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的衰落 第十六節 乾嘉學派及其對科學的影響

康熙之後繼位的雍正皇帝一改康熙時期的政策,除欽天監留下極少數的傳教士外,其餘的傳教士一律被驅逐到澳門,不準進入內地。 自此,中國閉關自守,開始了長達一百二三十年的鎖國時期,幾乎與外部世界斷絕了聯繫。這個時期正是西方科學技術突飛猛進,飛速發展的時期,而中國的知識界卻陷入鑽故紙堆、咀嚼文字、引經據典的狀態,處於極其沉悶的學風之中。到乾隆(公元1736—1795年)、嘉慶(公元1796—1820年)年間,這一學風至盛,故稱之為乾嘉學派。也因此,中國科學技術與世界潮流的距離越拉越大,被遠遠地拋在後面。

乾嘉學派的出現,是當時歷史和政治氛圍的產物。清代雍正乾隆興文字獄,執行寓禁於修的政策,提倡以考據的方法研究學問。於是,一批知識分子閉門鑽研古籍,拋棄了清初「經世致用」的治學方向,開創了考證學之風尚。清政府為控制和籠絡知識分子,亦組織大規模的古籍整理。其中,有康熙年間組織編纂的大型類書和工具書《古今圖書集成》、《佩文韻府》等,乾隆期間更開設四庫全書館,編纂《四庫全書》。正是在這種學術背景下,乾嘉學派在當時的文化和學術界佔據絕對的統治地位,並對其後的學術研究和學術思想產生極大的影響。

乾嘉學派的研究範圍以經學為中心,而衍及文字音韻、名物訓詁、歷史地理、天文曆法、金石樂律、校勘輯佚等方面,其採用的治學方法則以考據為主,注重實證。因其推崇漢儒經注,又被稱為漢學或清代古文經學,亦有以其學術風格和治學方法樸實無華,而名之為樸學的。

乾嘉學派在考證、整理古代典籍的活動中,也涉及到許多有關自然科學的典籍。他們不但校勘、注釋了已有的科技文獻,而且重新輯出或發現不少散佚的科技書籍。這些工作,對於讀通難讀的古籍,訂正古籍流傳中出現的錯訛,都有很大的幫助,而且通過整理使其得到保存和流傳,供後人研究,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但是,這種以考據學為主的學風,雖在註疏之時亦對原有的學識有所發明,而總的來說是從古書到古書,從歷史到歷史,脫離生產實踐,更缺乏科學實驗,違背了科學精神和科學發展規律,因此對科學技術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這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