學生則紛紛出國,不但有遠涉重洋赴歐美的,也有很多是東渡到日本的。他們中的多數人,選修的是科學技術。詹天佑即是學成歸國的傑出人物之一。

詹天佑(公元1861—1919年),號眷誠,廣東南海人。1872年考取首批「幼童赴美留學預備班」,在耶魯大學雪非爾德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專習鐵路工程,1881年學成歸國。先後主持修建京張鐵路、川漢鐵路、粵漢鐵路等,為中國早期的鐵路事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1912年創立廣東中華工程師會,1913年與上海工學會和上海路工同人共濟會合併,成立中華工程師會,為中國工程師的最早組織。

隨著「科學救國」和留學浪潮的興起,中國近代科學技術事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專門從事科學技術研究和活動的組織也相繼創建。

最早成立的學會是「強學會」,它是由康有為等變法維新派於1895年在北京創立的,並創辦《強學報》,提倡「學則強,群則強」。它雖然還不是單純的學術組織,而是兼具學校和政黨性質的團體,主要為變法維新服務,但卻開了中國學會組織之先河。特別是梁啟超在《時務報》發表的「論學會」一文,提倡「有一學即有一會」,說:「欲興農學,則農學會之才不可勝用也。欲興礦利,則礦學會之才不可勝用也……欲制新器,廣新法,則天、算、聲、光、化、電等學會之才不可勝用也。以雪仇恥,何恥不雪;以修庶政,何政不成」,對學會的建立有深刻的影響。

其後建立的科技學會,有:

1896年成立的上海農學會,又名務農會,提出採用西法以興天地自然之利,講求農學以相國家富強之原。會中廣泛收集東西洋農學書報,翻譯采編,發行《農學報》,創設農務學堂。

1897年在南京成立的測量學會,又名金陵測量會。會中制訂練習儀器、專精一門、測立距、測平距、分測、會測、繪圖、定尺、日記、著說等10條章程。

1901年在上海創辦的科學儀器館,其宗旨為編譯科學叢書,製造理化器械,後又附設理科講習所。

1909年在天津創立的中國地學會,創辦有《地學雜誌》。

這時期創辦的科學組織還有長沙的「地學公會」,郴〔琛〕州的「輿算學會」,上海的「算學會」、「地圖公會」和「亞泉學館」等。辛亥革命之後,各種科學技術學會更如雨後春筍般地建立。從此,中國古代的傳統科學,除中醫藥學外,都相繼為近代科學所融合或取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