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的衰落 第六節 溫病學說和種痘術

明清時期的醫藥學成就,除李時珍和《本草綱目》外,突出的還有溫病學說和種痘術。

溫病學說是中國古代治療傳染性熱性疾病的醫學理論。明末的醫學家吳又可為此學說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吳又可(公元1592—1672年),名有性,姑蘇洞庭(今江蘇吳縣)人。他在醫療實踐中,親眼看到當時一些醫者照搬《傷寒論》的方法來治療流行性溫疫病,致使很多患者死於誤治,感到十分痛心。為此,他提出了「墨守古法不合今病」的革新思想,並對溫疫病進行全面研究,在病原學、傳染途徑和方法、流行的特點、治療原則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觀點。他認為,「溫疫之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他稱這種異氣為「戾氣」,進而又發展為「雜氣」。「戾氣」指發病急驟,病情篤重,癥狀相似,傳染性強的致病因素;「雜氣」指病源多種多樣,並可導致多種不同的病症。他反對歷來醫家多推崇的《傷寒論》的主張,提出了應該重視「溫病」的見解。其對溫熱病的治療,強調以驅邪為主,重視攻下法。他的代表作是《溫疫論》。

在吳又可的影響下,清代一批醫家致力於溫病的研究,形成了獨立的溫病學說。它和傷寒學說並行,被稱為中醫治療外感的兩大學說。

種痘術是中國醫學對於世界免疫學的一項重大貢獻。痘疹就是天花,是一種可怕的惡性傳染病,歷來沒有有效的防治方法。到了明代,中國發明了人痘接種法,終於為預防天花開闢了一條有效的途徑。

種痘術發明於什麼時候,現在還沒有定論,但至遲在明隆慶年間(公元1567—1572年)已經出現。清俞茂鯤《痘科金鏡賦集》說:「聞種痘法起於明朝隆慶年間寧國府太平縣……由此蔓延天下。」明末清初喻昌的《寓意草》(1643年刊行)中,已明確記有兩例在北京種痘的病案。

關於種痘術,1695年刊行的《醫通》中,記有痘漿、旱苗、痘衣等方法,並指出其推廣過程是,「始自江右,達於燕齊,近者遍行南北」。後來,經過不斷實踐,更改進為用經過接種多次的痘痂做疫苗,降低了疫苗的毒性,因而更加安全。

中國發明的人痘接種術,很快就傳至國外。1688年,俄國已派人至中國學痘醫。不久,種痘術又從俄國傳入土耳其。1717年,英國駐土耳其大使夫人學得種痘術,隨即傳至英國、歐洲各地以及印度。及至1796年,英國的琴納發明牛痘接種術後,才逐步取代人痘接種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