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的發展 第十五節 萬安濟眾的泉州洛陽橋

我國的梁橋歷史比拱橋悠久,它發端於新石器時代,以後歷代都有發展,建造了不少著名的橋樑。到了宋代,我國的梁橋建造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建造了一批大型的石樑橋,並把建橋技術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最早建造的大型石樑橋是福建泉州洛陽橋。它始建於皇祐五年四月(公元1053年5月),嘉祐四年十二月(公元1059年1月)建成,是由蔡襄主持建造的。

洛陽橋建在泉州城東20里的洛陽江入海口處。這裡水面開闊,「西有滾滾萬壑流波之傾注,東有澒灝〔hong hao訌號〕澎湃潮汐之賓士」(《泉州府志·洛陽橋》),水勢險惡。在建橋之前,人們經此來往靠的是渡船,經常發生翻船事故。為了祈求過渡平安,便取名萬安渡,故橋建成後亦命名萬安橋,洛陽橋則是其俗稱。洛陽橋在建橋技術工藝上有如下幾方面的創新。

首創筏形基礎 由於水勢險惡,橋基無法採用傳統的打樁工藝,因而另闢蹊徑,創造了新的奠基工藝。即利用落潮的時間,沿預定橋樑線路及其周圍,用船裝載大石塊拋入水底,形成一水底石堤作為橋基。據考察,洛陽橋的橋基長500餘米,寬約25米。這是橋樑技術史上的一項重大創新,開創了現代橋樑建造中筏形基礎的先聲。

應用和發展尖劈形橋墩 尖劈形橋墩出現於唐代,是築於迎著水流方向的一端。洛陽橋則把橋墩兩端都築成尖劈形,以分開江流和潮汐的衝擊力,達到保護橋墩的目的。

利用潮汐的漲落浮運和架設石樑 洛陽橋面的大石樑重達數十噸,要把這樣重的大石樑在水面上懸空架設,這在古代沒有大型起重設備的條件下,似乎是難以想像的。洛陽橋卻巧妙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利用潮汐的水面落差,在漲潮時用船把石樑載至兩個橋墩之間,並固定在要安放的位置上方,落潮時石樑便自動架設在預定位置上,順利完成了橋面的架設作業。

利用牡蠣膠固橋墩 要把橋墩上的石塊連結在一起,這在沒有速凝水泥的古代幾乎是沒有辦法的。但洛陽橋在建造時卻巧妙地利用牡蠣的生長特性,神奇般地解決了這一難題。牡蠣又名蚝,俗稱海蠣子,是一種介殼海生動物。它附著於其他物體而生長和繁殖,石灰質外殼亦隨著生長和繁殖而連綿成片,與附著物牢固地膠結成一體。洛陽橋建造時,就利用這一特性,在橋墩上養殖牡蠣,把橋墩上的石塊膠結在一起,形成牢固的整體,防止被衝散,提高了橋墩的堅固性和耐久性。這一發明,堪稱是一項傑出的科學創造。

洛陽橋長834米,橋墩46個,整座橋全部用當地產的花崗石建成。「飛梁遙跨海西東」,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它建成後,成為泉州與內地交通的重要孔道。它建成後,人們去舟而徒,易危為安,故有「萬安濟眾」之譽。

在洛陽橋建成的影響下,福建,特別是閩南地區掀起了一個建橋的熱潮,先後建造數十座大中型石樑橋。其中,有號稱「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俗稱五里橋,在晉江縣安海鎮,長達2000多米,是古代最長的石樑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